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帝王陵墓

第5章 第五章秦始皇陵

中國歷代帝王陵墓 黄景略 3409 2018-03-20
秦始皇名嬴政,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13歲繼位,22歲親政,在位37年。他在位期間,兼併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此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廢除分封制、確立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和文字,北築長城抗禦匈奴,對國家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與此同時,他大興土木,修築宮殿和陵墓,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因此他死後不久,秦朝就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秦始皇陵在今陝西省臨潼縣城東五公里的驪山北麓,它是保存至今的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開創的陵寢制度對以後歷代帝王陵園建築影響很大。 1961年國務院公佈秦始皇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秦始皇即位以後,便開始在驪山營建他的陵墓。統一天下以後,又從全國各地徵調70萬人參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時繼續修造,前後費時近40年,直到秦亡,陵園尚未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歷史上是罕見的。據史籍記載:“陵塚”高50餘丈,周圍五里有餘,墓內建築各式宮殿,陳列各式奇珍異寶,以人魚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還裝置許多弓弩,以便射殺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時,下令始皇宮內沒有子女的宮女全數殉葬。為防止洩密,參加修造墓葬的工匠都被活埋在墓裡。秦亡後,項羽入關中,動用士卒30萬人發掘歷代陵墓,隨葬品被洗劫一空,寶物運了一個月還沒有運完。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築也被大火燒盡。傳說後來有一個牧羊人尋羊,進入墓室,因持火照明,引起地宮失火,延燒三個月不能滅。唐代末年,黃巢農民起義軍進入長安也曾發掘秦始皇陵。五代時軍閥溫韜又以籌軍餉為名,再次大規模地盜掘秦始皇陵。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至今秦始皇陵園地面上的建築已蕩然無存,僅存一座巨大的墳丘。

194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曾對秦始皇陵園作過多次勘查,大致了解了陵園的佈局,發現了一批地下陪葬坑、陪葬墓、修陵人員墓和各種建築遺址。 陵區位於驪山北麓沖積扇的前部,南到驪山,北到新豐原,東到魚池水,西到趙背戶村西的古河道,範圍約40多平方公里(圖3)。

圖3 秦始皇陵平面示意圖
(採自《秦始皇兵馬俑坑》,文物出版社)
陵園在陵區中部,由內外兩重城垣構成,平面呈南北長的回字形。外城南北長2165米,東西寬940米。內城南北長1355米,東西寬580米,東北角利用北、東牆另築一座小城。城牆都為夯築,基寬約8米。內外城四面各開一門,兩兩相對,小城只有南北二門。各門均建門闕,內城四角有角樓。

陵墓位於內城的南部。封土呈三級台式覆斗形,頂部平坦。基底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地上現存南北長350米,東西寬345米,高約76米。根據鑽探,地宮平面近方形,面積約18萬平方米,周圍有磚坯砌成的牆。三面有門和斜坡狀門道:東面五條,西、北兩面各一條。 東漢蔡邕《獨斷》記載:“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寢,起之於墓側,漢因而不改”,稍後的應劭也有相同的說法。帝王陵園專門設寢當始於秦始皇。寢殿在墳丘西北50餘米處。基址平面近方形,面積約3500平方米,中間為高台基,周圍有迴廊。在寢殿西北,南北長670米、東西寬250米的範圍內發現由南向北成組排列的建築基址,之間有石子路相通。已發掘的一組包括東西橫列的四座建築基址,踏步與室內地面均用青石砌築。以其規模和形制推測當屬“便殿”。內城東、西、南三面還有沿牆建築的廊房遺址。陵園西北部內外牆之間為供奉飲食的“食官”所在,已發現建築基址三組,出土樂府造的銅編鐘,刻記“驪山園”、“麗山(饣人)〔si飼〕官”的陶器。這些遺址附近發現的建築用材有石質水道,空心磚、大板瓦以及直徑半米多的夔紋瓦當等,可見當時的陵園建築相當宏偉。

墳丘兩側和內外城牆之間分佈大批陪葬坑,已發掘的有珍禽異獸坑和銅車馬坑。銅車馬坑在西側20米處,坑平面呈中字形。在一個過洞內出土兩乘前後排列的銅車馬,大小約為真車真馬的1/2。車均雙輪單轅,每乘駕馬四匹,車上各坐一名禦官俑。車馬的鞍具齊備,通體彩繪並以大量的金銀為飾,製作華麗精細。墳丘的西北角有一座平面呈甲字形的大墓。內城東北角的小城內發現20多座墓葬,可能是一處陪葬墓區。 陵園東南分佈著殉葬墓和從葬坑群。殉葬墓的葬具為一棺、一槨。葬者有男有女,年齡都在20—30歲左右,骨殖凌亂,肢體不全,顯然是殺戮後一齊掩埋的。死者可能是被秦二世殘殺的宗室諸公子、公主或大臣。從葬坑南北分成三行,排列密集有序,坑內埋有跪坐的陶俑和馬骨。出土器物上刻著“中厩”、“官厩”、“三厩”等字樣,說明這批坑象徵著宮廷的馬厩,俑則是養馬的僕役。

陵園西南一公里處有埋葬建陵中死亡的役人或刑徒的墓地。墓坑狹小,每坑埋二一三具屍骨,基本上都是男性青壯年。從出土殘瓦片上的文字得知,死者都是從原來山東六國地區徵調來服役的人員。 陵園西北有打製石材的場地,面積約75萬平方米,出土各種鐵工具、石料等。陵園周圍還有燒製陶製品的陶窯,其中陵園西側比較密集。陵園東南的驪山溝口修築有一道高10米、長1400多米的堤壩,使洪水出山後轉向東流,以避免陵園遭受山洪水患,設計上是很周密的。陵北約2.5公里處,因造陵取土致使地勢低窪、積水成池,稱為“魚池”。魚池東北有一處大型宮殿建築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推測可能是戰國秦步壽宮遺址,秦始皇修陵時曾用作宮邸。

陵園東門東北1200米處,發現了一組四座兵馬俑坑,坐西面東,南北分為兩排,總面積25380平方米。一號坑在南,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210米,南北寬62米,深4.5—6.5米,四面各有五條斜坡通道。二號坑位於一號坑東北,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深3.2米。東西兩面各有三條、北面有一條斜坡通道。三號坑在一號坑西北,平面呈凹字形,面積520平方米,深5.2—5.4米,東邊有一條斜坡門道。四號坑是個空坑,大概沒建成就廢棄了。一、二、三號坑內都放置著同實物大小相近的陶質武士俑、馬和木質戰車等。從已發掘的三號坑和一、二號坑的一小部分推測,估計共埋藏陶俑約7000個,陶馬642匹,戰車130輛。根據遺跡判斷,三個坑都是土木混合結構的坑道式建築坑壁邊沿夯築出二層台,一、二號坑還在坑內加築多道夯土牆分為若干“間”。坑壁兩側安置對稱的木柱,上搭棚木和葦席,再上覆壓泥灰和土,高出地面約二米。坑底部以磚鋪墁〔man慢〕。門道口用立木封堵,再填土夯實。

一號坑已發掘東半部,出土木質戰車八乘,每車駕四匹陶馬,出土陶俑1087件。除兩側一排俑外,都面向東方。俑分為車兵和步兵兩種,身份有軍吏和士卒兩類。冠戴和衣飾均有區別,有的身穿鎧甲,有的不穿鎧甲。士卒俑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隸屬於戰車的步兵,另一種是獨立的步兵。戰車與步兵相間排列,以步兵為主體,分成前鋒、後衛、主體、側翼等部分,構成規整的步兵軍陣。 二號坑出土武士俑1000多件、戰車80餘輛、陶馬300多匹,分為車兵、步兵和騎兵。整體面向東方。步兵居左前方,左側基本上是騎兵,右側是車兵,中間車兵後相間步兵,構成各兵種聯合編組的大型混合軍陣。 三號坑面積較小,中間有髹漆木質戰車一輛,左右兩廂為身穿鎧甲的侍衛俑,沿坑壁的四面向內相對排列,根據專家研究應是統轄二號坑的指揮部。

武士俑和戰車上原來裝備有實用兵器,大部分已缺失。各類陶俑根據所處位置、身份和姿勢分析,使用不同種類的兵器,包括戈、矛、戟、劍、盾、弓、箭等短兵器和遠射武器。金屬兵器除個別為鐵製,大都是青銅鑄造的,至今十分光亮、鋒利。化驗證明大部分錶面經過鉻鹽氧化處理,以增加抗鏽蝕的能力,表現出高度的工藝水平。 陶俑和馬的製作一般採用先按不同部位分別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後銜接粘合,再雕塑細部,外表塗繪鮮豔的彩色。彩色大部已脫落,據分析質地多為礦物質。顏色種類很多,以紅、綠、黑為主,輔以藍、白、黃等色,不同部位上相間使用,顯得十分壯麗和諧。俑的造型因其出身、地位、經歷的不同顯示出不同的特徵、表情。千餘件武士俑不僅裝束服飾不同,而且神態各異,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堪稱我國古代藝術的典範。

關於兵馬俑軍陣的含義,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或認為像徵秦始皇東征六國的軍陣,或認為像徵秦始皇出行的儀仗隊,或認為像徵駐在咸陽外邊的宿衛軍。但它們屬於送葬的軍陣則是可以肯定的,這種葬俗還影響了漢代。這些兵馬俑不僅形像地再現了秦王掃六合的雄偉場面,而且為研究當時的軍陣佈局、兵種組合、武器裝備等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