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學

第32章 大乘佛學之顛峰——僧肇

知道點中國文學 姜赟 1823 2018-03-20
僧肇三十歲就死了,否則他的影響會更大。 ——馮友蘭 家喻戶曉的中,觀世音受如來之命化身為一名老和尚來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 “取經”,取的是什麼樣的經呢?觀世音在和身為名僧的唐僧講經辯論的時候,指斥唐僧所傳之“經”,為小乘佛經,只可度己難以度人;西天如來佛祖處,有九九八十一卷大乘佛經,可普救天下眾生。那麼何為大乘佛經呢? 公元5世紀,在中國的佛教大乘一宗大師是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是印度人,出生的國家在今新疆省內。他於401年到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在此定居,直到413年逝世。在這13年中,他將許多佛經譯為漢文。此後,小乘、大乘的經文都陸續被翻譯過來,但是只有大乘在中國的佛學中獲得永久的地位。鳩摩羅什教了許多弟子,其中有些人很出名,很有影響。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僧肇,大乘佛學的水平在僧肇那里達到巔峰。

僧肇(公元384年—414年),京兆(今西安附近)人。他先研究老莊,後來成為鳩摩羅什弟子。他領會了魏晉玄學的存在本質論,學會了鳩摩羅什傳譯的龍樹系中觀空宗的哲學思辨,並且又“不落兩邊”、“不離兩邊”,將二者加以融匯貫通,創建了帶有中國特色的一整套佛教哲學體系,從而把中國佛教哲學理論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寫了幾篇論文,後人輯成一集,稱為《肇論》。 《肇論》的第一論題為《物不遷論》。佛家講“三法印”。首印“諸行無常”,無常即遷流不息之意。今講不遷,正是針對小乘執著無常而不懂其真義者而言。論中有云:“必求靜於諸動”,“不釋動以求靜”;又云“靜而常往”,“往而常靜”。均主張動靜一如。往即不往之意。他根據龍樹的“不去不來”的理論,以破斥小乘有部執三世恒有的主張。其中“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放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今。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這是在討論世界的運動問題。它認為事物的流轉變化是假象,其本質是不動的,過去的事物只存在於過去,現在的事物只存在於現在,“故曰靜而非動”。 “不遷”就是不動。它只肯定事物變化的間斷性而否定其連續性。萬物每刻都在變化。在任何特定的時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實際上是這個時刻的新事物,與過去存在的這個事物,不是同一個事物。 《物不遷論》中還說:“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梵志每時每刻存在著。此刻的梵志不是從過去來的梵志;過去的梵志,不是從現在回到過去的梵志。從每物每時變化來看,我們說有動而無靜;從每物此時尚在來看,我們說有靜而無動。僧肇的理論,具體化了第二層次的二諦。在這個層次上,說萬物是有是靜,說萬物是無是動,都是俗諦。說萬物非有非無,非動非靜,是真諦。

《肇論》第二論是《不真空論》。 “不真”指“假名”。萬物以假名盾來是不真,執著假名構畫出來的諸法自性當然是空。所謂“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當時三家講般若都以無解空,而對於“無”和現象之“有”的關係,解釋各有不同。 《不真空論》將“有”與“無”兩方相統一,而批評三家的說法。認為有是有其事象,無是無其自性。自性並非事物本身所固有,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因此,假象之相非無,但所執自性為空,這就叫做“不真空”。另外,小乘講空,是“析色明空”,以事物帳本有微積成,經過分析,才見其為空無,這叫“待宰割”以求空。說不真即空,就是講萬物原來是空,不待分析。其中“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萬物若無,則不應起,起則非無。……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無,事象既形。象形不即無。非真非實有。然則不真空義,顯於茲矣。”(見《大藏經》卷四十五)這是在討論世界的存在問題,其主要論點是說一切人和事物都生滅無常,緣會則生,緣了則滅,所以都是虛幻的不真實的。

後世的三論宗人很推尊僧肇,常常把他和鳩摩羅什並稱,有“什、肇山門”之語,吉藏在所著《大乘玄論》卷中將他提高到三論宗實際創始人的地位。直至明末,智旭在《閱藏知津·中土論》中,列《肇論》為第一,認為僧肇學說最契原經精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