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文學

第30章 百年文苑知己——蕭統

知道點中國文學 姜赟 2206 2018-03-20
同一件東西司馬遷當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鍾嶸卻認為是活人的止痛藥和安神藥。 ——錢鍾書 深乎文者,兼而善之:能使典而不野,遠而不放,麗而不淫,約而不儉,獨擅眾美,斯文在斯。 ——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 《文選》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負責組織編纂的一部詩文選集,故又稱《昭明文選》。 《文選》首尾可觀,殊成佳作。辭典文艷,既溫且稚。典而不野,麗而不淫,約而不儉,可謂卓爾不群。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集,在文學史上地位重要、影響深遠。 蕭統,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是梁武帝的兒子。天監元年(502年)立為皇太子,未及即位便卒,死後諡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他聰明非凡,記憶超群,尤愛文學,喜歡接納文人,一起“討論篇籍”、“商榷古今”。他的東宮聚書三萬卷,名重一時,成為江南文學中心,蕭統著述甚豐,很多都已散佚。幸運的是,他負責組織編纂的《文選》30卷,沒有因為時代的推移而淹沒,而以強大的生命力而流傳下來,成為後代的範本和難得的研究資料。

《文選》選錄先秦到梁800年間的詩文752篇,其中分為賦、詩、騷、詔、冊等37類,大致可以概括為詩歌、辭賦、雜文三大類,計詩歌434首,辭賦99篇,雜文219篇。所選作家除無名氏外,共129人,前代的許多優秀作家的作品都被選入,這些作家的作品都是可以稱為“先士茂制,諷高歷賞”的,多數皆有定論且為當時文人所重。 任何“文選”都體現了編選者的選文標準和原則。蕭統認為,衡量文學作品的根本標準是“事出於沈思,義歸乎翰藻”。 “事”不僅指創作活動這件“事”,更主要的是指構成創作的題材和事物。在蕭統看來,構成創作題材的事物是有意義的對象,必須經過作者的選擇提煉併升華出意義。但是僅僅有這一點是不夠的,文學作品之所以不同於其他文字,是因為它必須通過藝術的構思,以華美漂亮的文詞來顯示“事”的意義。 《文選》的選錄標準反映了當時文學潮流的一般趨向和文風的時尚,也讓人看到藝術文學和應用文學走向各自獨立的現實,泛“文學”的概念開始分化,文學自身的獨立性自覺性開始顯現出來。

依照這種標準,《文選》不收經、史、子三部類的文章;雖史書中也收有少量的論贊,那是因為它們“綜輯辭采”,“錯比文華”,具有文采,而大量選入的是辭、賦、詩,其中楚辭、漢賦、尤其是六朝潘岳、陸機、謝靈運、顏延之等人的作品佔的比例最大,十分鮮明地突出了《文選》主要作為藝術文學選集的特色。 無論在文學史還是文學古籍的校刊整理方面,《文選》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首先,它影響著文學家在文學界的地位。雖然《文選》對所選文學家未加評價,但在對象的選擇方面,就表明了編選者的態度,這對後世之褒貶具有導向作用。其次,對文學觀念的發展,對文學特性的認識,具有重要影響。魏晉以來,文史哲不分家的現像開始改變,文學的獨立性為大家所重視。 《文選》之所以重要,在於它以大量的實證例子,揭示出了藝術性文學的本質特徵,從內容表達、形式表現等方面,提供了藝術文學的範本。自《文選》問世以來,人們在創作上不僅以它為模特加以效仿,而且還開闢了“文選學”這一研究的專門領域,影響之深遠,由此可見一斑。

再次,《文選》成書於南朝梁代,當時編選者所見到的文本,與今日留存的文本,許多都有差異,而且不少文本至今已經亡佚了,所以《文選》所保存的古代作家的作品原始文本,對古籍整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此外,《文選》受到各個時代文人學者的重視,成為士子的必讀書,具有文章學教科書的作用。以現代觀點來看,《文選》是把藝術標準放在第一位,尤其重視形式美,不十分注重思想內容的意義。然而過去的文人學士,主要是藉此學習做文章的方法,在辭藻、典故運用等基本功方面得到教益,即從藝術形式和藝術表現入手,找到進入文學殿堂的門徑。 從今天的觀點看,《文選》仍存在一些問題。第一,由於它強調典雅華麗、引古徵事,過度看中形式的美文特徵,一些清新素樸之作便不入法眼,那些思想內容豐富、極有生活情趣的作品也被忽視了,南朝自然清麗的民歌一首不見,這也顯示了編選者的貴族偏見。第二,分類過於瑣細繁雜,並有不當之處。瑣碎的分類,固然可以使讀者了解文章體裁在六朝時的發展狀況,但過於瑣細,反而不利於文體的發展,以及對於文體的整體把握。第三,由於編選者特定的審美標準,為了適合自己的口味,不惜刪改割裂古詩文原貌,這樣不僅有損原作的形式原貌,而且也增加了理解作者本意的難度,甚至會造成內容意義的誤釋。第四,有些收入的文章,由於考證不嚴,整理不精,誤將其他人的文字當做作者之文的錯誤屢有發生。儘管如此,《文選》並不因為編選中的問題而失去燦爛的光輝。

《文選》的價值可從“文選學”的形成見出。所謂“文選學”,就是以《文選》的研究和註釋為主體的一項專門學問。早在唐代,就有兩個著名的《文選》注本,即李善的注本和五臣注本。前者將《文選》分為60卷,引用書籍達1689種,註釋探幽發微,準確注出了詞語典故的來源及意義,對於理解作品的內容、了解作品背景都有極大幫助。五臣注本是指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5人合作的《文選》注,成書於718年。五臣注本疏漏不少,整體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也有其價值,有些註釋也表現出比李善註明白易懂的長處。 總之,《文選》作為第一部留存下來的文學作品選本,以其新穎的文學眼光和明確的藝術標準樹規立範,在文學史上的影響不可低估,時至今日,它體現出的文學觀念,尤其是對文學特徵的認識,對我們仍有啟迪作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