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帝王陵墓

第6章 第六章漢代帝陵

中國歷代帝王陵墓 黄景略 5391 2018-03-20
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建都長安(今西安)。自高祖劉邦至平帝劉衎〔kan看〕共歷11帝,建陵園11座。據文獻記載:劉邦稱帝后第二年開始營建陵園,此後的西漢各帝都在生前就為自己營造巨大的陵墓。從本世紀60年代初開始,文物考古工作者對西漢諸陵進行了多次實地勘查,基本上確定了諸陵的方位和陵園的建制、佈局。 西漢11座帝陵(圖4),分為南北兩大陵區,分別位於漢長安城北的鹹陽原和長安城東南的白鹿原、杜東原。分佈在咸陽原上的有九座,西自興平縣南位鄉,東至高陵縣馬家灣鄉,綿延50餘公里,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區域。最東一區以高祖長陵為中心,西為惠帝安陵,東為景帝陽陵。最西的一區武帝茂陵在西,昭帝平陵在東。中部的一區,以元帝渭陵為中心,西為成帝延陵,東為哀帝義陵,西北為平帝康陵。最東一區是西漢最早的幾個帝陵,位於漢長安城以北,與都城隔渭河相望。長陵南與長安城北面居中的安門大街正相對應。陵墓的排列,體現了古代左昭右穆制度,這一點對後世帝陵的排列產生了很大影響。白鹿原上為文帝霸陵和其母薄太后的南陵,杜東原上為宣帝杜陵。


1.茂陵2.平陵3.延陵4.康陵5.渭陵6.義陵7.安陵8.長陵9.陽陵10.霸陵11.杜陵圖4 西漢帝陵分佈示意圖
(採自《秦始皇兵馬俑坑》,文物出版社)
西漢初年高祖和呂后陵墓,在同一陵園內,此後,帝后的陵墓各自修築方形陵園,陵園垣牆用夯土築成,有的至今地面上還很清楚。帝陵陵園一般邊長410—430米,牆基寬8—10米,據牆體收分推測,牆高約10米左右。后陵陵園一般邊長330米,個別較大者邊長近400米,牆基寬四米左右。每面垣牆的中央各闢一門,門前立雙闕,兩側建房屋。四座門的形制大小基本一致,據分析東門為正門。漢宣帝和孝宣王皇后陵園的東門門址經過發掘,中間為門樓,中央為通道,門兩側有左右塾,兩翼有配廊。通道中間有門檻,門檻左右各有門墩一個,地面鋪素面方磚。塾的四壁置壁柱。配廊中間有隔牆。塾與配廊前面均有簷廊,廊外地面用河卵石鋪設規整的散水,用以承接雨水,保護地面。

西漢帝陵和陵園的建築佈局受到都城建制的影響。大多數陵墓在陵區的南部,帝陵在西,后陵在東,這種佈局和長安城內皇帝所居的未央宮在西南部、皇太后所居的長樂宮在東南部非常近似。陵墓居陵園中央,陵園四面各闢一門,正門在東,其形式和未央宮的主體建築——前殿在宮城中央、四面各闢一宮門、東門為正門的佈局也是非常相似的。 陵墓構築方式分為兩類:一類為“鑿山為藏”、不起墳丘,如霸陵。西漢諸侯王陵墓多采用這種形制,如已發掘的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山東曲阜西漢魯王墓。後世帝陵有的也採用此制,如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另一類是“穿土為壙”,地面上夯築起高大的墳丘。墳丘都作覆斗形,底部和頂部平面多為方形,少數為長方形。底部長寬約150—170米,高約20—30米,其中以茂陵墳丘最大。有的墳丘在靠近頂部時,四邊內收形成二層台階式。這種覆斗式墳丘外觀似堂,漢代稱“方上”,給人以壯觀、堅固之感。 《後漢書·禮儀志》注引《皇覽》的記載:“漢家之葬,方中百步,已穿築為方城。其中開四門、四通,足放六馬。”經過鑽探的杜陵,四面正中各有一條平面呈梯形的斜坡墓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填土均經夯築。

漢代是我國歷史上厚葬最盛行的時期。 《晉書·索琳傳》載:“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獻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以節儉著稱的漢文帝生前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實際上因山為陵的工程十分浩大,“發近縣卒萬六千人,發內史卒萬五千人”(《史記·孝文本紀》),僅兵士就動用了三萬餘人。漢昭帝暴亡,由大司農田延年負責搶修陵墓,僅為運河沙就徵用了長安附近的牛車三萬輛。漢成帝為了修建陵邑,於鴻嘉元年(前公元20年)藉口地勢不利,將已營建16年之久的延陵作廢,決定在長安東新豐縣境內重建新陵,名昌陵。由於昌陵附近地勢較低,積土為陵的工程十分浩大。 “昌陵因卑為高,積土為山,……卒徒工庸以鉅萬數,至燃脂火夜作,取土東山,且與穀同賈(價)。作治數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罷敝,府臧空虛,下至眾庶,熬熬苦之。”(《漢書·陳湯傳》)結果是數万名徒卒日夜勞作、經營五年仍未完工,只得停止,繼續修建延陵。

關於帝后合葬,《史記·外戚世家》集解引《關中記》載:“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漢帝后同塋則為合葬,不合陵也。諸侯皆如此。”根據調查,西漢11陵的確是帝后合葬、同塋不同陵。長陵帝后共用一個陵園。自景帝陽陵開始,帝后各自建築陵園。后陵多在帝陵之東,但也有少數例外,如茂陵李夫人、渭陵王皇后、安陵張皇后,或因死時未立後位,或因生前受貶。后陵墳丘的形狀一般與帝陵相同,但規模較小,西漢晚期更為明顯,這與當時后妃地位下降顯然有關。 帝后陵的“玄宮”尚沒有發掘的實例。但從文獻記載結合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廣陽頃王劉建夫婦墓等的發掘情況可以了解其概貌。劉勝夫婦墓位於河北省滿城縣西南陵山上,鑿山為藏,南北並列。劉勝墓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7.9米,結構仿生前宮室。甬道、耳室、中室內原建有瓦頂木結構房屋,甬道及南耳室內放置車六輛、馬16匹。後室用石板建成石屋,內置棺槨,周圍開鑿一道迴廊。劉勝夫婦均著以玉片、金絲編綴的金鏤玉衣,屬天子等級(圖5)。劉建夫婦墓位於北京市西南大葆台。兩墓東西並列,穿土為壙,上部封土連成高大墳丘。劉建墓(一號墓)墓道內隨葬車三輛、馬13匹。墓室南北長26.8米,寬21.2米,內設“黃腸題湊”。題湊用長條形柏木頭向內層層壘砌,共30層,內部分為前室、後室和內迴廊,又名“正藏”。其外以豎立的松木枋構成外迴廊,寬3.6米,中間以豎立的木板隔為兩重,前面有甬道,總稱為“外藏槨”(圖6)。

漢代厚葬之風甚盛,隨葬品種類繁多,舉凡生前所用物品無不具備。劉勝夫婦墓隨葬品達4200多件,許多具有極高的科學、藝術價值。帝后陵的隨葬品自然更為珍奇華美、數量巨大。 《漢書·貢禹傳》載武帝死時“昭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yi意〕藏之”,“昭帝晏駕,光復行之”。其他各陵也應大體近似。

圖5 劉勝墓平面剖面圖
(採自《滿城漢墓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

圖6 北京大葆台一號墓墓室結構示意圖
(採自《北京考古四十年》)
陵墓附近分佈陪葬坑,有的則位於墓道以內。陪葬坑有的是磚砌牆壁,有的設枋木壘成的“槨箱”。坑內放置大量陪葬品,有金銀珠寶、陶俑、明器,還有實用的車馬、錢幣、糧食等。長陵陪葬墓楊家灣漢墓的陪葬坑出土彩繪兵馬俑、漆器、陶器等達2000餘件。

陽陵的陪葬坑在王皇后陵正南300米處,已發現24個,佔地面積96000平方米。坑作南北向的長條形和中字形,長度不等。東西共14行,行距20米,每行坑數不一,最少一個,最多六個。坑為地下隧道式,木框架結構。坑底橫鋪木板。兩側壁下設縱向的墊木,上立方柱,其間鑲嵌枋板,並以榫卯套合。頂部先架枋木,再鋪棚木。南北端有斜坡通道。坑內埋葬有木質彩繪車馬和木俑、彩繪陶俑、彩繪陶動物模型,以及兵器、農具、工具、陶器等。陶俑兩臂為木質。從殘存痕跡觀察,俑身原穿絲綢製作的戰袍,外套木片製作的鎧甲。 西漢帝陵的陵園旁邊多建立寢園。園內以寢殿為中心,配以便殿等構成一組建築群。寢殿陳設皇帝的衣冠、幾仗、像生之具(神座),由宮人像生前一樣侍奉。 《後漢書·祭祀志》記載:“古不墓祭,漢諸陵皆有園寢,承秦所為也。”當時還有“日祭於寢”的禮儀制度,說明秦漢時代的“寢”應是先秦墓上建“堂”的發展,已有用於祭祀的功能。便殿則是存放帝王生前衣物、葬儀用具,以及參與陵事活動和管理的官員辦公、休息、宴飲的場所。西漢初帝陵寢殿大多建在陵園裡,高祖和呂后陵的寢殿就在陵墓的一側。大約從景帝開始,寢殿移到陵園以外,一般在帝陵東南,獨立成園。目前尚存建築遺蹟的有景帝陽陵和武帝茂陵,均在陵園外東南方。而經過鑽探和發掘的宣帝杜陵和王皇后的寢園均在陵園南側。

杜陵寢園四周築牆垣,北牆利用陵園南牆的一段。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南三面有門,內有寢殿和便殿兩組建築。寢殿在西部,為大型宮殿建築,通寬13間,進深五間。壁柱下部置基石並箍以八角形鎏金銅鑕〔zhi至〕,牆壁內抹糠泥,外塗白堊〔e餓〕,复施粉紅色。殿堂四周建迴廊,迴廊外為卵石鋪砌的散水。整座建築顯得莊重典雅,富麗堂皇。便殿在寢殿以東,是一組多功能的建築群,由殿堂、院落和成套的房間組成,每套房屋間數不一,面積不等,佈局結構各異,表明其作用不同。后陵寢園佈局與帝陵相似,但規模較小。據《漢書·貢禹傳》記載:武、昭、宣三帝陵園中奉陵宮人竟達數百人之多。這樣的規模,絕不僅是一座殿堂所能容納的。寢園南部有大面積建築基址,大概是守陵宮女或從事陵事活動人員的住地。

漢代帝陵旁建有陵廟,供奉皇帝“神主”。 《漢書·韋賢傳》載:“京師自高祖下至宣帝,與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立廟。”廟的規模很大,周圍築有牆垣。內有正殿、殿門和闕等建築。陵廟的位置並不一致,一般都不在陵園內,也不一定與陵園建在一起。如武帝的龍淵廟、昭帝的徘徊廟均在陵東,元帝廟在陵西北,宣帝廟在陵東北。陵廟與陵墓的距離遠近不一,遠者幾里,近者幾百米。廟寢之間修建“衣冠道”。宣帝廟中央現存一座夯土台基,東西長73米,南北寬70米,厚五米。東西兩邊各有一條道路通往陵墓。當時祭廟活動非常頻繁,除月祭外,各主要節氣慶典都要舉行儀式,將衣冠由寢殿迎入廟內,接受祭祀。文武大臣遇到重要事情,也要參謁陵廟。

西漢各帝陵都有很多陪葬墓,成為陵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陪葬墓分佈在帝陵以東司馬門外神道兩側,少數在帝陵以北,形成很大的陪葬墓地。這種佈局頗似諸侯和大臣朝謁天子的佈置。據文獻記載,長陵陪葬者有蕭何、曹參、周勃、王陵等人,都是漢王朝的開國元勳,文武重臣,至今地面上還保留有70餘個高大的墳丘。墳丘多為南北向排列並成組分佈,每一組內大多成對並列。陪葬墓附近還有園邑、祠堂之類建築。陪葬於茂陵的有霍去病、衛青、金日磾、霍光、董仲舒、公孫弘等人,多為皇親國戚和達官顯貴雙重身份的人。宣帝以後各陵的陪葬者則大部以外戚或者宦官為主。宣帝杜陵陪葬墓已發現107座,分為東南與東北兩個區,每個區內又有成組的墓群,但見於文獻記載的陪葬大臣只有大司馬車騎將軍張安世、丞相丙吉、衛尉金安上和中山哀王劉竟數人。

霍去病,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18歲領兵作戰,曾先後六次出擊匈奴,開通了“絲綢之路”。因屢建奇功,被封為冠軍侯、驃騎將軍,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病逝。武帝為紀念他的戰功,在茂陵東北修建了大型墳墓,封土上堆放巨石,形狀似祁連山,以表彰他在祁連山一帶抗擊匈奴的豐功偉績。墓前陳列著大型石雕。現存16座,有馬踏匈奴、怪獸食羊、人抱獸、躍馬、臥馬、伏虎、臥像等。全部利用天然巨石分別以線雕、圓雕、浮雕技法稍加雕鑿而成,手法簡練、自然。石雕神態各異,猛獸兇猛,牛象溫順。馬踏匈奴一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馬昂首站立、長尾拖地,腹下仰臥一人,高顴虯〔qiu求〕髯,手持弓箭匕首,作垂死掙扎狀。從石刻上所刻文字題銘得知,這批石刻是“左司空”監造的。它們是已知我國墓前置石刻最早的一例,對以後歷代陵墓前配置石刻有深遠影響。 陵邑的設置,始於秦始皇。漢承秦制,自漢初至漢元帝下詔罷置陵邑止,其間各陵都設陵邑。陵邑的作用一是供奉陵園,二是遷徙關東大族、達官巨富,以便強本抑末、鞏固中央集權統治。陵邑大多數分佈在帝陵以北、以東。初時相距甚近,從文帝開始距離加大,少者一二里,多者五六里。據文獻記載,各陵邑的人口大約為三—五萬戶,其中許多戶屬豪強大族,他們廣蓄奴婢,因此成為當時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陵邑的人口成分構成也比較複雜,達官顯宦、學者文人、俳〔pai排〕優世家、市井子弟、“五方雜厝〔cuo錯〕”,形成了別具特色的社會生活。 西漢統治者對帝陵修築和管理十分重視。修築工作由專門機構——將作大匠和大司農直接負責。陵區開始直屬中央的“太常”管轄,元帝后隸屬“三輔”,設置各種官吏負責管理工作。邑令的地位高於一般縣令,下屬官有丞和尉。陵園設園令或園長,地位略低於陵邑的縣令,下屬官有園丞和校長等。 公元25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建都洛陽,歷12帝。據文獻記載,除獻帝禪陵遠在河內郡山陽(今河南修武)外,其他11個帝陵都在洛陽城(今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附近。 11個帝陵可分為南北二區,北區在洛陽城西北邙〔mang忙〕山之上,有陵墓五座;南區在洛陽城東南洛水之南,有陵墓六座。在這兩個區域內,高塚林立,有關帝陵的具體位置和墓主人,目前尚不能確認。 東漢陵園的平面佈局,據文獻記載,從明帝顯節陵開始,陵園四周不築垣牆,改用木架為界,名為“行馬”,陵園內墳丘之前建石殿,寢殿建於陵園外。陵墓都是穿土為壙,地面上夯築高大的圓形墳丘。上述邙山上今存的墳丘最大的周長500米,高20米,最小的周長220米,高10米。帝陵的地宮用“方石治黃腸題湊便房”。邙山發現的一些中型墓葬和河北定縣北莊中山簡王劉焉的墓室和地宮便是用磚和黃腸石建造的。這時的墓葬,玉衣制度更加完備,皇帝死後穿金鏤玉衣,諸侯王、列侯、貴人、公主用銀鏤玉衣,大貴人、長公主用銅鏤玉衣。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