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130章 誰來做皇帝?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780 2018-03-20
讖緯之學是漢代儒學的內容之一。讖是預言,緯是對經而言,是對經書的註釋。由於這些註釋後來也變成了一種預言,所以讖和緯也就難以分開,統稱讖緯。 漢代儒學,核心理論是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天人感應說把異常的自然現像說成是上帝對人行為的反應,於是判定是對誰的行為的反應,判定這種反應是批評還是表揚,這成為漢代儒者最重要的事業之一。由於各人的見解不同,甚至受現實政治和利益的干擾,對上帝意志的解釋也就往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盼望有一種明確的或比較明確的解釋,以解決他們面臨的重大問題。西漢末年,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都達到了空前嚴重的程度。要解決這些危機,需要一位聖人出來,挽救時局,帶領人民實現天下太平。人們也迫切希望,上帝能指派這樣一個人來。於是儒者們或直接預言,或者藉註釋儒經假託神靈說出預言。這些預言經過整理,形成書,就是讖緯書。

讖緯的核心,是指出該由誰來做皇帝。當時一個叫王莽的,掌握著權力,又用自己的行為取得了朝野上下的普遍擁護,於是就有人造了讖言說,上帝讓王莽做皇帝。借助讖言,王莽果然做了皇帝。但是王莽由於政治失誤,不僅未能挽救危機,反而加重了混亂。在戰爭中,一個叫劉秀的取得了最後勝利,於是就有人根據讖緯書,說上面的許多預言,都是說該由劉秀做皇帝。東漢以後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們一般都要根據讖緯,證明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同時,也有人利用讖緯,說自己該做皇帝,給執政者造成麻煩。於是執政者開始禁止讖緯書,隋代、唐代,對讖緯的禁止更加嚴厲。唐代以後,讖緯書基本上被禁絕了,今天只能從各種古代書籍中看到只言片語。 漢代最重要的讖書是《河圖》九部、《洛書》六部,內容據說是從上古黃帝開始,歷代英明的君主所接受的上帝任命的預言。它們的緯書有30部,內容據說是歷代聖人對上帝預言的解說。其他儒經,每部經都有自己的緯書,經過整理,由國家認定的有36部,合計有81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