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64章 天人可以合一?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1248 2018-03-20
儒學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就是天人合一。同時這也是中國古代很多賢人誌士追求的最高境界。 孟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對天人合一理論進行了自覺的闡發。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兩層基本的含義: 首先,天的基本規定是外在於人的客觀必然。所謂“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如此的天命對人事居於主宰的地位,它雖不具有直接的人格神的意味,“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但它的運作卻往往是與人的主觀願望、意志和行為相違的,這對於傑出人才的培養更是如此。當然,其最終的目的仍是為了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而在人一方,只有最終屏除其主觀的好惡情感而順從於天,才能有資格擔當起上天的大任。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離婁上》)。

其次,則是陵園子天人合一觀的更為根本的含義,即從心性角度發明天人,把人對外在必然的關係轉換為主觀意識(心)向內體驗仁義道德本性(性、天)的關係,天人合一演變為人盡心知性知天的心性體驗。所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上》)。孟子所說的心是指他的本心或良心,因內含仁、義、禮、智的道德本性,又稱“仁義之心”;如此在心、性又被稱之為“天爵”或“天之所與我”的“大體”,故心、性、天實質上是同一的概念。也正是在此意義上,孟子提出了“萬物皆備於我”的著名命題。因為萬物的本性同樣由天所賦,而天性即在我心,只要向內體驗到本性,也就與天、與萬物之性相通,實現了天人合一這一人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最高境界。對人而言,再沒有比這更為快樂之事了,所以說是“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同上)。孟子的心、性、天合一觀影響深遠,後來儒家的心性哲學基本上都遵循了這一思路。

孟子認為,人能完全了解自己的本性,就能完全了解天。修養自己的心性,就是侍奉天。這是儒學天人合一說的基礎。 漢代,董仲舒認為,天和人是同類,所以可以互相感應。比如,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每年有360天,人的骨骼有360節;天是圓的,人的頭也是圓的;天有五行,人有五臟等等。因此,天是人的曾祖父。並且說道:按照類別來考察,天與人是一類。這是天人合一說的正式提出。這樣的天人合一說,又叫“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天是人的範型。 宋代,張載提出,天就是那廣大的虛空,而虛空就是氣,人是由氣聚合而成的,人的精神和本性是氣中固有的存在,所以“天人一物”,即天和人是一樣的存在物,並且完整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二程則認為,人是由氣聚合而成,氣中有理,理是氣的主宰,這個理,就是天理,人的本性和心靈就是天理,所以天和人本來就是一體,並沒有分而為二,所以不必說什麼“合”。這是更加徹底的天人合一說。董仲舒主要從形體的外部結構上論述天和人的一致,宋代儒者則主要從人的精神內容上論述天人合一或天人為一,天人一體。他們的共同點是,人是天降生的,人的本性是天賦予的。所以,王夫之說周敦頤《太極圖說》所說的太極分化成陰陽,陰陽分化成五行,陰陽五行的精華聚合成為人,五行的性質構成人的本性,是徹底弄清了天人合一的本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