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小說史話

第12章 第二節三國演義

中國古代小說史話 张国风 5675 2018-03-20
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國故事已經在民間廣泛地流傳。當時的筆記小說,例如裴啟所著的《語林》、劉義慶的,已經記錄了一些三國人物的軼聞。南朝劉宋時,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徵引了漢末和三國以來的大量史料,這些史料為後來三國故事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隋唐時,三國故事通過詩歌和雜戲等形式,更加深入民間和宮廷。北宋的時候,三國故事已經成為民間藝人講述、演唱的重要題材。至遲在這時,已經形成了尊劉貶曹的傾向。元雜劇中有大量的三國戲。在元雜劇700多種劇目中,三國戲的劇目就有近60種。著名的元雜劇作家,如關漢卿、王實甫、高文秀、武漢臣等,都創作過有影響的三國戲。元代還留下了一部講說三國故事的長篇話本——《三國志平話》。 《三國志平話》具有濃厚的民間文學色彩。擁劉反曹的傾向十分鮮明。這部長篇話本為的總體結構、人物塑造提供了藍本。三國故事通過各種通俗文藝的醞釀,同時藉鑑有關的史料,虛構的成分愈來愈重,人物形象越來越生動。元明之際,羅貫中在長期的群眾創作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終於寫成了長篇歷史小說。這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史小說,也是我國古代小說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山西太原。傳說他曾經參加反元鬥爭,入吳王張士誠幕。明朝建立後,羅貫中即離開政治,全力於小說戲曲的創作。今存署名由他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兩朝志傳》、《三遂平妖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又《百川書志》卷六著錄一百卷,題“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天都外臣敘本和袁無涯刊本則並署施耐庵和羅貫中之名。根據這些情況,可以認為羅貫中有可能參與了的成書工作。

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成書過程,中間經歷了難以計數的無名氏的修改、補充和潤飾。成書的關鍵時期是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宋、元時期。的文字素材主要來自陳壽的《三國志》。史書中強烈的儒家史學觀念、倫理觀念也必然會滲透到小說中來。三國故事長期在民間流傳,三國戲的觀眾也主要是民眾。這些故事和戲劇經受了人民的評判,從民眾的語言、想像和生活經驗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他們的愛憎。作為歷史小說,尊重基本的歷史事實,但小說中的精彩部分,往往是虛構想像的部分。例如,史書上關於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事,記載極為簡略。而小說作者卻敷衍出劉備三顧茅廬的大段漂亮文字。再如,史書上涉及關羽的材料很少,可是,小說中卻描繪出“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中的這些精彩篇章大多具有民間傳說的深厚基礎。


全像三國志演義·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校刻本
漫長的成書過程,它的素材來源的無比龐雜,直接導致了思想傾向的複雜性。如前所述,羅貫中編撰的時候,他所面臨的材料是極為龐雜的。有正史、有野史、有民間的傳說、有元雜劇中的三國戲、有歷代文人吟詠三國人物故事的詩文辭賦,有涉及三國的志怪、志人小說、有三國人物留下的詩文。 《三國志》有裴松之的注,裴注引書200多種。這些材料從魏晉至宋元,跨越了歷史時空,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地位、不同教養的無數作者與讀者的愛憎褒貶。龐雜的材料帶著各自的思想傾向一舉湧進,羅貫中很難將它們一一改造成思想傾向完全一致的描寫。這就使的思想傾向變得相當複雜。 平心而論,還是有傾向的,這就是“擁劉反曹”。這種傾向突出體現在那些來自民間傳說的描寫中,也表現在那些貶曹傾向明顯的野史所提供的描寫中。例如,《曹瞞傳》對曹操多有揭露和譏諷,中採自《曹瞞傳》的描寫便自然地帶有貶曹的傾向。羅貫中在吸收各種材料的時候,注意減少材料與材料之間的矛盾,儘管這種工作做得不夠細緻,但是,從整體上看,中的多數描寫,至少是赤壁之戰以後,在擁劉反曹的傾向下,取得了大致的協調和統一。劉備、諸葛亮的一方,直接間接反映了民眾對仁君和仁政的嚮往;曹操一方的描寫,反映了民眾對奸臣、權臣的憎惡。赤壁之戰以前,曹操的對立面是董卓、袁紹,作者更多地寫他“能臣”的一面。赤壁之戰以後,劉備集團與曹魏集團的對立成為小說描寫的主線,作者更多地寫曹操“奸雄”的一面。 “擁劉反曹”的傾向才漸趨明顯。

的戰爭描寫極為出色。三國時的兼併戰爭,頭緒紛繁、錯綜複雜。作者選擇劉備和曹操兩個主要的對立面來組織材料,讓孫權集團來作魏、蜀鬥爭的陪襯。在寫法上,繼承了《左傳》和《史記》描寫戰爭的傳統手法。作者把戰爭看成綜合性的社會現象,不把它看成單純的軍事對抗。不單純追求戰爭的緊張熱鬧,而是以人物為中心,結合人物的個性來寫戰爭,突出人的作用,突出導致戰爭勝負的原因。重點寫“運籌帷幄之中”,而不是寫“決胜千里之外”。中寫了很多戰役,其中有關赤壁之戰的描寫,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這是一次孫權和劉備兩個集團聯合起來、共同抵禦曹操的戰役。雙方力量相差懸殊。戰役的結果是聯軍勝利了,弱的戰勝了強的。作者詳細地描寫了優勢與劣勢、主動與被動、強者與弱者之間互相轉化的全過程。諸葛亮的方針是首先建立和鞏固聯軍內部的團結。他舌戰群儒,陳述和戰利害,穩住東吳集團,促成了孫權北拒曹操的決心。周瑜利用水軍的優勢,一再地挫傷曹軍的銳氣。當曹操的全部注意力被吸引到“水”的問題上以後,周瑜和諸葛亮卻為曹軍準備好了“火”的陷阱。水軍首領蔡瑁、張允的被離間乃至被殺,黃蓋的詐降,龐統的連環計,使火攻的條件逐漸成熟。連續八回的巨大篇幅來寫這樣一次戰役,最後寫到決戰的文字卻只佔很小的比例。讀者通過前面的描寫,已經得出曹軍必敗的結論。所以到火燒赤壁,確實不必多費筆墨了。赤壁之戰中穿插了周瑜和諸葛亮的鬥智,反映了聯軍內部孫權、劉備之間的矛盾。通過聯軍內部矛盾的描寫,寫諸葛亮處處比周瑜棋高一著,給人以“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的感覺。赤壁之戰的描繪還採用了“動中有靜”的寫法,把刀光劍影的戰爭寫得有張有弛、鬆緊和諧。有曹孟德的“橫槊賦詩”、龐士元的“挑燈夜讀”。席不暇暖之時,偏有輕鬆去處、閒情逸致。忙裡偷閒的穿插,調節了小說的節奏,使情節不致於一味的緊張,使戰爭的描寫疏密有致,更顯出其曲折生動。

在描寫軍事政治鬥爭的同時,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曹操、諸葛亮、關羽三個人物的刻畫,尤為出色。 曹操一出場,就給人以復雜的印象。他少年時代就恣意放蕩,然而,他又不同於一般只知聲色犬馬的紈絝子弟。初入仕途,他就厲行法治,革除弊政,表現出一位未來的大政治家的魄力和才能。作者的同情無疑是在劉備、諸葛亮一邊,但是,作者並未因此而對曹操的形像作簡單化的處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二重形象。他時而奸詐到極點,時而坦率得驚人。奸詐時深不可測,坦率時猶如赤子。他有時隱而不露、城府深沉;有時卻感情外露,激烈奔放。他可以殘忍得令人髮指,也可以體貼入微、富有人情。他有剛愎自用、驕橫專制的一面,也有虛懷若谷、從善如流的一面。他今天睚眥必報、瞬息不容,明天又豁達大度,不咎既往,將天大的仇恨擱在一邊。他猜忌極深,不信任任何人,可有時候又推心置腹、無話不談。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又是無恥自私的庸人。他老謀深算、常打勝仗,可也時有丟盔卸甲、一敗塗地的情況。那即席吟唱的詩人和殺戮人民、發掘墳墓的梟雄,竟是同一個人。一系列尖銳對立的思想和性格,和諧自然、令人信服地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許攸和曹操的相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故友相逢於戎馬倥傯之際,無拘無束,熱烈親密,可是,曹操死活不願透露曹軍糧食將盡的底細。直到許攸出示曹操給荀彧〔yu玉〕的密信,曹操才不得不承認軍糧即將用盡的事實。曹操這種人物是東漢末年那個動盪時代的產物。唯有這種“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式的人物才能收拾混亂的政局。曹操一生戎馬,統一了半個中國。繼起的司馬氏父子統一了全國。而司馬氏父子正是曹操的影子。曹操那種“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處世哲學,同他的智慧、才乾和權術結合,便組成了文學史上剝削階級政治家的著名典型。曹操形象的複雜性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歷史上的曹操,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人物,正史對他的描述,不免有所諱飾,不能把一切不利於曹操的記載都看成是誣衊不實之辭。此其一。材料本身十分龐雜,它們對曹操的態度有種種不同,羅貫中兼收並蓄,折衷調和,統一素材思想傾向的工作做得不夠細緻。此其二。羅貫中有意識地要塑造一個能臣而奸雄的複雜形象。此其三。在曹操這一形象的描寫中,凝結著人民對統治者深刻而豐富的認識。

諸葛亮是一位賢相的典型。小說的第三十七回諸葛亮才出場。他一出場,就使局勢頓時改觀,起到了扭轉乾坤、力挽狂瀾的作用。他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取漢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智收姜維,處處表現出他的高瞻遠矚、足智多謀、指揮若定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的胸襟識度。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忠心耿耿地執行既定的方針。他嘔心瀝血地指揮了每一次戰役。他嚴以律己、忠貞不貳。他是劉備集團實際上的靈魂。他的決策關係著蜀漢的生死存亡。從全書來看,諸葛亮出山以後,才顯得那樣風吹雲動、精彩紛呈。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而言,諸葛亮在全書處於中心的位置。極而言之,書中一切與其有關的人物,包括曹操、孫權、劉備、徐庶、周瑜、司馬懿,都是諸葛亮的陪襯。諸葛亮在這種陪襯中自然地給人以“魔高一丈,道高十丈”的印象。諸葛亮洞察一切,可是他偏喜歡後發製人;諸葛亮功勳卓著,可是他並不咄咄逼人;諸葛亮智慧過人,但是他並不心高氣盛;諸葛亮料事如神,但他卻比任何人都小心謹慎。縱然是大軍壓境,他也依然是那麼從容鎮定。這就是諸葛亮的魅力。

的修訂者毛宗崗曾經說:“吾以為《三國》有三奇,可稱三絕:諸葛孔明一絕也,關雲長一絕也,曹操亦一絕也。”毛宗崗所謂的“三絕”係指諸葛亮的智絕、關羽的義絕、曹操的奸絕。毛宗崗對人物的理解自然不無可以商榷之處。可是,諸葛亮、關羽、曹操這三位人物,確是讓作者寫絕了。曹操、諸葛亮已如前所述,關羽則同樣是一位不朽的文學典型。他驍勇善戰、神武過人,為劉備集團的崛起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他義重如山,歷盡艱難,終不背叛。可是,他的“義”重在個人恩怨,有很大的局限性。華容道上,為了報答曹操的昔日之恩,他可以不顧大局,把曹操放跑。他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心胸狹隘、好聽奉承。終於因為他的意氣用事,破壞了吳、蜀聯盟,召來殺身之禍,造成嚴重損失。

“三絕”之外,張飛、魯肅、周瑜、孫權、趙雲、呂布、陳宮、黃忠等人物,也鮮明生動、令人難忘。 描寫人物,以激烈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為背景,採用粗線條的勾勒、誇張、對比、烘托,抓住人物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徵加以渲染。小說第五回的“溫酒斬華雄”是一個範例。對於關羽來說,這是他嶄露頭角的第一次戰鬥。可是,作者並沒有急於去寫關羽和華雄的交鋒,而是不慌不忙地寫華雄的驍勇,寫聯軍的將軍如何一個接一個地敗在華雄的手下。先是鮑忠“關下搦戰”,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接著是華雄夜襲孫堅營寨,追得孫堅落荒而逃。孫堅的赤幘〔ze責〕落到華雄的手裡,部將祖茂被華雄“一刀砍於馬下”。華雄乘勝追擊,“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作者在這裡極寫華雄囂張的氣焰,把關羽出場前的氣氛寫得足足的。鮑信、祖茂之後,俞涉、潘鳳又步其後塵。各路諸侯面面相覷、束手無策。將華雄的驍勇寫足以後,作者方才安排主角關羽出戰。然而,作者不直接寫關羽和華雄如何交鋒,卻避實就虛,寫曹操敬關羽的一杯酒還沒有涼,關羽已經提了華雄的頭得勝歸來。這就用極簡省的筆墨寫出了關羽超群絕倫的武藝。華雄已斬而杯酒尚溫,關羽斬華雄的神速、輕而易舉已在不言之中。曹操敬酒和袁術怒斥關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一個是識英雄於草莽之中,表現出大政治家的氣魄;一個是小肚雞腸、一副勢利眼光,表現出沒落貴族的平庸自負。與此同時,聯軍內部的矛盾也已經初露端倪。這就使讀者對後來聯軍的分崩離析、乃至袁紹的覆滅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

小說第三十七回的“劉玄德三顧茅廬”是誇張、對比、烘托手法的又一個成功的例子。諸葛亮是作者胸中得意之人。他的出場,作者特別用心,寫得百步九折,所謂“千呼萬喚始出來”。三國之中,蜀漢的建立最為艱難曲折。得孔明以前,劉備東奔西走、寄人籬下,不成其為一支獨立的力量。他沒有根據地,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核心。劉備身邊人才寥落,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一班虎將,但文職如孫乾、糜竺等人,充其量也只是三流人才。這樣一個班子,根本不可能製定出有遠見的策略。在這一階段,劉備還遠沒有具備割據稱雄的條件。南陽得孔明、赤壁破曹操是劉備集團崛起的轉折點。作者正是從這樣的高度來看待諸葛亮的出山,所以他寫得那麼用心和耐心。作者先在第三十五回,藉水鏡先生之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虛寫諸葛亮的聲望。接著,又藉單福(即徐庶)之口來呼應水鏡先生對諸葛亮的讚譽。單福幫助劉備奇襲樊城,大敗曹仁。可是,單福和劉備分手時卻說,自己和諸葛亮相比,“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又說“若得此人,無異週得呂望,漢得張良也”。劉備聽了徐庶的話,就去登門拜訪。誰知事情遠非預想的那麼順利。 “一顧茅廬”的結果是領教了崔州平的一番迂腐言論。 “二顧茅廬”的結果是見到了諸葛亮的兩個朋友。儘管兩次拜訪都沒有結果,可劉備求賢若渴的心情、諸葛亮的聲望魅力,已經寫得筆酣墨飽。 “三顧茅廬”總算沒有白跑,可惜諸葛亮午睡未醒。作者以此對劉備禮賢下士的誠意作了最後一次考驗。諸葛亮不出則已,一出就成為舞台的主角。他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使讀者為之屏息凝神。他高臥隆中,足不出戶,對天下大勢卻瞭如指掌。他恰如其分地估計了敵、我、友三方的實力,分析了未來的形勢,為劉備製定了先奪荊州,後取川蜀的戰略方針。劉備後來基本上執行了這一戰略,贏得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充分證實了諸葛亮的遠見卓識。

是我國古代歷史小說的頂峰之作。後來的歷史演義,雖層出不窮,終未能超越所達到的高度。風格雄渾、想像豐富、長於誇飾渲染、善於描寫戰爭的長篇歷史小說,對後世的歷史小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