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204章 理氣論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1246 2018-03-20
這是儒學關於理、氣關係的基本理論。所謂“理”,一般指世界和事物中具有的次序、條理、法則或道理;所謂“氣”,一般指以瀰漫形態存在於世界的物質質料。 氣作為質料,構成了物的形體。物,特別是動物和人,與形體對等的,是它的知性或精神。起初,儒者們認為人的精神也是一種氣,一種比一般的氣精細的氣,或者稱為“精氣”。後來,儒者們發現,精神不是氣,而是氣中固有的功能,是氣的靈。所以張載認為,人的精神和本性,是氣自身固有的東西。而二程則體會出,氣中有一個理。這個理,就是世界上所有事物普遍存在秩序的總根源,也是人本性和精神的根源。 張載認為,氣不會產生,也不會消亡;二程和朱熹則認為氣會消亡,而理才是不會創生也不會消滅,並且可以產生出氣。朱熹雖然反復強調理和氣不相分離,二者不分先後,但是由於他認為氣可以消亡,並且由理重新創生出來,實際上就承認了理和氣是可以分離的,把理和氣看作兩種存在物。朱熹之後的儒者批評朱熹的理氣觀,主要就是批評他認為理存在於氣之前,和氣是兩種不同的存在物,而主張理和氣不能分離,認為理只是氣運動的法則,是氣的功能。

心與性有什麼關係? 心,大體相當於現代哲學的“精神”。性,即性質,和現代哲學所說的人性同義。比如說糖的性質是甜,醋的性質是酸。儒者認為人的行為善惡,也決定於人的性質。於是提出“性”這個概念,認為是人本來具有的性質決定了人的行為善惡。人的行為都受精神的支配,所以心性的關係就是人的精神和精神的性質的關係。 從孟子、荀子開始,都認為心是思維和認識的器官,性是心所具有的性質。孟子說,人性善,也就是說心中具有仁義禮智的性質。荀子認為,人性惡,是說人心中本來只有低級的物質慾望,經過教育可以改正,而懂得禮義。依孟子說,人如果不加養護,仁義禮智就會丟失;但丟失了仁義,卻沒有丟失心自身。人的精神依然存在。所以心和性是兩種存在,是可以分開的。荀子講性惡,董仲舒講性三品,都是把心和性作為兩種存在來討論的。

不過宋代之前,儒者們並沒有特別重視心與性關係的討論,宋代儒者吸收佛教、道教的成就,使儒學理論更加深刻,才把心與性作為一個獨立的問題專門進行討論。宋代儒者關於心性的主流見解是由張載首先提出的,他認為心是性和情的統率。這個觀點被朱熹認可,被儒者廣泛接受。依心統性情況,則心是氣中的靈所形成,性是氣中的理所形成。依朱熹基本的哲學立場,則只說氣中有理,不說氣中有靈。靈和理是什麼關係?朱熹沒有作出回答。關於心性的另一見解,就是從陸九淵到王守仁,認為氣聚合成為人時,氣中之理形成人的性,也是人的心,所以心就是性。陸九淵由此提出“心即理”。王守仁認為把自己心中的良知擴展到事事物物就是儒者最高的學問,因為心是理所形成的,心中當然只有良知。

由於心被認為是氣中之理或氣中之靈,王夫之等還認為,心不是指心臟,它遍布全身,因為氣充滿著全身;人每天要和外界進行物質交換,氣也就每天要排出和吸收,那麼,人性就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不斷形成的。 理性關係是宋代開始的新儒學的基礎問題,心性問題則是這個儒學的核心問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