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兵制

第10章 第二節兩晉兵制

中國古代兵制 黄水华 2576 2018-03-20
曹魏後期,大權落入司馬氏集團手中。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馬氏廢魏帝自立,建立晉朝,史稱西晉。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匈奴貴族劉聰攻陷長安,西晉滅亡。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南北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建康(今江蘇南京)重建晉的統治,史稱東晉。 西晉初年,司馬炎為鞏固司馬氏的統治,對兵制進行了一些改革。漢魏以來,歷屆統治者鑑於漢初吳楚七國之亂,大都注意不使諸侯王的實力擴張。雖然也分封同姓諸侯王,但都是虛封,特別是曹魏時期,對諸侯王的控制更嚴。據記載,曹魏“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使有老兵百餘人,以衛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乃儕〔chai柴〕為匹夫。懸隔千里之外,無朝聘之儀,鄰國無會同之製。諸侯遊獵不得過三十里,又為設輔監國之官以伺察之。”所以,即使在中央以宗室(如曹真)掌兵權,但因外無屏蔽,一旦中央權力發生轉移,政權就隨之喪失。司馬炎稱帝后決心改變這一狀況,進行兵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撤銷地方武裝,大封同姓諸王和任用宗室諸王出掌外軍大權,目的是削弱地方實力,加強司馬氏家族對軍隊的控制。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馬炎開始大封同姓王,一開始就封有27個王,大國五個,次國六個,小國16個。大國食邑2萬戶,置上、中、下三軍,兵5000人;次國食邑萬戶,置上、下兩軍,兵3000人;小國食邑5000戶,置一軍,兵1500人。滅吳統一天下後,司馬炎認為天下大定,應該“偃武修文”,“息役弭兵,示天下以大安”,下令撤各州郡地方武裝,以加強中央集權。與此同時,司馬炎以宗室諸王出掌外軍,如使其子秦王司馬東都督關中,淮南王司馬允都督江、揚二州,楚王司馬璋都督荊州等。這些改革措施,不但沒能加強中央集權,反而使中央集權大為削弱。宗族血緣關係沒能阻止各諸侯王之間的爭權奪利。各王掌有重兵,沒能起到維護中央集權的作用,反而成了中央集權的最大破壞者。兼任都督的諸王,既是方面軍的統帥,又是地方民政長官;既有諸侯王的一套官屬,又有以大將軍身份開府後任用的一批幕僚,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從而刺激了他們分裂割據和爭奪全國統治權的胃口。司馬炎死後不久,就發生了八王之亂。這次動亂歷時16年,先後有八個諸侯王參與。八王之亂動搖了西晉的統治基礎,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西晉的兵役制度是世兵制,中外軍全部兵員都來自軍戶。凡為兵者皆入軍籍,不與民戶相同。軍戶的社會地位較郡縣民戶為低,但尚未被社會賤視,許多士族名流還不恥於與世兵子弟交往,世兵子弟也照樣可以當官為吏。如《晉書·王尼傳》記載,世兵子弟王尼在護軍府任軍士,負責養馬,當時名士胡毋輔之、琅玡王澄、北地傅暢等人都願和他交往,在一起“炙羊飲酒,醉飽而去”。正因為如此,世兵制在西晉時完全可以保證中外軍的兵源,而且世兵的戰鬥力也較強,從而使世兵制進入全盛時期。 西晉建立後,不設丞相,國家的政務由中書省和尚書台負責。在軍事方面,任命重臣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代表皇帝指揮全國軍隊。日常軍務方面,由尚書台的五兵曹負責。除都督中外諸軍事外,西晉還設有眾多的將軍,如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以及撫軍、輔國、四征、四鎮、四安、四平等將軍。這些將軍都是官階,而非官職,並非一定統軍。真正統軍的武官,一般都要加上都督諸軍、監諸軍、督諸軍的職稱和使持節、持節、假節的稱號。其中以使持節、都督諸軍的權力最大,所屬軍隊中的人事任免、獎懲、管理訓練、作戰指揮以及後勤供應等方面事務,均在其職權範圍內。持節、監諸軍的權力次之,假節、督諸軍又次之。

西晉的中軍駐守京師,其中警衛宮廷和京城的部分稱為宿衛軍,駐屯在京郊,作為國家控制的機動部隊的稱牙門軍。宿衛軍和牙門軍統稱為中軍。宿衛軍主要由左右衛、驍騎、游擊、領、護六軍組成。另外,還有左、右、前、後四軍,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翊軍六校尉。此外,太子東宮的前、後、左、右、中五衛率也屬宿衛軍。宿衛軍兵力有五萬,後來經過八王之亂,中軍兵力受到削弱,最後在洛陽被劉淵全部殲滅。 中軍統帥是中軍將軍,後分別改為北軍中侯和中領軍。 西晉的外軍是指屯駐在京城以外各地的駐防軍,包括兩部分:一是各地都督府統領的軍隊,一是各封國所置的軍隊。西晉建立過許多都督府,其中最重要的有關中都督、幽州都督、荊州都督、豫州都督、徐州都督、揚州都督、冀州都督、沔北都督。都督一般都有將軍或大將軍官階。各都督府所統軍隊,數量很大,總兵力有30萬人左右,遠遠超過中軍。大的軍府兵力有四五萬人,小的軍府也在萬人以上。各封國所屬軍隊,也屬外軍。西晉共分封了500多個王、公、侯國,封國均可設軍隊。若把所有封國軍隊加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中外軍制度到東晉開始走向混亂。東晉的中軍名稱一依西晉,還有領軍、護軍、左衛、右衛、驍騎、游擊六軍和五校尉,但兵力大為縮小。與中軍同駐建康的,還有揚州都督所屬軍隊。因此,東晉的中外軍名號雖存,制度卻非常混亂。 東晉的外軍是由都督率領的中央直轄軍。各都督所領兵力多少不一,戰鬥力也強弱不等。總的看來,以北方流民組成的軍隊戰鬥力較強,其中尤以後期的北府兵最負盛名。北府兵是帶有征北、鎮北等將軍稱號的都督軍府所統之兵。東晉建都建康,徐州在建康以北,所以徐州都督多以帶北字的將軍充任,其軍府簡稱北府,所領之兵稱作北府兵。淝水之戰就是依靠北府兵取勝的。後來,劉裕利用北府兵控制了東晉政權,北府兵就演變為東晉的中軍。

東晉的兵役制度仍以世兵制為主,但由於世兵社會地位日趨卑賤,世兵的戰鬥力逐漸下降,這一兵役制度從此趨向衰落。 東晉建立後,由於兵源缺乏,不得不採用調發奴隸、查徵隱戶、搜捕逃民和使用罪犯等手段增補軍戶。這樣,東晉軍戶的成份便大異於西晉的軍戶了。加上當時門閥制度已經形成,封建等級和門第觀念對社會已產生深刻的影響,而軍戶本身所受到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又比一般民戶更重,生活極為困苦,實際上已接近於賤民階層。在這樣的情況下,世兵因反對壓迫而逃亡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戰鬥力也越來越弱,士氣越來越低。東晉政府只能轉而依靠招募來補充軍隊。如東晉初年,祖逖北伐,因兵力太少(司馬睿僅給他1000兵),只能自行招募。北府兵的大多數兵士也是招募而來。到了後期,募兵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招募兵與世兵不同,既非終身為兵,更非世代為兵,待遇也較好。所以,由募兵組成的軍隊,士氣較高,戰鬥力也較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