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戲曲

第22章 第二節清代的聲腔劇種

中國古代戲曲 周传家 2901 2018-03-20
清代戲曲舞台格外熱鬧紅火,花部諸腔薈萃,主要包括皮黃、梆子、弦索、民間歌舞戲、多聲腔劇種等五大系統,每個系統內又蘗〔nie聶〕生出許多劇種,或稱“××腔”,或叫“××調”,或曰“××戲”。一方水土一方音,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約有360多個劇種活躍在黃河上下,大江南北。除了上面提到的五大系統之外,還包括少數民族戲劇。八音繁會,五彩繽紛,構成世界上獨有的戲劇景觀。 五大系統是: 皮黃指西皮和二黃,主要包括京劇、漢劇、徽劇、陝南與鄂北的漢調二黃、湖南常德漢劇的北路(西皮)和南路(二黃)、湘劇中的南北路、祁劇中的南北路、桂劇中的南北路,廣東湖州一帶的廣東漢劇、福建的閩西漢劇、廣東粵劇所唱的梆黃(即西皮、二黃)、雲南滇劇所唱的襄陽腔(即西皮)和胡琴、廣東西秦戲、山西上黨梆子和山東萊蕪梆子中的皮黃聲腔等。

梆子是花部勁旅,形成很早,到清末民初,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幾代同堂、支脈繁多的龐大家族,不僅佔領了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大戲舞台,而且一度稱雄於京師,遠播川、黔、桂、粵、青海、新疆等地,成為一個成熟的聲腔系統。梆子系統中的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最為古老,此外還包括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上黨梆子、萊蕪梆子、山東高調梆子、平調梆子、章丘梆子、棗梆等。川劇中的彈戲、滇劇中的絲弦也作為一種梆子聲腔存在。 弦索腔是由明末清初在山東、河南一帶興起的[山坡羊]、[耍孩兒]、[柳枝腔]、[羅羅腔]、[傍妝台]、[鎖南枝]、[駐雲飛]等民間俗曲為基礎,並接受其他地方戲的影響演變而成的,因以弦索樂器伴奏而得名,曾有河南調、兒女調、姑娘腔、巫娘腔等稱謂。至清末已形成a.柳子戲(又名弦子戲、百調子、北調子、吹腔),流行於山東、河南、蘇北、冀南、皖北一帶。 b.大弦子戲,流行於魯南與豫東北交界地帶,與柳子戲、羅戲、卷戲同源異流,由民間俗曲發展而來。 c.絲弦,又名弦腔、弦子戲,流行於河北省井陘、石家莊、保定一帶,由元人小令和民間俗曲發展而成。 d.越調,主要流行於河南西南部、湖北襄陽和安徽部分地區,是由當地流行的民間小調在梆子、皮黃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指從民間歌舞及說唱藝術基礎上,接受皮黃、梆子、高腔等戲曲劇種影響而產生的歌舞戲,大致包括: a.湖南、湖北、安徽、陝南一帶的花鼓戲,如長沙花鼓、邵陽花鼓、零陵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荊州花鼓、東路花鼓、黃孝花鼓(楚劇前身)、隨縣花鼓、襄陽花鼓、鳳陽花鼓、皖南花鼓、商洛花鼓等。 b.採茶戲,如江西贛東採茶戲、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萍鄉採茶戲、吉安採茶戲,湖北黃梅採茶戲,廣東粵北採茶戲,陝西紫陽採茶戲等。 c.花燈戲,如四川花燈戲、貴州花燈戲、雲南花燈戲等。 d.秧歌戲,如蔚縣秧歌、定縣秧歌、雁北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澤州秧歌、壺關秧歌、沁源秧歌、襄武秧歌、陝北秧歌、韓城秧歌等。

e.道情戲,如晉北道情、臨縣道情、洪洞道情、永濟道情、陝北道情、河南道情、寧夏道情等。 指多聲腔綜合大劇種,往往以二合班、三合班,以至四合班、五合班形式出現,如: a.川劇由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燈戲五種聲腔組成。 b.湘劇包括高腔、低牌子、彈腔(又稱南北路)三種聲腔。 c.上黨梆子共包括崑曲、梆子、羅羅腔、卷戲、黃(皮黃)五種聲腔。 d.婺〔wu務〕劇(俗稱金華戲)包括高腔(含西安高腔、西吳高腔、候陽高腔)、崑腔(草昆)、亂彈(曲調以[三五七]、[二凡]、[蘆花調]為主)、徽戲、灘黃、時調等。 e.祁劇和桂劇兼唱高腔、崑腔、彈腔。 f.辰河戲兼唱高腔、低牌子、崑腔、彈腔。

g.甌劇兼唱高腔、崑曲、亂彈、西皮、二黃、灘黃。 h.棗(〔亻(上山下西)〕)梆兼唱梆子腔、崑腔、羅羅腔、皮黃。 i.饒河班以亂彈腔為主,兼唱高腔。 清代形成的少數民族戲曲有: a.藏戲源於藏族古代祭神儀式和民間歌舞說唱文學,17世紀開始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發展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雜藝相結合的綜合性戲劇,常常在雪頓節演出,形成規模盛大的藏戲節,流播於西藏、青海玉樹、甘肅、四川甘孜等地及印度、不丹、錫金等藏族聚居地區。藏戲在流行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積累了“十三大本”保留劇目。其劇目多取材於佛經故事、歷史傳說,帶有濃厚的宗教神話色彩,多演出於寺院、廣場。

b.壯劇主要分佈於壯族聚居的廣西。因流行地區語音、藝術風格的差異,分為北路和南路。北路於清同治、光緒年間產生於隆林、田林一帶,是在當地民歌、唱詩和坐唱“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的。南路於清末產生於德保的馬隘、漢隆一帶,是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受提線木偶戲和邕劇影響而形成的。表演上受漢族戲曲影響較大,已形成生、旦、淨、醜完備的行當體系和表演程式。此外,流行於雲南省東部壯族支系土族聚居區富寧縣的富寧壯劇和流行於雲南省東南部壯族支系沙族聚居區廣南縣的廣東壯劇(亦稱“沙劇”),也屬壯劇系統。 壯族還有一種師公戲(木臉戲),乃是在跳神儀式——師公舞的基礎上形成的面具戲,以當地民歌為主要曲調,吸收粵劇等漢族戲曲的表演方法,且形成了一定的程式。

c.白劇又稱吹吹腔,源於弋陽腔,清乾隆年間廣為流行,光緒年間出現鼎盛局面。其劇目大多從漢族戲曲中移植而來,也有一些反映本民族生活和根據本民族民間故事改編的劇目。由於有文人參與,劇本文學性強,曲調豐富。表演、行當、服飾、裝扮、臉譜接近於皮黃和梆子。 d.侗戲大約在道光年間形成於貴州的黎平、榕江、從江一帶,後來流播到廣西的三江、湖南的通道等侗族聚居區。侗戲源於侗族的敘事大歌“嘎錦”和說唱故事“擺古”,同時也受到漢族戲曲的巨大影響。其劇目分為自編和移植兩大類,唱腔則取材於各種侗歌,並吸收了一些漢族戲曲的腔調。侗戲以唱為主,動作比較簡單,唯有丑角表演頗有特色。 e.傣戲於清末產生於雲南省盈江縣的盞西、幹崖一帶,後流傳到潞西、瑞麗、隴川、保山、騰沖、龍陵等縣的傣族聚居區。傣族文化悠久,有本族的語言、文字和豐富多彩的詩歌(包括民歌、山歌、對歌)、音樂(包括樂曲和佛曲)、舞蹈,傣戲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融匯提高而成的。早期的傣戲多系歌舞小戲,後來根據傣族民間傳說和敘事詩編演出大型劇目和連臺本戲。

f.布依戲的前身是布衣族曲藝“八音坐禪”,在壯劇和花燈戲影響下演變成戲曲,分為正戲和雜戲兩大類。正戲念白用漢語,唱用布依語,多搬演漢族故事。雜戲的念白和唱均用布依語。此外,布依族還有地戲,俗稱“跳腳戲”,是一種面具戲。

打漁殺家
花部地方戲是一個巨大的藝術寶庫,擁有數以萬計的劇目,有的申張民族傳統道德,有的歌頌純潔真摯愛情,有的反映家庭倫理關係,有的則是不平之鳴和亂世之音。更有大量歷史故事戲,如楊家將、呼家將、岳家將等英雄傳奇,宣揚了愛國主義精神。 “唐三千,宋八百,數不清的三、列國”,傳播了歷史知識,總結了歷史經驗。此外還有瑰麗奇幻的神話故事戲,玲瓏剔透、輕鬆活潑的民間風情小戲,真是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花部地方戲還培養出一大批傑出的藝術家,如秦腔藝術家魏長生,皮黃藝術家程長庚、高朗亭、譚鑫培,梆子藝術家侯俊山、郭寶臣、田際雲等,燦若群星,不可勝數。沈蓉圃所繪的“同光十三絕”中絕大部分為京劇藝術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