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226章 天泉橋之辯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721 2018-03-20
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已經56歲,奉命出征廣西恩田。他的得意弟子錢緒山(又名德洪)、王龍溪(又名汝中)趕來餞行。倆人同住舟中,相與論學,因意見不一,要求老師王守仁裁決。王守仁欣然答應。隨後他們移席天泉橋,於是哲學史上一場有名的論辯開始了。 錢緒山說:“無善無惡是心之本,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錢緒山說得眉飛色舞,口沫橫飛,自以為深得老師真傳,一定會使龍溪就範。 王龍溪也知這是老師的觀點,可是,他不以為然,還是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反駁說:“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的心,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王龍溪認為,心、意、知、物是一回事,若心無善惡,則意、知、物當中亦無所謂善惡。所以他不主張去做“格物致知”的功夫。

王守仁此時已經重病在身,他大概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不得不徹底開導這兩位執迷不悟的幼稚弟子一番,他最後裁決說: “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裡接人,原有此兩種。利根之人,直從本源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已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後,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這里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列入於道。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各有未盡。” 王守仁吐露了他的真言:什麼這個理,那個理,能夠把更多的人引入“道”,多“拯救”幾個靈魂,多欺騙一些“群眾”的,便是最完善的“理”。理學的“善”和“美”的標準就是這個,其訣竅也在這裡。王守仁的兩個弟子不知其中的奧妙,所以爭論不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