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第9章 第四章古代養生學

中國古代醫藥衛生 魏子孝 2674 2018-03-20
雖然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一些對養護身體有益的措施,但養生活動上升為有理論指導的養生學,一般還是認為形成於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由於古代知識分子一向有“治身與治國,一理之術”的思想,所以各學派都重視養生之道,並見仁見智各有發揮,但貢獻較大的要數道家和儒家。 道家學派(即老莊學派)的思想是崇尚自然,歸真返樸,清靜無為。而崇尚老子的道教以“成仙不死”為修煉目的。因此依托道家的著作,涉及養生內容最多,也最有影響。可以說我國的養生學理論自它而起,而後世對養生學的種種誤解也是由它而生,這是因為人們往往把老莊學派、方士、道教視為一體的緣故。 《老子》一書為道家學派的經典。老子主張恬淡無為,不以人滅天,不以身殉物,即完全順應自然。在養生方面不言藥,不言仙,惟清虛靜泰,少私寡欲,也就是對社會上的一切福、禍、得、失處之漠然,不被外物擾亂心志,以達到養神保精的目的。他反對厚養其身,認為過度的物質享受會招致災禍。他的弟子文子曾概括說:“太上養神,其次養形。神清意平,百節皆寧,養生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胃,閉嗜欲,養生之末也。”(《藝文類聚·方術部》)強調了養生最重要的是養神,其次才談得上養護軀體。戰國時道家另一個代表人物莊子對“養神”與“全形”的關係又有發揮:“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己則勞,勞則竭。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莊子·刻意》)他用水比喻養神、全形之道,全形應忌過勞、耗精,應動中有靜;養神如望水之清,水無雜質才清,但若不流動也不會清澈,所以應靜中有動。老莊的攝生理論對當時及後世都有重要影響,這些在稍後問世的醫學經典《內經》中表現得很充分,其中有些章節就是老莊養生說的總結:“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意思是說遵守養生之道,就能保全神與形不受危害。老莊學派論養生注意到了順應自然變化,當然這種安身處世的態度是消極的。如果說老莊養生說還能被醫學所容納,那麼後來出現的,也標榜為老莊信徒的方士,以及東漢形成的道教,則常常把養生之道引入了歧途。

自戰國末期,社會上出現了一批方士,專講成仙、不死之術。這種異想天開顯然是違背客觀規律的,但對於既貴且富的封建統治者來說,“長生不死”太誘人了,所以即使是雄才大略的秦皇、漢武也未免受其愚弄。由於上行下效,成仙不死之術對養生學發展的干擾是很嚴重的,特別是“煉丹術”,認為用汞、鉛、金等金屬、礦物煉製的所謂金丹,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真是害人匪淺!稍後,士大夫階層希冀強壯、延壽,而競相服食“寒石散”。 “服食”,其實與煉丹延壽之術同出一轍,這種風氣盛於魏晉,綿延至唐、宋而不衰。由於所服丹石都是燥烈有毒之物,歷代因此貽患、喪生者不計其數,有人考證僅唐代就有六個皇帝因服丹而致不壽,所以歷來服丹石之舉不斷地遭到有識之士的抨擊,尤其是醫家深諳其理,對此深惡痛絕,力陳其害。唐代醫家孫思邈就曾警告世人:“寧食野葛,不服五石(即寒食散,又稱寒石散)”、“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逐漸取代煉丹術的是興於宋代的“內丹”修煉,雖然都稱作“丹”,卻與所煉之丹有本質的不同。自此煉丹服石稱為“外丹”。 “內丹”可以說是道教對養生學的貢獻,它是藉用燒煉外丹的術語,研究呼吸吐納,修煉自身精、氣、神的方法。其實也就是流傳至今的健身氣功的前身。所以它在養生學的發展中是有積極意義的。道教有關“內丹”的典籍很多,其中有些內容過於神秘,也有的內容較為荒誕,但畢竟大部分內容對養生來說是有價值的。而且這種學說以精、氣、神為核心,在實踐中也確能起到祛病延年的效果,所以它能被醫學家所接受,甚至有些典籍對中醫學理論的研究還有著促進作用。歷史上儒、道、釋三教都重視“修身養性”,但因道教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吸取儒、釋(佛教)兩教的教義,漸漸形成了“教雖三分,道乃歸一”的局面,因此在養生學上道教的影響最大,這就是我們一提起修煉、養生、氣功等詞句,常常是首先與道士聯繫起來的原因。

對養生學有重要影響的另一個學派是儒家。由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所以也很重視養生。儒家重視“禮”,禮是指周朝的奴隸制政治思想制度。儒家主張“復禮”是針對春秋時“禮崩樂壞”、奴隸制崩潰的社會趨勢的。拋開它的政治目的,我們來看一下注重禮儀在養生上起到了什麼效果。儒門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把“禮”作為一切行為的準則,他們認為思想、行為以至飲食、起居符合禮儀則治;不符合禮儀則亂。儒家也和道家一樣,主張清心寡欲。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說:“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在飲食衛生上,儒家最為講究。周官制設有“食醫”,專門掌管飲食調配,孔子也曾提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門弟子也很重視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孔子教授學生不只有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還有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其中樂是音樂;射和禦是有戰備實用的健身運動。清代學者顏元說:“孔門司行禮、樂、射、御之學,健人筋骨,和人氣血,調人性情。”正是看到了儒家體育養生的效果。同時儒家還主張勞逸有度,認為過勞和過逸都會致病。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不言仙,孔子不言神怪,這種唯物的看法是一致的,在養生學上的意義是,他們都提示人們自主地對待養生之道。宋代以後儒家兼容釋、道之理,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學派——理學。理學又稱為道學,以闡述義理兼談性命為旨,其影響又不專在養生。自元至清理學對醫學理論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釋教即佛教,東漢時始傳入我國。釋教與道教的區別是,它不以“神仙不老”為然,而重視精神超脫。佛教在我國形成很多宗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完全中國化了的“禪宗”,或者說是儒學味很濃的“禪宗”。 “禪宗”所謂修禪要求“具五緣”:持戒清靜、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 “呵五欲”:色、聲、香、味、觸。 “棄五蓋”:貪欲、瞋恚〔chenhui嗔會〕、睡眠、掉悔、疑。 “調五事”:調食、調眠、調身、調息、調心。 “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禪宗集體定居深山,遠離世俗,自食其力,將生活勞作都視為修禪的功課,甚至有的禪院清規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則。無疑,這些成規與生活方式在客觀上對延年益壽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釋家禪修的功法獨樹一幟,流傳後世,對養生氣功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