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40章 君子儒與小人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477 2018-03-20
自夏代開始,中國形成了一套禮儀制度,這些禮儀制度把人們的行為約束在一定的規範之內,從而保持社會等級秩序的穩定,並且也從這些行為規範中,培養人們自覺遵守社會秩序的習慣。古代國家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是祭祀神祗和戰爭,因而,這套禮儀制度的主要內容,就是如何祭祀神祗。這些禮儀到了周代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備,也非常煩瑣,需要專門的人士去掌握它們,並且在行禮時充當司儀。這些通曉禮儀規範並且在貴族人家祭祀行禮時充當司儀的人們,被稱為“儒”。他們必須通“三才”(天地人)、陰陽之道。也就是說,儒不僅要懂得行禮時的那些儀式,還要通曉那些儀式的意義和作用,即禮中之道。 墨子時常譏諷儒,稱其“富人有喪,乃大悅喜曰:此衣食之端也”。此是墨家對儒者的貶辭,僅僅反映儒者的部分情況。其實,他們大都是社會上有一定文化知識和道德的學者。

到了春秋末期,以孔子為中心的一批學者,辦學授徒,整理和研究古代典籍,關心國家大事。道家和墨家都稱孔子一派為儒者。孔子早就意識到這點,為了避免人們的誤會,要與上述儒者區別開來,特別告誡自己的學生:“女(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顯然,他們自認為是君子儒。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