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小說史話

第13章 第三節水滸傳

中國古代小說史話 张国风 6795 2018-03-20
北宋末年,爆發了宋江等人的農民起義。宋江起義失敗以後,他們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帶有明顯的反抗意識和傳奇色彩。宋、元之際,這些故事開始引起一些文人的興趣和注意。南宋羅燁的《醉翁談錄》中有《青面獸》、《武行者》、《花和尚》等名目。宋末龔開作《宋江三十六人讚》,完整地記錄了宋江起義隊伍中36個首領的姓名和綽號。水滸故事成為藝人們講述、演唱的重要題材。宋、元講史話本《梁山泊聚義本末》(保存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是今天所能見到的、成書前最完整的水滸故事。這篇話本的內容和結構,已經初具的輪廓。元代的雜劇中也有很多的水滸戲。這些水滸戲說梁山泊“義氣仁風播四海”,認為“梁山泊多忠義”,歌頌梁山好漢“為民除害”、“拔刀相助”。水滸故事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熱鬧,人物日趨生動,情節也愈來愈曲折和合理。元末明初之際,作家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艱苦的再創造,寫成一書。關於的寫定者,有三種說法:施耐庵作,羅貫中作,施、羅合作。一般的說法是施耐庵作。

和經歷了相似的成書過程。可是,將和相比,的歷史真實性是十分稀薄的。它的虛構成分所佔的比例,較之歷史小說要大得多。所謂108將,絕大多數是虛構,史書上也沒有提到宋江起義和梁山泊有什麼關係。的故事絕大部分來自民間傳說。

忠義水滸傳·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刻本
通過眾多好漢上樑山的形形色色的故事,揭示出“官逼民反”這樣一個偉大的主題。無賴高俅只是因為氣毬踢得好,竟做到太尉。他挾嫌報復禁軍教頭王進。他的義子高衙內看上了林沖的妻子,就設計陷害林沖,害得林沖家破人亡。地頭蛇鄭屠騙娶賣唱的女子,後來又將這女子拋棄,還要追討典身錢。惡霸西門慶勾搭賣炊餅的武大的妻子潘金蓮,將武大毒死,卻能逍遙法外。地主毛太公訛賴獵戶打死的一隻老虎,反將獵戶解珍、解寶投進監獄。腐敗的吏治不但把平民、而且把統治集團中的某些成員也逼上了造反的道路。令人信服地描述了身份、教養、經歷各不相同的人物如何通過千差萬別的道路匯進了同一條造反的洪流。關於梁山起義的性質,有人說是農民起義,有人說是無業遊民的武裝鬥爭。這一問題的討論目前還沒有充分地展開和深入,還沒有公認的結論。

梁山好漢之中,林沖性格的轉變寫得最為出色。林沖本是80萬禁軍的教頭。一身武藝、受人敬重。妻子溫柔美麗、家庭和睦、生活優裕安寧。誰知大禍從天而降。他陪妻子進廟燒香,中途出去看魯智深練武的時候,高衙內卻在廟裡調戲他的妻子。作者有意選擇這一時刻來刻劃英雄的怯懦。 “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手軟了。”妻子受人調戲這樣的奇恥大辱,林沖這樣一條好漢卻輕輕放過,不了了之。這是什麼原因呢?林沖對魯智深的一番話,解釋得清清楚楚:“原本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這就一下子寫到了林沖的靈魂深處,他要保住現有的地位,不願意就此和統治者決裂。林沖一忍再忍、委曲求全。甚至在吃了冤枉官司、刺配滄州以後,他仍然忍氣吞聲,盼望有朝一日“掙扎得回來”。可是,高俅一夥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們並沒有因為林沖的忍讓而變得善良起來。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步步緊逼,最後火燒草料場,非置林沖於死地不可。林沖在廟門裡聽見了廟門外陸謙、富安和差撥一番得意的對話,明白了他們全部的陰謀詭計,這才徹底拋棄對統治者的幻想,他那鬱積於胸的反抗精神像火山一樣地爆發出來。林沖經過艱苦的思想鬥爭,克服了思想性格上的弱點以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由一個“溫良恭儉讓”的禁軍教頭一變而為一個叱吒風雲的義軍骨幹。林沖的故事直接通向的主題。林沖的形象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像林沖這樣一個尊重封建秩序、恪守封建法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這樣一個安分守己、不敢有半點非分之想的人,最後也不得不走向造反者的隊伍,這就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了封建社會的腐敗和黑暗。

魯智深是林沖的好朋友,最後也上了梁山,可魯智深的道路又不同於林沖。魯智深是一個行伍出身的下級軍官。魯莽而勇猛,見義勇為,好打不平。他嫉惡如仇,三拳就打死了鎮關西,為地方除了一害。他把小霸王周通狠狠地教訓了一通,保護了劉太公的女兒。他大鬧野豬林,為的是冤屈的朋友林沖。若不是林沖的攔阻,那野豬林就是董超、薛霸的葬身之地。他“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一直護送林沖到了滄州。魯智深無家無業、無親無故,沒有一點牽掛,很少顧及自己的利害得失。難怪清人金聖嘆在的回評中感嘆說:“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他胸懷磊落,心直口快,對生活中的不平之事特別敏感。魯智深的叛逆意識十分強烈。對於朝廷,他沒有一點好感。對於法律,他不存半點幻想。他打死了鄭屠,不像武松那樣去縣里自首,而是揚長而去,一走了事。他遇到林沖時,已經淪為一無所有的流浪漢。他對林沖說:“你卻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禪杖了去。”魯智深也有粗中有細的時候,眼看鄭屠就要嚥氣,他尋思:“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洒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於是他“拔步便走,回頭指著鄭屠戶道:'你詐死,洒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魯智深的上山不是現實壓迫他的結果,而是他積極反抗現實的結果。

武鬆的豪爽勇猛,與魯智深相似;可武鬆的精細之處,又非魯智深可及。武鬆的思想氣質也與軍官出身的魯智深不同。武松是在市民中長大的,他的身上帶著更加濃郁的市井氣息。武鬆自小闖蕩江湖,見多識廣,眼疾手快。是個孤膽英雄。十字坡的蒙汗藥,被他冷眼睃破。快活林的蔣門神,讓他打得落花流水。飛雲浦上,他把兩個公差,外加蔣門神的兩個徒弟,統統送上西天。人家要算他,反被他算了。武鬆有心計,行事仔細。凡大事,前前後後算計好了,就果斷地去做。知縣收了西門慶的賄賂,替西門慶說話,武松告狀沒有告準。可武松沒有當場發作,他心裡自有主意。武松悄悄地買好紙張筆墨,以及祭奠的一應用品,密鑼緊鼓地進行準備。一切就緒以後,他把左鄰右舍請來,前後大門由土兵把守,不准自由出入。接著是向大家說明主意,審問潘金蓮和王婆,得到了潘金蓮謀殺親夫的口供,記錄下來,殺了潘金蓮。然後又去找西門慶算賬,將西門慶殺死。回來用仇人的頭祭奠哥哥的亡靈。最後去縣里自首。一切都按武鬆的預計有條不紊地實現了。

武鬆的個人意識十分強烈。時時處處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店小二好心勸他少喝兩碗,勸他留宿,避開老虎出沒活動的時間,他卻以為人家是別有用心。上岡以後,看到廟門上貼的印信榜文,他才知道真的有虎。這時候他想回去,又怕店家恥笑。於是,他抱著僥倖之心硬著頭皮上岡。老虎突然來了,他十分吃驚,從青石上一下子翻下來。一根棒使勁地掃過去,竟會打在枯樹上,斷成兩截。可見武松當時也有點慌張。但武松畢竟是英雄,他終於鎮靜下來,一頓拳腳,生生地把一隻吊睛白額的大老虎打死了。打虎的這一段英雄業績,武松是經常掛在嘴邊的。施恩怕他喝酒喝多了打不過蔣門神,武松卻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沒本事,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若不是酒醉後了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隻大蟲?那時節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武松把蔣門神打得“臉青嘴腫”,還一邊教訓他:“休言你這廝鳥蠢漢!景陽岡上那隻大蟲,也只三拳兩腳,我兀自打死了。”武松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便是“武鬆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武松當了囚徒,差撥沒有得到武鬆的“人情”,便來教訓武松,誰知武松當面頂撞他:“你倒來發話,指望老爺送人情與你,半文也沒。我精拳頭有一雙相送!金銀有些,留了自買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沒地裡倒把我發回陽谷縣去不成!”管營要打他的殺威棒,他說:“都不要你眾人鬧動,要打便打,也不要兜拕。我若是躲閃一棒的,不是好漢,從先打過的都不算,重新再打起。我若叫一聲,也不是好男子”,“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兒,打我不快活”。全是硬漢子的口氣,平生不受一點窩囊氣。他殺了張都監一家,殺了同時在場的張團練、蔣門神。偏要從死屍上割下一片衣襟來,蘸了血,在白粉壁上寫下八個大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武鬆的個人恩怨觀念極重。知縣抬舉他做了個都頭,讓他把自己搜刮來的金銀押去東京送禮,“謀個升轉”。武鬆一口答應:“小人得蒙恩相抬舉,安敢推故?”施恩事事照應武松,免了武鬆的殺威棒,好酒好菜照顧他,他就替施恩去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的買賣。張都監收他為“心腹”,給他賞賜,提拔他,還要把養娘玉蘭嫁給他,幫助他成家立業。武松感激涕零,完全喪失了警惕。他跪下稱謝:“小人是個牢城營內囚徒,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當以執鞭隨蹬,伏侍恩相。”後來發覺是上當,這才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落草當了“強盜”。武松原先承認封建的法律和秩序。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他就去縣里自首。他知道,為兄長復仇,殺“淫夫淫婦”,會得到法律的寬容和同情。可是,後來他殺了都監、團練,殺了都監的家小,殺了公差,他就索性一走了事了。這時候他已經沒有退路。作者濃墨重彩寫了這麼一位出身市井的英雄。寫得性格飽滿、真實可信。武鬆成為民間十分喜愛和敬仰的英雄。

楊志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年輕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製使官”。只為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赴任,便將些金銀財物,“買上告下”,圖謀差使。誰知高太尉看了文書,雷霆大怒,一筆批倒文書,將楊志趕出殿帥府。楊志一心求取功名,要憑本事博個封妻蔭子,以光宗耀祖。王倫勸他落草,他思量“王倫勸俺,也見得是。只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玷污了”。楊志的出身與經歷,既不同於林沖,更不同於魯智深和武松。在楊志的身上,對統治者有更多的幻想,又有更加強烈的功名慾望。可是,命運是好捉弄人的。賣寶刀偏偏遇上潑皮牛二,他居然一時性氣,殺了這個京師著名的無賴。於是,不但官職無望,反而鋃鐺入獄,飽嚐鐵窗風味。誰知梁中書看中他的一身武藝,破格錄用,楊志的富貴夢眼看就要實現。又不料黃泥岡上,落入智多星精心設計的圈套,“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廝覷,都軟倒了”,眼睜睜看著吳用、晁蓋等人將生辰綱裝上車子,揚長而去。處事精細、工於心計的楊志畢竟不是智多星的對手,更何況梁中書派來的老都管,名為協助,實為監督,事事掣肘,更是促成了楊志的受騙上當。經過這番遭遇,楊誌已經沒有退路,終於走上造反的道路。

的思想傾向存在著明顯的矛盾:一面大寫水滸英雄的反抗,寫得令人同情、讚歎;一面大寫招安,寫他們招安以後,又去打方臘。出現這種矛盾並不奇怪。統治者對人民的反抗歷來就有“剿”和“撫”的兩手。一硬一軟,各有各的用處。農民和市民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可能產生從根本上否定皇權的思想。只反貪官、不反皇帝,這是時代加給的局限。我們不能用今天的標準去苛求古人。確實寫了招安,而且寫了宋江去打方臘,可是,書中把招安的結局寫得很慘,108將死的死、傷的傷,七零八落。這種描寫的本身就構成了對招安的否定。給人的整體感受是:亂自上作、官逼民反。讀者可以從書中有關高俅、蔡京等人的描寫中體會到作者對於重用奸臣的皇帝的批評。儘管這種批評還不夠尖銳,也缺乏力度,可這種批評還是可以明顯地感覺得到。從的社會效果來看,它是為造反者唱讚歌,替反抗黑暗者鼓勁壯膽的。之所以被統治者定為“誨盜”之作,列為禁書之首,其原因也就在這裡。中關於招安的描寫和宋、元時期的時代背景有關。當時民族危機十分嚴重,人民目睹朝廷的軟弱,希望招安宋江這樣有才幹的強盜去抵禦外敵。於是,小說中招安以後便有了征遼的故事。明人鍾惺在其序中寫道:“嘻!世無李逵、吳用,令哈赤猖獗遼東!每誦秋風,思猛士,為之狂呼叫絕。安得張、韓、岳、劉五六輩,掃清遼、蜀妖氛,翦滅此而後朝食也。”鍾惺由明季的外患而歎息“世無李逵、吳用”,正說明了的招安具有招撫強盜以抵禦外敵的涵義。

內在的思想矛盾集中體現在宋江的身上。宋江出身財主、供職衙門。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他身為押司、好行方便。仗義疏財、平等待人,“上下愛敬,滿縣人沒一個不讓他”。他廣結豪傑、不甘寂寞,具有很大的政治抱負。他同情民生疾苦、甚至同情和庇護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的行為,可是他自己卻不想投身進去。儘管宋江和晁蓋等人交往不淺,但是他卻長期地猶豫觀望、不願落草。後來無可奈何上了梁山,也還不想終生為盜。李贄的《忠義水滸傳序》說宋江“身居水滸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國”,是符合宋江的思想實際的。梁山弟兄的悲劇,宋江要負主要責任。與此同時,宋江能適應當時的形勢,提出“替天行道”這樣一個富有號召力的政治口號和行動綱領。他把四方八域、三教九流的造反者團結在一起,擰成一股繩。招安以前梁山事業的興旺發達宋江有很大的功勞。人物思想的矛盾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

文學是人學,小說更是直接地通過形形色色的故事來描寫人物的藝術。繼承了話本小說的優秀傳統而又有所發展。它把傳奇性和真實性、情節描寫和刻劃人物在很高的層次上統一起來。這種統一體現了中國古代小說由英雄傳奇向人情小說躍進的歷史趨勢。 的藝術成就,傳奇性和真實性的統一集中體現在人物性格的刻畫上。前人稱讚“《水滸》所敘,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前人還指出,“文字妙絕千古,全在同而不同處有辨,如魯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劉唐等眾人,都是急性的,渠形容刻畫來各有派頭,各有光景,各有家數,各有身分,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讀者自有分辨,不必見其姓名,一睹事實就知某人某人也”。不但寫出了人物的性格,而且寫出了人物性格所賴以產生的社會環境,從而使人物能體現出豐富的社會意義來。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主要通過圍繞著他的眾多輔助人物,尤其是通過他與輔助人物之間的關係來體現。而恰恰在這一點上取得很大的成功。它不但把很多英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而且把與其有關的輔助人物也寫得十分真實生動。例如,小說圍繞重要人物林沖,就安排了一系列的輔助人物,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前人就十分欣賞這些輔助人物的刻劃,明人葉晝就說:“若管營、若差撥、若董超、若薛霸、若富安、若陸謙,情狀逼真,笑語欲活。”小說正是通過高俅、陸謙、差撥等人物的描寫,揭示出了當時整個國家機器那種不可救藥的腐敗。這種腐敗的吏治正是林沖所生活的環境,是他的性格由怯懦忍耐走向激烈反抗的客觀依據,也是全書“逼上樑山”主題的客觀依據。離開了這些人物的描寫,或是這些人物寫得不成功,都會影響林沖形象的塑造,並進一步削弱主題的深度和力度,林沖性格及其轉變的社會意義也就不能充分地體現出來。眾多的輔助人物本身組成了一個廣闊的社會,對當時的社會矛盾作了集中的概括,揭露和批判得非常深刻。這種安排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的深刻認識,寄託著作者鮮明的愛憎。

的語言歷來為人所稱道。從話本發展而來,又不像有一部《三國志》作參考。它的語言以口語為基礎,又經過說話人的加工提煉。簡潔傳神,沒有冗長板滯的毛病。的人物語言達到了個性化的高度。由人物的語言可以看出人物的教養、身份、性格和當時的心理。同是豪爽,魯智深、武松和李逵三人就不同。魯智深豪爽中自有軍官的身分。李忠說賣了膏藥、討了錢,再同魯智深去喝酒。魯智深卻不客氣地對李忠說:“誰耐煩等你?去便同去。”鄭屠讓刀手給魯智深切肉,魯智深卻說:“不要那等腌臢廝們動手,你自與我切。”鄭屠問他切肥的干什麼,他睜著眼睛頂撞鄭屠:“相公鈞旨,分付洒家,誰敢問他?”同是嫉惡如仇,身為軍官的魯智深與身為牢子的李逵就顯出了身份教養的差異。武鬆的豪爽中自有一種闖蕩江湖的精明,一種英雄的自負自信。去東京以前,他當著武大的面對潘金蓮說:“嫂嫂是個精細的人,不必用武鬆多說。我哥哥為人質樸,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壯不如裡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甚麼?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這番話字字有刺、句句扎人,事實上是對潘金蓮的警告,可又不失小叔的身份。這種話軟中帶硬,魯智深講不了,李逵更講不了。李逵的豪爽中夾帶著魯莽和憨氣,再加上他那驚人的坦率。他第一次見到宋江時,稱宋江“黑漢子”、“黑宋江”。等到宋江自我介紹說:“我正是山東黑宋江”時,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爺,你何不早說些個,也教鐵牛喜歡。”撲翻身軀就拜。真是快人快語,沒有一點偽飾。 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白話長篇小說,是英雄傳奇的卓越代表。它的巨大容量、深刻主題、性格的生動描寫、語言的富有表現力,都足以使之成為我國古代小說史上的一座輝煌的里程碑。然而,在小說史上的意義不限於此。雖為英雄傳奇的代表之作,但小說中對於眾多的市井人物的成功刻畫,對於世態人情的如實描繪,使這部英雄傳奇的頂峰之作又預示了古典小說由英雄傳奇向世情小說躍進的趨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