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地理學

第14章 第四節徐霞客的地理考察與貢獻

中國古代地理學 赵荣 3216 2018-03-20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我國明代末年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 徐霞客以畢生精力進行旅遊和地理考察。他自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時年22歲)始游太湖,到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時年55歲)因病返回家鄉的33年中,他的足跡遍及我國現在的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陝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等19個省市,達10萬餘里路程。他不僅觀覽名山大川的自然美景,而且以日記的形式記下每天的地理、人文見聞,寫成一書。遺憾的是,在他生前並沒有來得及成書,在他死後才由別人整理成篇,加上後來相互傳抄,使原稿缺失很多。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並不是每天、每地都有日記記述(見表3)。

九_九_藏_書_網td>游太湖 徐霞客出生於一個世代書香的家庭,自幼聰穎好學,愛讀地理、歷史書籍,尤其喜歡游記之類,立志將來要遊遍天下名山大川。徐霞客的母親很支持兒子的志向,當徐霞客22歲第一次出游太湖時,他母親便親自為他遠行縫製衣帽,以壯行色,還鼓勵他:身為男兒,應當志在四方,以堅定徐霞客出遊的決心。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徐霞客的妻子許氏病逝,他由外地回家居住侍奉母親,而他母親以70多歲高齡,讓徐霞客陪她去江蘇宜興旅遊,再次以實際行動鼓勵兒子繼續完成自己的旅行考察計劃。在母親的勉勵下,第二年他又開始了旅行考察生活。 徐霞客的旅遊方式非常簡單,早年旅行往往和一位親友結伴而行,後來則常和熟識的僧人靜聞一道,帶一二位僕人同行。除了偶然乘船外,主要依靠徒步跋涉,途中一般投宿寺廟中住宿食齋。但常常為探尋名勝,考察山脈的走向形態,觀察河流源淵流經,以及各種地理問題,而不得不深入人跡罕至的莽林、洞穴,經常風餐路宿,不避風雨。清代學者潘次耕在《徐霞客遊記·序》中曾生動的描述了徐霞客旅途的艱辛和精神。他說:

閩、粵、冀、蜀、滇、黔、百蠻荒徼〔jiao交〕之區,(徐霞客)皆往返再四。其行不從官道,但有名勝,輒迂迴屈曲以尋之。先審視山脈如何來去,水脈如何分合,既得大勢後,一丘一壑,支搜節討。登不必求徑,荒榛密箐〔qing慶〕無不穿也;涉不必有津,衝湍惡瀧〔long龍〕無不絕也。峰極危者,必躍而踞其巔;洞極邃〔sui遂〕者,必猿掛蛇行,窮其旁出之竇。途窮不憂,行誤不悔。瞑則寢樹石之間,飢則啖〔dan淡〕草木之實。不避風雨,不憚虎狼,不計程期,不求侶伴。 事實正是這樣。如他晚年在西南旅行考察,就曾兩次遇盜,三次絕糧,所帶的一個僕人也在關鍵時刻逃跑了。然而,他仍泰然處之,不改初衷。每天堅持徒步幾十里山路,睡前還要堅持寫遊記,即使在荒野露宿,他也要設法點燃松枝照明,把當天的遊記寫完。

他一路廣交當代名士,相互勉勵、互相學習,參與撰寫地方誌等工作。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在雲南雞足山時,他的腳病加重,難以行走,麗江木土司(太守)便派人用山轎送他回家,五月到達湖北黃岡,又經那裡的官府用船送到江蘇江陰家鄉。次年正月(公元1641年2月)病逝家中,終年56歲,死後葬南暘〔yang楊〕岐沈村(馬灣)。現在在他的家鄉建有徐霞客紀念堂,以紀念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尊重實踐的精神和對地理學的貢獻。 徐霞客早年的旅行尚以名山大川的遊賞為主,晚年的旅行已不滿足於探幽訪故的一般性旅遊,而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認真的地理考察,作學術上的探索。所以,他對地理學認識的記錄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對他晚年旅遊的我國西南亞熱帶岩溶地貌的觀察、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

岩溶地貌是石灰岩地區在流水侵蝕下形成的一種特殊地貌,又稱“喀斯特地貌”,在我國雲貴高原地區極為發育。 關於岩溶地貌中的溶洞、石鐘乳、峰林等地形特點,我國很早就有認識和記錄。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山經》、三國時張勃的《吳地記》、南北朝時酈道元的《水經註》、沈懷遠的《南越志》,到唐代莫休符的《桂林風土記》,都有不少記載。特別是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志岩洞”,更是作者考察桂林郊區20多個岩溶洞穴的記錄報告。稍後南宋週去非的《嶺外代答》中也有很多記述。但是,能對岩溶地貌進行廣泛的實際考察,並從岩溶地貌的地表形態、地下形態(洞穴)、分佈特點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記錄的,則首先是徐霞客;試圖對岩溶地貌進行科學描述和系統理論分析的也首先是徐霞客。他的貢獻表現在:

第一,釐訂岩溶地貌的類型及名稱。 徐霞客將岩溶地貌中的許多地形給予歸類命名,加之規範化,形成一套特有的岩溶地貌概念系統。如稱落水洞地形為“眢〔yuan鴛〕井”;圓窪地(漏斗地形)稱“盤窪”或“環窪”;石芽、石溝地形稱“石脊”或“石齒”;乾穀地形稱“枯澗”。並用“石山”一名代替唐宋以來用岩、峰、崖等不同名稱對峰林地形的稱呼。這種釐訂類型及名稱的過程,也就是研究趨向科學化的過程。 第二,關於西南岩溶地貌發育的區域特徵認識。 徐霞客經過考察,首次明確了我國西南地區峰林石山的分佈範圍是:東自湖南道州(今湖南道縣),西至雲南羅平,南入廣西境內。同時他還注意到石山峰林發育在各地的差異性,指出分佈在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的峰林石山地貌的區域差異特徵,在卷五(上)中,他說:

粵西之山,在純石者,有間石者,各自分行獨挺不相混雜。滇南之山,皆土峰繚繞,間有綴石,亦十不一二,故環窪為多。黔南之山,則界於二者之間,獨以逼聳見奇。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粵山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而黔流亦介於二者之間。 現在看來,徐霞客的這一觀點確實相當正確,表現了很強的地貌類型和區劃思想。 第三,對地下岩溶地貌的觀察研究。 徐霞客是古代考察岩溶洞穴最多的地理學家之一。他考察的洞穴有300多個,對洞穴的形態特點、洞內石鐘乳等小地形的空間分佈等,都進行了詳細記錄,甚至專門測量各種數據,使記錄更為精確。如他所考察記錄的桂林七星岩洞穴系統,指出它是由兩大洞府、六個洞天、15個岩洞組成,並詳述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今天不僅15個洞口都可以找見,而且他當時的記述與本世紀50年代科學測繪的七星岩平面圖基本一致。可見他的地下岩溶地貌(溶洞)的觀察記錄,是相當準確的。此外,他還將溶洞分為藤瓜式、樓閣式、深井式等幾種類型。

第四,對岩溶地貌成因的分析。 與過去的岩溶地貌觀察記錄不同,徐霞客不僅以準確的文字描述岩溶地形的各種形態和分佈,而且也注意對岩溶地貌成因的探討分析。例如,他指出漏陷地形(漏斗、落水洞等)是由於流水的侵蝕或溶陷崩塌而形成的。四坡陡崖的石山成因,他認為是由於石山上部崩塌,石山下部受流水侵蝕,上下夾攻而成崖。關於鍾乳石的成因,則明確指出“蓋石膏日久凝結而成”等等。這些都是極富科學性的見解。 徐霞客除了在岩溶地貌方面的重要貢獻外,在關於長江源流問題、盤江上源問題等,也都提出了重要見解。 長江源於青海,為我國第一大河,其上游為通天河、金沙江,這是我們現在非常清楚的地理常識。可是,古代卻不這樣認為。自先秦《禹貢》中有“岷山導江”的說法後,人們長期以來將長江支流岷江當作長江的上源。這種觀念一直流傳到明代。

然而,徐霞客卻對這一傳統觀念提出了疑問。徐霞客經過多年的各地地理考察,認為江水浩大,以小小的岷江作為長江源流,難以令人信服。於是他分析考察資料,寫成《江源考》一文,專門論述長江源流問題,以確鑿的資料否定了傳統說法,第一次正式提出金沙江以上才是長江的正源。 關於西南地區的南、北盤江的上源問題,他也有所考察研究,寫有《盤江考》一文。在這篇文章中,除有個別地方錯誤外,基本上觀點正確。他指出:過去《大明一統志》把火燒鋪、明月所二水(今貴州盤縣西)作為南、北盤江上源,實際上是把支流當成了正源。進而指出:北盤江的正源應當是可渡河;南盤江的正源應當是雲南霑益以北炎方驛附近的交水。 正是由於徐霞客在地理學方面有許多卓越的見解,所以,他不愧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