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知道點中國哲學

第13章 無為而治

知道點中國哲學 田小飞 647 2018-03-20
老子提出的“無為”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碌碌無為”的意思。 “無為”是老子提出的政治思想,主要是針對政治上的“有為”而言的。在他看來,“有為”政治帶來的禍害非常嚴重。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也就是說,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貧困;法令越森嚴,盜賊越增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統治者徵收大量賦稅,造成人民飢餓;統治者越是強作妄為,人民越是難以管理。 老子對“有為”政治進行了激烈的批評。他說道,大路很平坦,君主卻喜歡走斜徑。朝政腐敗了,弄得農田也全都荒蕪,倉庫十分空虛;統治者還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鋒利的寶劍,吃厭了精美的飲食,搜刮更多的財貨。老子指責這樣的統治者為強盜頭子。從客觀上來講,這些是對春秋時期社會場景的確切描述,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老子提出統治者應該“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指的是,統治者在表面上應該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對人民順其自然,這樣做,統治才能得到鞏固。

老子“無為”政治思想的提出是有其理論根據的。在老子看來,虛無的東西才是最有用的東西。道本身就是空虛而看不見的,它的作用卻是巨大的。例如車輪,如果沒有中間的圓洞,就不能轉動了。我們用的茶杯、瓷碗等器皿,如果沒有空的地方,就不能裝東西。門戶如果沒有空處,就不能出入。房屋如果沒有空處,也不能住人。因此,老子說,無和空才是有用的。我們對待事情,無為正是有所作為。如果人人按照無為的準則去過日子,去做人,國家按照無為的準則去治理,這樣一切事情都會很順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