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231章 神童、盲童的不同命運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610 2018-03-20
北宋學者王安石在他的文章《傷仲永》中描述了一個神童不學而變平庸的故事: 北宋時期,江西金溪這個地方出了個神童叫方仲永。方仲永出生於世代種地的農民家庭,父母都不識字,家裡也沒有什麼與讀書、寫文章相關的東西。但方仲永天賦極好,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寫字,5歲時就用父親從鄰居那裡借來的紙和筆寫了一首詩,詩的內容是關於孝敬父母、和睦宗族的,整個村子裡的人都被他的天才驚呆了;秀才們看了這首詩,也禁不住嘖嘖稱奇。打這以後,方仲永作詩一發不可收拾,只要別人說出題目來,他立刻能夠寫出合轍壓韻的詩來,並且文采也不錯。出了這樣一個會寫詩的神童,當地的人都很好奇,大家經常給方仲永的父親送去錢財,請小神童當場寫詩。可是,方仲永的父親把他當作搖錢樹,帶著他成天表演寫詩,不讓他接受教育。所以,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方仲永還能寫詩,但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等到方仲永長大成人,已經完全混同於常人,沒有任何才氣可言了。一個超常的天才就這樣默默無聞地消失了。神童為什麼變平庸,一句話,後天不學習而已。

王安石記述這個故事之後十分感慨,在他看來,我們人類天賦的智力水平雖然有差別,但卻僅僅是一個起點,一個人最終是聰明還是愚蠢,主要還是由後天的學習來決定。像方仲永這樣的天才的出現是極其偶然、少見的,可是,就是這樣的天才,由於不注重後天的學習,也變成了一個庸人。由此看來,如果我們普通人不好好學習,在後天的生活實踐中激發出自己潛在的能力,那就更可悲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