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帝王陵墓

第4章 第四章兩周王陵

中國歷代帝王陵墓 黄景略 13303 2018-03-20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至前771年)自文王至幽王共歷13王。東周(前770年至前221年)自平王至赧〔nan腩〕王共歷25王。關於西周與東周天子的陵墓,史書記載簡略不全。洛陽金村和王城發現的戰國時期大墓,許多學者認為是周王和西周公的陵墓。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以後,東周王室衰微,政治上、軍事上形成了諸侯爭霸局面。在喪葬制度上也出現了“禮崩樂壞”的情況,各國諸侯紛紛仿效天子,超越原有禮制規定,修建宏大的陵墓,隨葬眾多的器物。 目前已發現的諸侯國君陵墓有:北京市房山區燕侯墓和河北省易縣燕王墓,山西省曲沃縣晉侯墓,河南省濬縣衛侯墓,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貴族墓,山東省淄博市臨淄故城齊公墓和田齊王陵,河南省新鄭縣鄭公墓,安徽省壽縣及淮南市蔡侯墓,陝西省鳳翔縣及臨潼縣秦公陵墓,湖北省隨州市曾侯墓,河南省輝縣魏王墓,河北省邯鄲市趙王陵,河南省淮陽縣及安徽省長豐縣楚王墓,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等。這些陵墓多數屬東周時期,其中一部分經過考古發掘,年代、墓主比較明確,也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喪葬制度。

兩週時期的諸侯國君承襲商代製度,都有獨立的陵區。陵區的位置或者在國都城外,或者在國都城內。在國都城外的有衛侯墓、秦公墓、魏王墓、趙王陵、田齊王陵、楚王陵、蔡侯墓等,大多位於丘陵地帶,距都城近者僅數里,遠者近百里。在國都城內的多數屬於弱國,為了陵墓安全,常位於都城內一隅。如春秋時期鄭公墓在東南隅,齊公墓在東北隅,東周王墓可能在成周(今洛陽市東)的東北部。 國君陵墓中已發現陵園的有秦公陵墓、秦東陵和趙王陵。陵園平面近方形,四周有的利用天然溝崖,有的開挖壕溝,有的夯築垣牆。每個陵園內多數埋葬一代君主,另有陪葬墓和陪葬坑。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有兩種族葬墓地。埋葬貴族的“公墓”由“塚人”掌管,按貴族的爵位等級安排墓的位置及墳丘的高度。埋葬平民的“邦墓”則由墓大夫負責,不同家族在墓地中有各自的地域。已發現、發掘的兩週時期的貴族墓地基本上屬於排列有序的公墓,如晉侯墓、秦公墓、趙王陵、燕侯墓等,具體排列方式則不一定盡如《周禮》所記。

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開始出現在墓上構築墳丘,已知的戰國時期諸侯國君墓上都筑有高大的墳丘。墳丘用土夯築,形狀有覆斗形和圓丘形,底部長寬可達40米左右,最高的達10餘米。趙王陵和田齊王陵都建在山崗上,顯示出皇權的至高無上。 兩週時期繼承殷代墓上建“享堂”的遺風,屬於西周中後期的衛侯墓,墓口上的夯土建築基址大於墓口的範圍,厚1.5米。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公陵和戰國時期的魏王墓、趙王陵墓上都發現有建築遺跡。中山王〔cuo錯〕墓上的享堂類基址可複原為周繞迴廊,上覆瓦頂的三層臺榭式建築。 兩週時期諸侯國君中已經出現夫妻異穴合葬,戰國時期這種制度更為流行。大部分是兩墓並列,一大一小,少數是一夫兩妻並列。

墓室都為土坑式,大部分有兩個墓道,平面呈中字形。有的只有一個墓道,如安徽蔡侯墓、臨淄齊公墓。個別的沒有墓道,如曾侯乙墓,或有四個墓道,如秦東陵第1號陵園的2號墓。陵墓附近都設車馬坑,埋葬真車真馬。淮陽楚王墓的二號車馬坑,埋車23輛,車有單轅、雙轅兩種。 西周時期墓中的棺槨葬具有明確的等級區分。據文獻記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到東周時期這種制度就被打破了。如曾侯乙墓槨室分為四部分,內置雙重木棺,中山王墓有四層套棺,湖南湘鄉發掘的兩座大夫級的墓葬棺槨多達五重。槨室都用枋木壘砌,搭接處以榫〔sun損〕卯相連。為了防盜、防潮,北方地區多在墓室內積石、積炭或屯砂。如經過發掘的秦公墓、魏王墓、齊公墓、中山王墓等。南方地區則流行在墓室內填充青膏泥。陵墓中的隨葬品以成套的禮樂器等各種青銅器為主,禮器中又以鼎和簋最為重要,它們的數量和組合標誌著墓主地位的高低。中山王墓、曾侯乙墓均出土大小成列的九鼎,魏王墓、燕下都16號墓則隨葬仿銅的陶鼎九件,符合東周天子諸侯用九鼎的禮制。出土的編鐘以曾侯乙墓最為完整。殺人殉葬的製度,在兩週時期一直存在,但數量逐漸減少,如秦公一號墓有殉人166人,曾侯乙墓有殉人21人。

周平王東遷以後,居洛邑王城(今洛陽市澗、洛兩河交匯處)。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因避王子朝之亂,徙居成周,赧王時又從成周遷回王城。前後200年間,居成周的有九個周王。考王時(公元前440—426年在位)封其弟於王城,號西周桓公。西周第三代惠公時又封其少子於鞏(今河南省鞏縣西)以奉周王,號東周惠公,此後周王畿地區由東西周公分治,直到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滅週。 據《史記·周本紀》集解引《皇覽》記載:“靈王(公元前571—545年在位)塚在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其塚民祀之不絕。”“景王(公元前544—520年在位)塚在洛陽太倉中。秦封呂不韋洛陽十萬戶,故大其城並圍景王塚也。”集解又引宋衷曰:“威烈王(公元前425—402年在位)葬洛陽城中東北隅。”所記位置均在今洛陽市東的漢魏洛陽故城附近。

1928年河南省洛陽漢魏故城內東北部金村有八座大墓被盜。據加拿大人懷履光《洛陽故城古墓考》一書介紹,這八座墓排列有序,分為南北兩排,北排六座,南排二座。形制均為一個墓道,平面呈甲字形。其中五號墓墓口方形,長寬各約12米。墓道長約80米,寬約三米。木構槨室,周圍積石積炭,墓底鋪石板。槨室內壁漆成深棕色,頂部繪有圖案並嵌有鑲琉璃的圓形銅飾。槨室中置兩重棺,棺的左側和墓道與槨室之間陳放隨葬品。墓道兩側有“馬坑”,坑內出錯金銀車馬器。 這個墓地出土大量青銅器、玉器、漆器、銀器等。其中錯金銀的鼎、敦、壺、鏡等銅器,透雕鑲嵌的璧、珮、帶鉤等玉器以及銅和銀的人物像等製作極為精美,當屬王室用器。許多銅器上鑄刻銘文,作器者皆為周朝的宗室或大臣。其中最著名的為二套共14件的(廠下驫)〔biao標〕氏編鐘和一對令狐君嗣子壺。前者銘文共65字,內容記載周威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三晉伐齊進入長城事,可與古本竹書紀年相印證。後者為令狐氏後裔所作,年代約當公元前400年前後。其他有些器物時代則屬戰國晚期。漢魏故城在東周時為成周所在地。這處墓地很可能是周敬王遷成周後幾代周王的墓。

洛陽市王城東北隅發現四座較大的戰國墓,東西排列,互相毗鄰。形制均為一條墓道向南、平面呈甲字形的墓。其中二座已發掘。一號墓墓室口大底小,口部長10米,寬9.1米,近正方形。墓道為斜坡式,長約40米。墓內填土均經夯打。墓室及墓道壁上彩繪紅、黑、黃、白四色組成的圖案。木槨為長方形,槨底有墊木15根,槨外積石積炭,槨內置漆棺。墓內出土的一件石圭,上有墨書“天子”二字。在這四座墓以南,發現一個長方形車馬坑,內埋一車、四馬、一犬。此外,在王城東城垣內,還發現多座甲字形墓。其中一座墓的四壁經過整修,槨用圓木壘成,外有積石積炭,內有兩重漆棺。隨葬品中有銘刻“繁陽之金”的銅劍一件,字以紅銅錯鑲。王城內發掘的幾座甲字形墓,年代均屬戰國時期,可惜均被嚴重盜擾,隨葬品殘留不多。這些墓位於王城之內,排列有序,規模巨大,墓主身份決非一般貴族。據文獻記載,戰國時期居住在王城內的最高統治者是西周公。這些墓的主人應為西周公及其親屬。

燕是周初武王分封的一個諸侯。 《史記·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的始封地在何處,歷史文獻的記載眾說紛紜。直至70年代,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遺址和燕侯墓地的發現、發掘,才使這個問題得到解決。 燕侯墓地位於琉璃河遺址東部,西北為西周時期燕國都城遺址。在這裡先後發掘過帶一條墓道、兩條墓道或四條墓道的大墓多座。這些大墓分佈在約5萬平方米的範圍內,排列則無一定規律。大型墓和部分中型墓有“車馬坑”,多在主墓北面。有的整車平放,殺死的馬放在車轅兩側;有的先將殺死的馬排放坑底,再將拆開的車部件放置其上,車輪斜倚坑壁。 1986年發掘的1193號墓,是最大的一座。墓室口大底小,口長7.68米,寬5.35米,四壁整齊。墓室的四角上各有一條墓道,均為斜坡式,長4.05—5.55米、寬一米左右。這種在四角開設墓道的形制在其他地方尚未發現過。槨用方木構築,四壁由五一六塊疊置,槨頂用13塊覆蓋,槨底用九塊平鋪。部分隨葬品放在槨上,填土夯築以前普遍蓋有草蓆。該墓被盜,棺制不詳,出土隨葬品較少,重要的有漆盾和帶銘文的銅罍〔lei壘〕、銅盉〔he禾〕。銘文明確記載了西周初年周王冊封燕侯授民授土,把九個國(族)一起劃歸燕侯管轄的史實。雖然學者對這些銘文中某些字句的釋讀和解釋還不一致,但它確切無疑地說明這是一座西周初期的燕侯墓。墓地還出土帶“匽(燕)侯”銘文的銅器多件,有的銘文記述燕侯賞賜下屬奴隸、貨貝。一件銅鼎記載堇奉燕侯之命前往宗周向太保召公貢獻食物並受到賞賜,可與文獻所載召公以長子封於燕,本人仍在宗周輔弼王室的史實相印證。琉璃河燕國墓地和城址的發現證明燕侯始封的都城就在這裡。

《水經註》記載燕昭王((前312—前279)時營建武陽(今河北省易縣東南)作為下都,而據考古發現,營建時代可能更早。至公元前226年秦軍佔領下都,燕王喜逃奔遼東,其間各代燕王可能都葬於下都。 燕王墓位於燕下都東城的西北角,分為南北兩個墓區,中間被古河道和隔牆相隔。北區有13座墳丘,南北分作四排,排列井然有序。最北一排四座,東西分為兩組;最南一排三座,中間一座較小,位置偏南;中間兩排,每排三座,東西並列。比較大的六座長、寬約40—55米,高7—15米。南區有10座墳丘,封土較北區小。南北分為三排。北面一排五座,其中西面三座為一組,東面兩座為一組;中間一排四座,分為兩組;另有一座單獨在西南角。封土全系夯築,大小不一。就其組合排列情況看,至少有九組。每組都有一座較大。這些墓特別是北區的墓每排可能為一代燕王及後夫人的陵墓。

南區北排中間的一座已發掘。墓室為長方形,南北長10.4米,四壁夯築後再用火燒加固。南北兩端有略高於墓口的坑道,似為墓道。墓曾被盜,殘存隨葬的禮器、編鐘,但無兵器、車馬器。禮器均為陶質,形製完全模仿銅器,有九件列鼎一套,七件列鼎二套,簋八件一套,鼎簋數合乎文獻所載的“王制”。 周成王時(約公元前1054年),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地。叔虞子燮〔xie瀉〕改國號為晉,稱晉侯。自此之後至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前後立國600餘年。 《史記·晉世家》:“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括地志》認為在山西省翼城縣西20裡。史載晉曾多次遷都,且說法不一。今曲沃和翼城交界處的天馬村和曲村之間有一處大型遺址,時代以西周時期為主。通過多次考古發掘,一些學者認為該遺址的時代為西周至春秋時期,晉獻公八年(前668年)遷都於絳之前,晉國早期的都城就在此地。

自1992年至1994年在天馬一曲村遺址東部發現了晉侯墓地並進行了五次發掘(圖2)。墓地東西長約180米,南北長約140米,共發現晉侯及其夫人的墓葬17座。其中16座墓葬分南北兩排,每排八座,兩座為一組,方向基本為南北向。這八組墓依時代從早至晚依次排列,連接緊密,並無空缺,當為依世系繼承的八代晉侯。根據出土遺物判斷,年代最早的墓相當於西周中期偏早階段,即穆王前後;最晚的墓已入春秋時期。從出土銅器銘文中已經發現六位晉侯的名字,其中晉獻侯甦的名字與《史記》記載一致。根據各組墓的先後順序,結合《史記·晉世家》所載晉侯世系,可以確定八組墓的墓主為父子相承的八代晉侯,即:武侯、成侯、厲侯、靖侯、釐〔xi西〕侯(公元前840—823年在位)、獻侯(公元前822—812年在位)、穆侯(公元前811—785年在位)、文侯(公元前780—746年在位)。

圖2 晉侯墓地平面分佈圖
(採自《天馬—曲村北趙晉侯墓地第五次發掘》,《文物》1995年第7期)
每組墓的規模一個大,一個小。大者隨葬器物中銅禮器多,鼎簋之數比小者高一個等級而且有武器、樂器。小者隨葬器物中禮器少,不見武器和樂器,一般有大量玉石器。每墓只葬一人,皆仰身直肢。經過對可辨人骨的鑑定,較大墓為成年男性,較小墓為成年女性。這種關係應屬夫妻異穴合葬。 墓室都為南北長的長方形豎穴,均有墓道。墓道有一條和二條兩種,整體平面呈甲字和中字形。葬具有一槨一棺、一槨二棺和一槨三棺三種。槨室系在墓下組裝而成,一般長四米,寬三米左右,高約兩米。槨內壁懸掛有銅魚、石魚、銅鈴、海貝等飾物。槨底下放置墊木,有的二根,有的三根。棺均髹〔xiu休〕漆並彩繪。多數墓的底部,槨頂和槨週填有木炭,有的墓還使用了積石。一部分墓葬內有葬車,多者七輛,少者一輛。葬車有的放在槨頂上或槨上填土之中,有的則放置在靠近墓室的墓道底部。 隨葬品放在棺槨之間和墓主人身上。棺槨之間放禮器、樂器、武器和車馬器等。青銅禮器多數放在頭部,樂器一般放在足下,武器和車馬器則無固定位置。墓主人身上主要隨葬玉制的“覆面”、項鍊、耳環(玦)等。青銅禮器種類有鼎、簋、壺、鬲、爵、觶〔zhi至〕、盤、匜、尊、卣、甗〔yan演〕、方彝等。樂器有八枚一套編鐘,還有石磬。各墓所出鼎均為列鼎,形制相同,大小相次。簋的形制、大小、紋飾相同。鼎和簋的數量組合是當時葬禮中貴族等級的主要標誌。晉侯及其夫人的鼎簋組合主要有五鼎四簋,三鼎二簋兩種,七鼎五簋僅有一座。 每組墓之東都有車馬坑一座,最大的一座面積近300平方米,是現知西周時期最大的一座車馬坑。南排西邊兩組還有陪葬墓和祭祀坑。陪葬墓每墓葬一人,均為女性。祭祀坑有的埋一馬,有的埋一人,少數為空坑。埋馬和人的坑內陳放有玉石器和轡飾等。 周成王與周公旦平定武庚之亂後,大舉分封諸侯,封康叔於衛都朝歌(今河南淇縣),統治商都附近,是西周時期的一個重要藩國。 衛侯墓地在今河南省鶴壁市辛村東、淇水之濱,距朝歌約20公里。已發掘範圍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00米。發現大墓十餘座,已發掘八座,大抵屬公侯或君夫人墓。墓地年代自西周中晚期至東周初年。墓葬按早晚由北向南、由西向東排列,未發現互相迭壓或打破的情況。墓向一般頭向北,殉葬坑在右,車馬坑在左,這樣的佈置應是有意規劃的。 墓室都為南北長的長方形豎穴,墓室南北兩面各有一條斜坡形墓道,整體平面呈中字形。槨的底部用圓木豎鋪,四壁用稍加工的原木構成井字形。槨外有放置器物的夯土二層台。隨葬品放置大多有一定位置:禮器在頭部,車馬器在足下,兵器在身側,衣、甲、貝、玉在槨內和棺內。槨頂填土內多放置實用的車馬器或車輿。 墓地發現兩組大墓,每組兩個,東西並列,相距六米。右側一座,規模較大,隨葬器物也較豐富。據出土隨葬品推斷,墓主為男子,左側墓主是女子,這種關係應屬夫妻異穴合葬。 虢國始封於西周初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虢有三處:一在今河南滎陽一帶,稱東虢;一在今山西平陸和河南陝縣一帶,稱北虢;一在今陝西寶雞一帶,稱西虢。 1956—1957年在三門峽市(原陝縣)的上村嶺發現並發掘了虢國貴族墓地,1990年又在該墓地的北區進行第二次發掘,共發掘墓葬240多座和多座車馬坑。墓地位於黃河南岸的高台地上,北面因受河水浸蝕,形成近百米高的深溝峭壁。墓地南邊4.5公里處為北虢都城上陽,遺址尚存。墓地的時代最早可到西周晚期宣王、幽王時代,沒有發現晚於東周早期的墓葬和隨葬器物,和公元前655年滅虢的年代是相符的。 已發掘國君墓兩座,墓主一座為“虢季”,一座為“虢仲”;太子墓兩座,墓主一座為“元徒”,一座為“車”。這些墓集中在墓地的北部,埋葬較分散,排列不很整齊,沒有像晉侯墓那樣兩座並列成一組的現象。整個墓地沒有發現早晚互相打破的情況,可見當時埋葬時有所規劃。 墓室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長5.3—5.8米,寬3.7—4.4米,深11—13米,沒有墓道。墓室四壁平整光滑,表面均勻塗抹一層淡綠色的塗料。墓內填土均經夯打。葬具三重,有一槨二棺和二槨一棺兩種。槨蓋板四角放置圓形穿孔蚌飾,外棺上部有棺罩,棺罩上覆蓋綴飾銅鈴、銅魚、陶珠、石貝等的織物。槨與外棺之間的底部舖一層席子。死者葬式均為仰身直肢,頭向北。 墓中隨葬品極為豐富,且品類繁多。銅禮器放置在棺外西側和北側,棺外東側和南側主要放置兵器與車馬器,玉器等裝飾品則放置在棺內和棺蓋上。銅禮器有鼎、簋、鬲、盨〔xu須〕、方壺、圓壺、簠〔fu府〕、豆、盤、尊、爵、觶等;樂器有編鐘、編磬、鉦〔zheng爭〕等;兵器有戈、矛、鏃。多件青銅禮器上鑄有銘文,為識別墓主提供了可靠證據。隨葬列鼎有七件一列和九件一列,規格相當周禮記載的天子和諸侯,可見僭越的現像在兩週之際的虢國已經出現。隨葬的動物形象玉器品類眾多,造型生動,幾乎包括了我國北溫帶地區所有的動物品種。覆蓋於死者面部的綴玉面罩,以玉製品組合成面部形象,包括眉、目、鼻、口、耳、下顎、左右面頰、印堂等部位。這種面罩應即周禮記載的“幎〔mi密〕目”,反映了當時的喪葬禮俗,而且影響及於後世。虢季墓出土的一件玉莖銅柄鐵劍,系用人工冶煉鐵製作的,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人工冶煉鐵實物。 秦本為西陲小國,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始封為諸侯。公元前677年,秦德公遷都於雍(今陝西省鳳翔縣西南),至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遷都櫟陽(今陝西省臨潼縣武屯鎮東北)。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又遷都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秦建都於雍近300年,其間共有君主19人。這個時期秦公墓地在鳳翔縣南渭河北三畤〔zhi志〕原上,北距雍城10公里。陵區範圍約21平方公里,外有一條壕溝(隍)圍繞。陵區分為13個陵園,每個陵園均有隍壕圍繞。隍寬一般三一四米,深2.7—3.5米。各隍總長達35公里以上。陵園平面呈長方形或梯形,面積最小的約2.7萬平方米,最大的達35萬多平方米。每個陵園內有一個、兩個或三個主墓,主墓在陵園的偏南部,一部分兩側用馬蹄形的內隍圍繞,構成雙重隍壕。這里共發現大墓21座,而秦在建都雍城期間僅有19位王,有的墓可能是君夫人的墓。其中有三組兩個中字形大墓共用一隍,兩個墓中一個較大,一個較小,有的學者推測它們應是國君與夫人的異穴合葬墓。這些大墓地面上均無封土。 37號墓的墓口兩側有河卵石平舖的散水,墓室正上面殘存夯土基礎。 1號墓墓室上部殘存一排柱洞,陵墓周圍散佈有各類瓦片。推測原來墓上應有覆瓦建築,其形制功能應與殷墟婦好墓上的享堂類建築近似。 墓都為東西向,平面分為兩條墓道的中字形和一條墓道的甲字形兩種。中字形大墓共18座,墓室平面長方形,東西兩面各有一條墓道,東墓道為主墓道。有的墓在東墓道開一個或兩個耳室。其中1號墓規模最大,全長300米,總面積5334平方米。甲字形大墓共三座,墓室平面長方形,東面有一條墓道。各墓之間的排列有一定順序。每個大墓的右前方均有一個平面呈凸字形或目字形的車馬坑。在1號和2號的陵園中還發現許多小墓,推測是墓主人的陪葬墓或祭祀坑。 1976年至1986年曆時10年,發掘了規模最大的1號大墓。墓室四周有三層台階,寬度二—六米,上下層相距5.3—7.6米。第三層中部為槨室,平面呈曲尺形,分為主副兩部分。主槨室位於中部,東西長,南北狹。槨室四壁以雙層枋木疊壘,首尾用榫卯結構銜接,槨底以雙層枋木鋪墊,槨上用三層枋木鋪蓋。南北向的枋木兩端均有榫頭伸出,組成長方形框式結構,外觀如同長方體的木屋。這種框式結構應是後來“黃腸題湊”式槨室的前身。副槨室位於槨室西南,南北長,東西狹,四壁及底蓋均為單層枋木疊築,兩端無榫頭。兩槨之間有小門相通。整個槨室屬於三重槨結構。每根槨木長5.6—7.3米,重數百斤,經鑑定為清一色柏木。這種規格及用材按史籍記載為天子等級,屬於對周禮的僭越。槨室周圍填充厚3.3—3.8米的防潮木炭。 1號墓因歷史上曾多次盜擾,隨葬品絕大多數無存,仍出土金、玉、銅、鐵、石、陶、漆木等各類隨葬品2000多件。一件石磬殘塊上刻有“龔(趙字乂換亙)〔yuan元〕是嗣高陽有靈”八字篆文。 1號墓墓室的三層台上及墓道內共殉葬166人,均有棺,側身屈肢跪臥。葬於槨室周圍的72人,棺內有框架,外用枋木疊壘;靠近墓室四壁的94人棺作匣形,棺板極薄。從埋葬的位置和葬具的不同,分析他們的身份是不同的,有姬妾、近臣,也有家內奴隸。填土中發現人骨20具,有些是填土時埋葬的,有的則是大墓建造完成後又重新挖坑埋入的。這部分人的地位應當更為低下。 《史記·秦本紀》記載:“武公(公元前697一前678年在位)卒葬雍平陽,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到了獻公時(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才“止從死”,廢除了落後的人殉制度。據石磬篆文推測,1號墓應為秦景公(公元前576—前537年在位)之墓。這個時期正當秦國奴隸制發展的時期,殉葬之多反映了這種歷史現實。 隨著秦都的東遷,秦國君主的陵墓也向東轉移。 《史記·秦本紀》集解引《皇覽》:“秦武王(公元前337—前309年在位)塚在扶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塚是也。”正義引《括地志》:“秦悼武王(公元前310—前307年在位)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十五里也。”據考古調查確定,這兩座陵墓在今咸陽市週陵鄉的北塬上。現存覆斗形封土,高10餘米,南北相距200餘米。它們長期以來被誤為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陵,陵前尚存有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立墓碑。 據《史記》等文獻記載,秦的昭襄王(公元前306—前249年在位,陵名芷陵)和唐太后,孝文王(公元前250年在位,陵名壽陵)和華陽太后,莊襄王(公元前249—前248年在位,陵名陽陵)和帝太后以及宣太后、悼太子皆埋葬在芷陽,帝后均為合葬或會葬。因在雍城諸陵以東,總稱為東陵。 《漢書·蕭何傳》載:秦末召平曾任東陵侯,負責東陵陵園管理事務。 按《漢書》、《水經註》等記載,秦芷陽縣一說在灞河之東,一說在灞河之西。據考古調查發現,秦芷陽城遺址在灞河之東臨潼縣韓峪鄉一帶。 1986年以來,在這一地區先後發現了四座陵園,從其出土文物和陵園建制判斷應是秦東陵。 已發現的四座陵園,分佈在秦芷陽城東驪山西麓的山前沖積扇上,總面積約24平方公里。均按自然地形佈局。每座陵園周圍均有隍壕設施,一號陵園東西長4000米,南北寬1800米,二號陵園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00米。隍壕有的是利用自然溝壑,有的是人工開鑿的,壁面用天然石塊築砌,既利於防洪排水,又起到圍護陵園的作用。陵墓建在高丘之上,地面無封土。主墓平面形狀有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三種。一號陵園主墓為兩座並列的亞字形墓,二號陵園為一座中字形墓和三座甲字形墓,呈品字形排列。墓室基本都呈方形,如一號陵園和四號陵園的亞字形主墓,墓室大小基本相同,長寬皆為55—58米,深26米。亞字形的墓四面各有一條墓道,其中東面墓道最長。中字形的墓東西各一條墓道,也是東墓道最長。東墓道是陵墓的主墓道,墓的方向應是坐西面東。墓道為斜坡狀,平面均為裡側寬的梯形。大部分墓道的一側挖建耳室,形制大小基本相同。 陵園內建有禮制性的建築,一號陵園陵旁有四處,二號、四號陵園各有一處,三號陵園有兩處。據《後漢書·祭祀志》載:“秦始皇出寢,起於墓側,漢因而弗改,故陵上稱寢殿,起居衣服像生人之具,古寢之意也。”這些建築當屬陵寢類建築。 陵園內有陪葬墓和陪葬坑。一號陵園有兩處陪葬墓區。陪葬墓有甲字形墓,也有小型土坑墓。兩個陪葬坑位於墓的前方,坑內有馬骨、漆木痕蹟等。二號陵園陪葬坑內曾出土過銅車構件和馬飾。推測這類陪葬坑可能是埋葬車馬的。 東陵陵園建制,墓室構造,從葬車馬坑的設置等基本上沿用鳳翔秦公墓,規模更加宏偉。對各陵園的墓主,研究者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四號陵園為昭襄王的陵墓,有人認為一號陵園為昭襄王的陵墓。這個問題的解決,還有待於將來的考古發掘。 周武王時封姜太公於齊,是當時一個較大的諸侯國,都營丘。 《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約公元前9世紀中葉的西周晚期,齊獻公由薄姑遷都於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歷經春秋戰國,直到公元前221年秦滅齊,都於臨淄達600餘年。 據對臨淄故城及附近的調查、勘探,西周到春秋時期齊國國君的墓地在故城內東北部,已發現大中型墓20餘座。其中一座已發掘,有一條墓道,平面呈甲字形。墓室四周用大石塊砌築成槨室,厚1.5—2.5米。墓的東、西、北三面有相連的殉馬坑,已發掘部分殉馬228匹,推測共有殉馬約600匹。墓中隨葬品已全部被盜,據馬坑出土陶器判斷,年代屬春秋晚期。按文獻記載,並結合其規模推測,該墓主人可能是齊景公。 公元前386年田氏代替姜氏為齊侯,至公元前221年被秦所滅,共曆八王。 田齊王陵在山東省臨淄故城東南約11.5公里的泰沂山脈東北麓,以北為廣闊的魯北平原。陵區範圍約六平方公里,分佈著墳丘20餘座。其中兩組尤其高大,南北相望,形制一致。組為四座並列,俗稱四王塚;一組為兩座並列,俗稱二王塚。北魏時期的《水經註》認為是東周時期齊國國君墓,據考證應屬戰國時期田齊國君的陵墓。 陵墓建在山崗上,以夯土構築。下部陵台連成一體,平面長方形,似為三層台階式,逐層收縮。陵台上分建墳丘,底部方形,上部圓形,高10餘米。此外在“二王塚”和“四王塚”的西北和北面有五座墳丘,西南方的谷地和山坡上有八座墳丘,形制近似,僅大小不同。這些墳丘中相當一部分是兩個並列成一組,其中一個較大、一個較小,應屬於夫妻同塋不同穴的合葬。 趙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386年趙敬侯自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遷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至公元前228年秦破邯鄲,趙王遷投降並被流放於房陵(今湖北省房縣),其間共有八王。關於趙王陵墓史籍沒有明確記載。 趙王陵在河北省邯鄲市西北20多公里的丘陵地帶,分屬邯鄲市和永年縣。現有墳丘七個,分成五組,其中兩組各包括兩個並列的墳丘,分別修築在五個小山上,組成五個陵園。 墳丘築於山巔,以山為基,上築“陵台”,規模宏大。檯面平坦,呈南北長的二層台階式,底邊長181—340米,寬85—216米,四周經夯打加固。上部封土在台中部,底邊長43—66米,寬30—47米,殘高3—15米。各“陵台”東邊有東西向的大路,應即神道。路呈斜坡狀,寬61—78米,殘長85—286米,邊緣經夯築,非常堅固。陵區內還發現一些中小型墓,有的有封土,有的不顯封土,應屬陪葬墓。 三號陵陵後有兩座陪葬墓。排列成品字形,三墓之間尚有一些不顯封土的小墓。四周原有圍牆,地下尚存夯土牆基,平面近方形,每邊長約500米。其中西北的一座墓封土較小,上面散佈有許多瓦片,早年似有木構建築。 1978年經過發掘。墓室東西兩面有墓道,平面呈中字形。內有二重槨,外槨為石砌,內槨為木構。棺已不存,僅有紅、黑兩色的漆皮。西墓道有殉葬坑,內埋兩個殉葬人,東墓道有車馬坑,內殉兩匹馬。墓內幾經盜掘,隨葬品一無所存。從規模、殉人等分析,墓主人身份較高。 陵區中的五個陵園,恰好與史書上沒有記載葬地的五王(敬侯、成侯、惠文王、孝成王和悼襄王)相符,可能是他們的陵墓。其中兩座陵園中有兩個並列的墳丘,有可能是夫妻異穴合葬,也有可能是後世個別文獻記載葬於常山和靈邱的肅侯與武靈王的陵墓。 魏國是戰國時期七雄之一。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2年)遷都大樑(今河南省開封市),歷六王,至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根據考古發現,魏王墓分佈在黃河以北的河南輝縣、汲縣一帶。 1950—1951年在河南輝縣城東三公里的固圍村,發掘了三座魏王及夫人墓。三座墓東西並列坐落在一片高地上,高地利用天然丘崗整修而成,東、北、南三面為斷崖,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35米,高兩米多,四邊經版築。另外高地南面0.5公里處有一座大墓,規模與此相當,西南一公里也有一座大墓。整個墓地的範圍或應更廣。 三座大墓居中者較大,兩側較小,形制相同,應屬魏國王室的異穴合葬墓。墓葬建造雖有先後,但佈局規整,當是事前經過規劃的。 墓室南北兩端有墓道,平面呈中字形,通長達150米以上,深15米以上。墓室平面長方形,底部平鋪多層巨石,上面用枋木壘砌槨室。槨室底部用單層枋木鋪排,四壁用枋木疊壘,厚達一米,頂部蓋兩層木板。周圍用巨石砌牆,牆內填充細砂。槨室以上填土夯實,槨室內置棺、槨,空間填木炭。木槨也用枋木構成,四壁和上下的枋木搭接處以榫卯相連。槨外塗黑漆、裡面塗紅漆。 1號墓南墓道前端發現放置兩輛馬車的木室。 墓室上原建有瓦頂享堂類建築,基址略大於墓壙。中間一座為七開間,基址方形,包括散水在內每邊長27.5米。兩側的享堂較小,大概都是五開間。 這些墓早年都已被盜,仍出土了較多的隨葬品。有仿銅陶列鼎九件,還有錯金銀馬頭形車轅飾,由五塊白玉和兩個鎏金獸頭構成的大玉璜,包金鑲銀帶鉤和多件用固體還原法冶煉成的多種鐵器。此外被盜賣到國外去的漆棺殘片、夾紵〔zhu注〕大鑒、黃金飾物等據說即是2號墓出土的。 中山屬白狄別種,春秋時稱鮮虞。公元前5世紀初始稱中山。公元前407年被晉所滅,至公元前388年復國並遷都靈壽,前296年又被趙國所滅。其間80餘年共歷五王,後二王一個死在齊國,一個被趙滅後送回老家膚施(今陝西延安),前三王的陵墓大概都在靈壽。 墓葬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城北約10公里、古靈壽城址的內外。墓地分為兩處,一處在城西二公里的西靈山下。兩座大墓東西並列,西側1號墓已發掘,為中山王墓,年代約當公元前310年左右。另一處在城內西北部,地處東靈山下,由南向北排列三座大墓。南端6號墓已發掘,也是一座王墓。兩座王陵上部都有夯築的高大墳丘。附近有車馬坑和陪葬墓等。 已發掘的1號和6號墓結構基本相同,墳丘上原有享堂類建築。 1號墓墳丘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92米,高約7.5米,呈三層台階狀。上部建築基址可複原為周繞迴廊、上覆瓦頂的三層臺榭式建築。墓南北有墓道,平面呈中字形,全長110米。墓室為長方形,南北長14.9米。槨壁石砌,葬具為四層套棺。槨室兩側有放置隨葬品的東、西庫。大墓以北兩側有陪葬墓,南面兩側各有一座車馬坑,西側有一座船坑。 1號墓出土的陵園兆域銅版上用金銀鑲嵌出中山王陵園的規劃圖。圖上詳註陵園各部位的尺度。圖中長方形丘坪上整齊地排列五個享堂。居中為王堂,兩側為王后堂、哀後堂,兩端為夫人堂,大小分為兩個等級。丘坪之外繞以內宮牆和中宮牆。前側正中有門直達王堂,後部兩牆之間有四座方形的宮。圖上王堂標註的尺度與1號墓上建築址的尺度大體相符。這種以一個國君為中心的墓地佈局與魏王墓、趙王陵基本一致。圖上標註各墓所用的葬具大體分為三個等級。 兩墓雖經盜擾,仍出土隨葬品19000餘件,主要發現於槨室兩側的庫中,包括九鼎、四簋、編鐘、編磬等成套銅、陶禮器、樂器和大量用具、裝飾品。其中1號墓出土有長篇銘文的鼎、壺,記載了燕王噲禪位後引起內亂,中山乘機出兵伐燕奪得土地的事實,也反映了中山國的政治、文化狀況。金銀鑲嵌龍鳳形銅方案、十五連盞銅燈、銀首人俑銅燈和幾件錯金銀動物形器座(神獸、牛、犀、虎、鹿等)製作精巧,造型逼真,藝術價值極高。 據文獻記載,東周時期的曾國在今山東嶧縣和河南睢縣兩地,隨國在江漢地區。但江漢地區多次出土曾國銅器而未見隨國銅器。 1978年和1981年在湖北隨州市西郊發現並發掘了兩座戰國時期曾侯國君的墓葬,其中1號墓主人為曾侯乙,引起人們對曾、隨問題的關注。大部分學者認為曾即史籍上的隨,是東周時期的一個小國,位於漢水下游以東一帶。該墓保存完好,出土遺物豐富,年代稍晚於公元前433年,是研究東周時期江南地區葬制的重要實物資料。 墓地原是一個圓形大土坡,名叫“東團坡”,據推測原先應有較大的墳丘。墓室開鑿在丘陵的岩石中,形狀不規整,面積220平方米,深約13米,無墓道。底部置木槨,周圍填木炭,總計約12萬斤,木炭上鋪青膏泥,再上為經過夯打的填土。 槨室和墓室形狀相同,分為東、西、北、中四室,由171根方木壘成,高三米以上,共用木料約380立方米。各室均為長方形,隔板下部有方形小洞相通。這種將槨室用隔板間隔出多室的結構是當時楚地大中型墓的普遍形式。二重木棺放置在東室,製作相當考究。外棺用青銅柱構成框架,其間嵌木板,四周有銅紐。棺內外髹漆,外繪彩色花紋及神獸、武士。隨葬品置於北室和中室。東室和西室放置陪葬棺,21個陪葬人均為青少年女子。 此墓共出土隨葬品10000多件。在各種青銅禮器中有“升鼎”九件,簋八件。還有全套編鐘、編磬,鐘64件(加上楚王所贈的一件鎛〔bo駁〕鐘共65件)、磬32件,較好地保持著原來的懸掛狀況,顯示了諸侯行禮作樂的場面。編鐘的音階結構與現在國際通用的C大調七聲音階同一音列,中心部分12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其他各種樂器品類眾多,有些是失傳多年的古樂器。所出的尊盤造型精巧、結構複雜,其透空附件部分是用失蠟法鑄造的,反映出早在先秦時期我國青銅鑄造已達到相當高超的水平。曾侯乙僅是當時一個地位不高、疆域甚小的侯國君主,其隨葬品竟如此華貴、齊備,充分反映了當時上層貴族生活奢靡、禮制僭越的歷史事實。 2號墓在1號墓西約100米處,規模較小,年代約為戰國中期,隨葬品2700餘件,也使用九鼎八簋,並有成套編鐘、編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