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79章 如何獲得全面性的認識?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1195 2018-03-20
如何才能獲得全面性的認識?荀子提出了“虛一而靜”的概念。這是一個重大的認識論問題。荀子的解釋源於他對“道”的認識。 荀子認為,作為人的認識的最大弊病就是片面性,“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由於萬物各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所長,如果只看到一面而不及其餘,知近不知遠,知始不知終,知古不知今,就必然造成認識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這也正是他所總結的當時“百家異說”的緣由所在。如“墨子蔽於用(功利)而不知文(禮樂);宋子蔽於欲(情慾寡)而不知得(利己);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等等。而要不被萬物所蒙蔽,關鍵就要去掉個人的好惡偏見,全面地佔有材料,然後再加以折衷取捨,“兼陳萬物而中懸衡”,才能正確把握事物的規律,即道。 “道”的意義在荀子,正在於它是全面性的知識,“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同上)。片面性的知識則與道無緣。

荀子主張的認識論原則,即虛心、專一,保持心理的寧靜。原話見於《荀子·解蔽》篇。荀子認為,要把國家治理好,首要的問題是要“知道”,即懂得道。如何才能懂得道?荀子的回答是,使心靈“虛一而靜”。 “虛一而靜”來源於老莊和《管子》的思想,在荀子,它大致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說的虛心(虛)、專心(一)和靜心(靜)這樣一種心理狀態。荀子又稱它為“大清明”。在如此的心理狀態下,人排除了外界和內心雜念的一切干擾,精力高度集中,認識活動便能取得所期望的成果。不過,荀子的“大清明”不僅僅是作為認識進行的前提和知識的正確性的心理保障,而且它與知識本身是直接同一的,達到“大清明”的境界,人便能無所不知,一切規律都會為我所掌握,這表現出荀子把認識的心理準備和認識的結果直接掛鉤的思維定向。

荀子從人具有一定知識和記憶開始講認識方法,它將已有的知識和記憶視為心中已經儲藏的東西。所謂虛,就是不要因為這已經具有的儲藏危害新獲得的知識。人的心,從人出生開始,就有知覺或者認識能力,有認識能力,就能知道不同的事物,就會具有不同的知識。不因為這一種知識損害另一種知識,就是專一。心是時時刻刻在運動的,在夢中也胡思亂想,注意力稍不集中,也會胡思亂想,不用這胡思亂想危害認識過程,就是靜。用這樣的態度去求道,就是虛一而靜。在他們看來,這樣做,就能洞察一切,認識一切,坐在室內可認識全部世界,處於今世而知道遙遠的古代。能懂得天地萬物,能明察社會治亂,就能把國家治理好。 不能虛一而靜,心就要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會產生認識錯誤。有了認識錯誤,小則處事失誤,大則國破家亡。他認為古代那些亡國的君主,就是因為受了蒙蔽,因而行動上違背規範,使國家動亂以致滅亡。所以與虛一而靜相對,他提倡解除蒙敝,即除去心中的雜念和疑慮。他認為,有了疑慮和雜念,會把樹木當成人,把石頭當成老虎,把大河當成小溝。他還舉例說,有個人叫涓蜀梁,在月夜走路,把自己的影子當成鬼,把自己的頭髮當成妖怪,以致驚恐而死。要避免這些錯誤,就要解除蒙蔽,使心虛一而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