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地理學

第6章 第三章一行的子午線測量與沈括的地理思想——唐宋時期的地理學成就

中國古代地理學 赵荣 2935 2018-03-20
在我國,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人們都知道有一位唐代高僧——唐僧,為了去西天取經,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等的幫助下,歷盡千辛萬苦到達了佛國世界,取得瞭如來真經。而且,大家都知道這是人們編出來的神話故事。 其實,唐僧確有其人,去西天取經也確有其事,歷經千難萬險也是事實。這就是唐代著名佛學家、翻譯家和旅行家玄奘〔zang葬〕的故事。就是在他和其他僧人去印度求經的艱苦歷程和見聞的基礎上,經過後人的不斷加工、演繹和神化而成的小說。 玄奘(公元602—664年)原姓陳,名禕〔yi一〕,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人。生於隋代仁壽二年(公元602年),13歲時隨二哥陳素做了洛陽淨土寺的僧人,後來雲遊成都、長安等地,小有名氣。在研習佛理中,他覺得流傳在中國的佛教經典矛盾重重,為了學習佛教真義,他決定親往佛教發源地天竺(印度)尋求真經。後由長安,經河西走廊,穿過變幻莫測的沙漠地帶、危險峻峭的冰川區等,終於到達印度。在當時最著名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寺等處學習多年,後又遍歷印度各地,學問劇增。公元642年12月在曲女城(今印度卡季)召開的有五天竺(全印度)18個國家的國王和6000多僧人參加的佛教經典教義答辯會上,由玄奘擔任論主(主講人),開講經義並負責答辯,贏得了完全勝利。按照慣例,會後玄奘乘坐身披彩錦的大象遊行,貴臣陪同,所到之處萬民歡騰。後來玄奘又前往缽羅耶伽國(今印度阿拉哈巴德)參加了有50萬人的“無遮大會”(佛教施捨大會)。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玄奘滿載榮譽和佛教經典動身回國,到京城長安時,受到朝廷隆重歡迎。唐太宗親自召見慰勉,並讓他住進皇寺大慈恩寺進行佛經翻譯,又在長安城中心大街朱雀大街舉辦了玄奘帶回的佛教經典文物展覽。一時,唐僧玄奘之名弘揚各地。後來他在長安翻譯佛經達1300萬言,計75部1335卷,由他口述其弟子辨機寫成的《大唐西域記》(12卷)一書,記述他遊歷印度17年中所經歷的110國和傳聞28國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等。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玄奘圓寂,葬於西安樊川北原。

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秋,玄奘離開唐都長安,隨西行商人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西遊歷程。他向西經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等地,出玉門關,穿過渺無人煙的沙漠,再經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吐魯番)、屈支(今庫車),越過天山冰峰凌山(今穆索爾嶺),依熱海(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到達當時屬於西突厥的素(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伏龍芝附近托克馬克),又由此過赭時(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今阿姆河上游、鐵門要塞,經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和迦畢試(今阿富汗喀布爾),到達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翻越雪山後進入那揭羅喝國(今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北部)和犍陀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最後進入天竺(今印度)境內。此後在印度停居10多年,一邊學習佛學一邊周遊印度各地。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回國,經巴基斯坦、阿富汗、帕米爾高原的瓦罕谷地,沿絲綢之路南道的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闐(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到達瓜州(今敦煌),由此沿河西走廊回到首都長安。

玄奘一路上穿過了許多驚險之地,遇到很多特殊地理環境,在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記》中都有記述。 如他記述出玉門關後,自己單身一人進入沙漠(今羅布泊東沙漠區),一路上沙海茫茫,渺無人煙,絕少水草。氣候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暗無天日,時而寂靜無聲,烈日當空,炎熱炙膚。加上光線折射,海市現象忽隱忽現,變幻莫測。夜晚則寒氣襲人,路旁屍骨發出幽幽藍光,一派駭人膽魄的景象。他說當時“四顧茫然,人馬俱絕。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大唐西域記》卷一)。途中他又不小心打翻了水袋,一連五天四夜,無滴水沾喉,口乾舌焦,以致昏倒在沙漠中。直到夜晚,忽然一陣涼風吹來才使他甦醒過來。他咬緊牙關繼續西行,終於發現了一池淡水,才免於一死。飲水後,稍作休息,他又艱難地在沙漠中穿行,以前人的屍骨為標誌,摸索前進。幾天之後,才走出沙漠到達伊吾城(今新疆哈密)。在翻越天山冰峰時,所經過的凌山(天山穆索爾嶺),山峰高聳,冰雪漫地,寒風徹骨,他只能“懸釜而飲,席冰而寢”,忍飢挨餓地越過天山。而他後來翻越的大雪山(興都庫什山)比凌山更險惡。他說那一段路程“滿山冰雪,千年不化,凝雲飛雪,曾不暫霽〔ji劑〕。”“積雪滿谷,蹊〔xi希〕路難涉。”而且,“群盜橫行”,“途路艱危,倍於凌磧之地”。

儘管路途艱險,玄奘終於以“寧可西進而死,決不東歸而生”的決心與毅力,完成了歷史上這一罕有的長途旅行。 玄奘及其《大唐西域記》在我國地理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就在於他記述了我國人民對印度等地的地理新認識,他比過去任何時候的認識都要深入、詳確,是當時人們地理視野擴展的一個新標誌。 如對印度的地理認識,在唐以前的有關史書都有不少提及,法顯的《佛國記》有相當的記述,但由於了解範圍及篇幅所限,對印度各地的地理認識記述得都比較粗淺。到唐玄奘時,由於他在印度居留10多年,又遍遊各地,所以,他的認識比過去大有進步。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不僅分章記述各國(地區)的地理、人文情況,而且列專卷集中論述印度半島上整個印度的疆域、文字、歲時、賦稅、物產、地理大勢等情況,甚至對當時印度人對外部世界地理的觀念都有記述。如卷二在敘述印度半島的地理大勢時說:

五印度(當時印度分五部分)之境,週九萬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分區,七十餘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丘陵瀉鹵,東則川野沃潤,疇〔田龍〕〔long壟〕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部土地磽〔qiao敲〕確。 正確指出了印度半島的北寬南窄的疆土形狀,以及半島上的氣候特徵和南、北、東、西的自然景觀特點。 再如關於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縣)的記述,也是古代最詳細的文字記錄之一。卷一記道: 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週六七里,四面據山,道險易守。眾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糜黍宿麥香棗蒲(葡)萄梨柰〔nai奈〕諸果。氣序和暢,風俗質真……服飾氈毼,斷發無巾。貨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佛寺)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從此西南行二百餘里,逾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餘里,至屈支國。

這裡他僅用100多字,就清楚的介紹了阿耆尼國的面積、都城、地形、水利、物產、氣候、服飾、貨幣、政治、宗教以及交通位置。這比過去的資料要翔實得多。 再如關於伊塞克湖,自張騫通西域後,在過去的文獻中已多次提到它。但最早詳細介紹的也是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卷一記述說: 大清池,或名熱海,又謂鹹海,週千餘里,東西長,南北狹,四面負山,眾流交湊,色帶青黑,味兼咸苦,洪濤浩汗,驚波汩淴,龍魚雜處,靈怪間起,所以往來行旅,禱以祈福,水族雖多,莫敢漁捕。 正是因為《大唐西域記》一書以其詳實的記錄,向當時我國人民介紹了中亞、印度各地豐富多采的地理、人文新知識,所以,它不僅是唐代的一部著名地理著作,也是今天從事中亞、印度歷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典籍。因而,玄奘與《大唐西域記》不僅在中國地理學史上,而且在世界地理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