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178章 “崇有”的裴頠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887 2018-03-20
裴頠(公元267-300年),字逸民,河東聞喜(在山西)人。其父裴秀是西晉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他本人做過國子祭酒、尚書僕射等官,後死於“八王之亂”。政治上他主張舉賢任能,選拔優秀的寒門知識分子做官,反對只重門弟,不問才德的社會風習。他對一班清談家“口談浮虛,不遵禮法”的習氣很是不滿,他的主要著作是《崇有論》。 裴頠的主要觀點如下: 首先,他認為,總括萬有的“道”,不是虛無,而有“有”的全體,離開萬有就沒有獨立自存的道,道和萬有的關係是全體和部分的關係。他的觀點有力地批駁了“貴無”派認為萬物背後有“道”、萬有背後有“無”的唯心主義觀點。 其次,他主張,世界萬物是互相聯繫、互相依賴的,並不需要有一個虛無的“道”來支持,萬有並不以“無”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裴頠深刻闡述了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客觀性、外部條件的客觀性、事物法則的客觀性以及人們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等基本原理。

再次,萬有最初的產生都是自本自生,萬有既然是自生的,則其本體就是它自身,“無”不能成為“有”的本體。他說:“夫至無者,無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體有,則有遺而生虧矣;生以有為己分,則虛無是有之所謂遺者也。”在裴顧看來,萬物的本體就是事物自身的存在,萬物皆因“有”而生成,不能從“無”而派生。同時他又認為,“無”是“有”的喪失和轉化。 最後,他認為,“無”不能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積極作用,只有“有”才對事物的發展變化起積極的影響。他說:“心非事也,而製事必由於心,然不可以製事以非事,謂心為無也;匠非器也,而製器必須於匠,然不可以製器以非器,謂匠非有也。”也就是說,心靈和實踐是兩碼事,不能認為心是無的。工匠不是器物,但是,製造器物必須依靠工匠。

裴頠認為,《老子》的主旨在於通過對“本”的強調,提醒人們不要離本逐末。但是後來魏晉時期的責無論者背離《老子》的本來宗旨,“遂闡貴無之議,而建賤有之論”,“深列有形之敝,盛稱空無之美”,玄風愈煽愈熾,於是整個社會盛行清談之風,背離社會現實。裴頠認為按照貴無賤有的論斷,必然取消倫理價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裴頠的價值取向仍是傳統儒家的修、齊、治、平的禮帛路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