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兵制

第9章 第三章三國兩晉南北朝兵制

中國古代兵制 黄水华 2637 2018-03-20
魏、蜀、吳三國兵制基本沿襲了東漢制度,但也有變化和發展,主要是建立了中外軍制度和實行世兵制。 魏、蜀、吳三國都建立了中外軍制度。由於各自情況的差異,三國的中外軍制度也不完全相同。 曹魏軍隊由中央軍和州郡兵兩部分組成。中央軍按駐屯地點和擔負的任務不同又分為中軍和外軍。中軍是曹氏父子直接統轄的部隊,由曹操的親軍“虎豹騎”發展而成,包括武衛營、中壘營、中堅營、驍騎營、游擊營等五營。中軍的任務是負責侍從皇帝、宿衛皇宮、保衛京師。中軍屯駐於京城地區,由中領軍統領,是魏軍的核心力量。外軍屯駐於邊州重鎮,負責隨時支援邊郡地方武裝,由中央派出的都督分領。中外軍的這種區分始於曹操執政時期,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佔領了冀、並、青諸州。為控制和鞏固這一佔領區,遂派兵留駐該地重要城鎮。為與擔負宿衛任務的軍隊相區別,這些留駐的軍隊便稱作外軍。外軍雖駐外地,但仍由中央直接指揮。曹丕稱帝后,中外軍制度完全形成。

中外軍的最高統帥,是由皇帝任命的都督中外諸軍事擔任。曹真、司馬師等人先後被任命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兵權。曹魏後期,司馬氏勢力上升,司馬昭、司馬炎等都以大將軍職掌握軍權。 蜀漢的中央軍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中軍主要負責侍從宿衛,和曹魏的中軍相似;前、後、左、右軍則略同於曹魏的外軍。五軍統帥分別是前、後、左、右將軍和護軍將軍。關羽為前將軍,指揮荊州方面軍隊;張飛為右將軍,指揮漢中方面的軍隊;馬超為左將軍,指揮涼州方面的軍隊;黃忠為後將軍,指揮控制在中央的機動軍隊。 蜀漢的中央宿衛軍,主要有左右羽林部和虎步營、虎騎營。羽林部成員都是軍官出身,類似於漢的羽林郎,人數不多,長官為部督,相當於漢的羽林中郎將。步、騎兩營是宿衛軍的主力,每營各有五六千人,長官為虎步監、虎騎監。姜維曾任虎步監。

蜀漢的外軍,與曹魏外軍性質相同,是由中央派出,鎮守在重要戰略方向上的軍隊。主將為都督,一般由將軍擔任,如鄧芝以前將軍為江州都督,廖化以後將軍為永安都督。 孫吳的中軍是中央直接控制的部隊,以宿衛軍為主。擔任宿衛的士兵,稱羽林、武衛和虎騎等,大多是孫氏的故將部曲。外軍屯駐在京城外各軍事要點,由督率領,一般將所在地名稱冠於督之前,如西陵督、江陵督、蕪湖督等等。中外軍的最高統治權開始掌握在孫權手中。孫權死後,軍權逐漸下移至大將軍之手。大將軍之後常加“領中外諸軍事”、“督中外諸軍事”等稱號,成為孫吳中外軍的實際最高統帥。諸葛恪、孫峻、孫琳專權時都是如此。如諸葛恪專權時為“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孫峻殺諸葛恪後,任“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孫峻死后孫琳專權,為“侍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

三國時期兵役制度主要是世兵制。所謂世兵制,是由一部分人戶專服兵役、世代為兵,是保證地主階級政治需要的一種兵役制度。世兵制形成和確立於三國時期。曹操起兵之初,各軍閥為防止官兵叛逃,都要求將領甚至士兵以家屬為人質。士兵的家屬被集中管理,嚴加控制,成為軍戶。統治者為了獲得穩定的後備兵員,強迫軍戶世代為兵,父死子代,兄終弟及。這樣,世兵制正式形成。 世兵制的主要特點就是軍戶和民戶分離,軍戶世代為兵和士兵叛逃罪及家屬。由於漢末重男輕女,造成男多女少,男子求偶困難。為了保證兵源,曹魏政權採取行政手段干涉軍戶的婚配,不許軍戶女子外嫁,只准在軍戶內求偶。 蜀漢在實行徵兵制的同時,對各級將領的部曲實行世兵制。諸葛亮在進軍南中地區時,還收降大量少數民族人民當兵。據《華陽國志》記載,在擊敗孟穫後,“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正軍”。還徵募川西“蜀叟”人為兵,號稱“叟兵”,遷入的這些少數民族逐漸成為世代為軍的軍戶。

孫吳的世兵制有自己的特色。與曹魏的家屬不准隨軍不同,家屬一般隨軍,由各統兵將領控制。孫吳政權是在江南大族和北方南遷大族的積極支持下建立的,這些大族都擁有相當的軍事、經濟實力。為了照顧這些大族的利益,孫氏父子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領兵權,於是形成了孫吳特有的世襲領兵制。統軍將領對所統之兵可以世襲統領,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如蔣敘死後,其所統之兵由其子蔣壹接領,蔣壹戰死後,因為無子,便由其弟蔣休接領。又如凌操戰死時,其子凌統年僅15歲,便接替其父統兵作戰。這樣的例子,《三國志》中記載頗多。 東漢末期,各割據勢力均以擁護漢室為號召,都接受漢的官位。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關東諸州郡聯合討伐董卓時,曹操的職位是奮武將軍,其部將多稱奮武將軍司馬或別部司馬。據《三國志》記載,曹操為奮武將軍時,夏侯惇為司馬,夏侯淵為別部司馬。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以大將軍、丞相的名義掌握實權,漢獻帝成為傀儡。曹操在正規官制之外,另組一套機構,後世稱為霸府。霸府既是政治權力的中心,也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

曹操任大將軍開府(指開設府署,設官置吏)時,置長史一人,總管府內各曹;司馬一人,主管軍政;從事郎中二人,參與謀議。任丞相後,府中官員進一步擴大,增設軍師祭酒,左、右、前、後、中軍師,左、右司馬,主簿、參軍等。這些幕僚之外,還有兩名更重要的官員:領軍和護軍。他們統率曹操的親軍,平時輔佐曹操,參與軍事機密和決策,戰時代表曹操出外統帥、監護一個方面的軍隊。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改領軍、護軍為中領軍和中護軍。 曹丕代漢建立魏國政權後,魏帝成為最高軍事統帥,不再設丞相,以幕僚近臣任中書監、中書令,參與機要。軍事方面,臨時任命都督中外諸軍事,代表皇帝指揮全國軍隊。曹魏後期,司馬氏當權,司馬昭任丞相,相府遂成為魏國的軍政權力中心。

劉備興起後,以左將軍、漢中王名義開府,府中設有完備的幕僚機構,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劉備即帝位後,任命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輔佐劉備總理軍政。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病死白帝城,兒子劉禪繼位,諸葛亮以丞相掌握朝中實權。諸葛亮死後,蔣琬以大將軍、大司馬繼掌兵權。此時蜀漢的最高統御機關實際上是丞相府、大將軍府。其府中幕僚,有軍師、長史、司馬、從事、主簿、參軍、椽、史、門下督和記室,與曹魏相似。 孫策、孫權兄弟佔據江東,以討逆將軍、討虜將軍名義開府,自任統帥。府內設置與魏蜀近似,也是參照漢制。除有軍師、長史和諸椽外,統兵將領有護軍、領軍、典軍等。周瑜曾任中護軍,呂蒙曾任左護軍,陸遜曾任右護軍。領兵出征的主帥稱督或大督,如周瑜隨孫權攻黃祖時,為前部大督;赤壁之戰時,與程普分任左、右督。孫權稱帝后,部將官職和官階提高,如陸遜由輔國將軍、右護軍,改稱上大將軍、右都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