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180章 心遠地自偏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704 2018-03-20
郭像對人們追求超出世俗而尋求自由的問題,有著獨到的見解。一些人離群索居,做一個遠離社會的遁世者;有的人服丹食藥,希望能夠羽化成仙;有的人用酒來麻醉自己,體驗超脫世俗的灑脫和回复人性自然。郭象認為,這些做法其實都說不上是對人性自然的深刻理解。心靈的自由不在方外,即世俗之外的自然世界;而在方內,即世俗之內的人為世界。只要人們的內心是淡泊無為的,那麼世俗的名教並不妨礙他們的逍遙。 人們常說,大隱隱於朝,小隱隱於市。隱於廟堂與隱於鬧市的隱者,被稱作大隱和小隱。末流的隱者才隱於山林。郭象認為,人們把逍遙與淡泊求之於寄情山水,其實是不了解道家的逍遙,犯了“見形而不見神”的通病。聖人雖日理萬機於朝廷之上,然其心卻能超脫而體驗著山林隱士的清靜。這就像後來陶淵明的田園詩中所描寫的“心遠地自偏”的境界那樣。

這樣一種隱於世俗的理論,與郭象名教與自然的看法是分不開的。他對名教與自然的矛盾進行了一種有特色的調和。王弼想說明名教是不必可少的,但名教之於自然,只是末之於本。嵇康則根本拋棄了名教。郭象則認為,名教與自然其實是一回事,服從名教也就是合於自然。 莊子說過,牛馬四足,此乃自然,而穿牛鼻、絡馬首,則是人為。莊子反對人為對於自然的扭曲和戕害。郭像在註解時卻對此進行了改造。他認為,“穿牛鼻,絡馬首”,固然是人為,然而卻並不違背自然。因為牛、馬並不推辭而是接受了這樣的安排。所以它也就是與自然相冥合的。在郭像看來,牛鼻之所以可以穿,馬首之所以可以絡,皆是按照事物的本性行事。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也是一樣。君臣上下的等級名分,可以說是都是屬於天理自然。因此,人們安於名教也就是安於人的自然本性,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最終協調了起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