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65章 君子重義,小人重利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928 2018-03-20
這個是儒學關於正義和利益關係的理論。 孟子首先集中論述了這個問題,他勸告梁惠王不要追求怎樣對自己有利,而要追求仁義。因為作為君主而去追求利益,臣子和百姓就會照此辦理,全國上下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必然發生爭奪,那樣君主的地位就難以保住了。如果追求仁義,大家就會按照仁義的原則,安於自己的地位,臣子們不會想做君主,百姓們也不會發動叛亂,君主的地位就穩固了。因此,追求仁義,才有君主真正的利益。所以此後的儒者都主張應該把追求仁義作為目標,而不應該追求利益。遵循天理去做,不追求利益,利益自然就會到來;聽從人欲的指導,追求的利益未必得到,危害就已經到來。 因此,這裡說的義,就是仁義,而仁義則是當時國家和君主的長遠利益;利,指暫時的、局部的利益。

王安石進行政治改革時,反對者批評他,說他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目的是追求利益,因而違背了聖人的教導。他們主張應該致力於道德修養,去保存心中固有的天理,去掉人欲,即拋棄對利益的追求。也就是主張按仁義的要求去做,使人人安於自己的社會地位,以保持國家秩序的穩定。 如何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真正的大丈夫是做大官、發大財也不會使自己行為放縱,貧困和地位低下也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在暴力威脅之下也不屈服。 戰國時代,有兩個著名的人物,都是魏國人,一個叫公孫衍,一個叫張儀,他們到處挑動戰爭,諸侯都非常害怕他們。魏國人卻以他們為驕傲,問孟子說:像這兩個人,可算是真正的男子漢吧?孟子說,他們算什麼男子漢!你們難道沒有學過禮儀吧?男子在成年禮上,要接受父親的教導;女子到了出嫁的時候,要接受母親的教導。母親把她送出門,還一再叮囑說,到了婆家,一定要處處謹慎,要聽丈夫的話。順從是女子和僕人的行為原則。真正的男子漢不是這樣,他們把仁德作為最舒服的住所,把禮製作為最正確的位置,把正義作為天下最寬敞的道路。自己的志向如果得到實現,就把這些原則推廣到民眾之中;志向得不到實現,就獨自堅持這正確的原則。做大官、發大財也不會使自己行為放縱,貧困和地位低下也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在暴力威脅之下也不屈服。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孟子對如何做一個真正男子漢的回答,激勵了世世代代的有志者,堅持自己的志向,不向惡勢力低頭,也不被權勢腐蝕,成為中國人民高尚的處世格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