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戲曲

第23章 第三節清代宮廷戲劇

中國古代戲曲 周传家 2291 2018-03-20
清初,宮廷戲曲沿襲明代舊制,演劇主要由教坊司女優或太監承應。清世祖福臨時,宮內太監就曾搬演過《鳴鳳記》和尤侗的《讀離騷》。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後,清朝進入全面恢復時期,迎來所謂“海宇昇平”的康乾盛世。演劇增多了,清廷曾特發帑幣1000兩,在後宰門架高台,令教坊演《目連傳奇》,用活虎、活像、真馬上台。內務府包衣(皇室奴僕)李煦不斷從江南召選女優進宮,以充實宮廷戲曲隊伍,滿足康熙的聲色之娛。 乾隆年間,宮廷戲劇空前繁榮。乾隆是個戲迷。他下詔擴充宮廷演劇機構,把“和聲署”(雍正七年教坊司改為“和聲署”)遷移到南花園,改稱“南府”。其間太監藝人稱為“內學”,從八旗子弟選取入宮的藝人稱為“旗籍學生”,大批民間藝人充實南府,稱為“外學”。 “內學”有大、小之分,“外學”也有頭、二、三之別。民籍、旗籍、“內學”形成鼎足而三的格局,其規模之大,陣容之強,演劇活動之頻繁,實為空前絕後。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曾兩次大規模地為皇太后慶祝60壽辰和80壽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為弘曆80歲生日祝釐〔xi喜〕,京師都舉行了大規模慶典,到處張燈結彩,建築樓閣,每隔十幾步搭一戲台。各地藝人以進京獻藝為榮,歌舞雜技,令人目不暇給。再加上乾隆六次南巡,不斷從外地帶回許多技藝高超的藝人,使京師劇壇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清代宮廷開始用崑曲和弋陽腔演唱傳奇和雜劇,除上面提及的《鳴鳳記》、《讀離騷》、《目連傳奇》以及外,乾隆還命內閣大學士張照、莊恪親王允祿先後“兼領樂部”,組織周祥鈺等翰院詞臣編纂節慶戲《月令承應》、《法宮雅奏》、《九九大慶》,以及宮廷大戲《勸善金科》(目連救母故事戲)、《昇平寶筏》(西遊記故事戲)、《鼎峙春秋》(三國故事戲)、《忠義璇圖》(水滸故事戲)、《昭代簫韶》(楊家將故事戲)、《封神天榜》(封神演義故事戲)、《楚漢春秋》(楚漢相爭故事戲)、《盛世鴻圖》(曹彬下江南故事戲)、《闡道除邪》(混元盒故事戲)、《興唐外史》(說唐演義故事戲)等,每本大都是240出,需10天方能演完。

清廷好大喜功,先後在皇城、御園、宮闕內修建了四座高大雄偉的戲台,其中圓明園中的暢音閣戲台被八國聯軍燒毀,現在尚存的有:故宮寧壽宮暢音閣戲台、頤和園中的德和園戲台、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福壽園中的清音樓戲台。上述四座戲台格局統一,均係上、中、下三層樓閣式建築,自上而下命名為福台、祿台、壽台,可以同時在上面有角色出場。壽台為主要表演區,面積最大,其天花板上有三個天井,地板下有五個地井。天井口設轆轤架,地井內置絞盤,可用來升降演員和道具,適合於表演上帝、神祇、仙佛、活人、鬼魅俱全的神話故事劇。 清代宮廷戲劇大都是鴻篇巨制,人物眾多,情節熱鬧,時有精彩片斷。但從總體看來,思想平庸,御用色彩濃厚,還有不少糟粕,令人生厭。由於有皇家作為政治靠山和經濟後盾,宮廷演出穿戴華麗,佈景精巧,場面恢宏,遠非民間戲班可比。無論在劇目、曲牌、臉譜、服飾、道具、演技、唱腔、音樂等方面都較前有了發展,對後世戲曲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由於誇富斗奇,遠離了戲曲的寫意精神,導致表演砌末化。多種多樣寫實化、機關化的佈景,將觀眾帶進五光十色、絢麗多彩的世界,湮沒了演員的唱、念、做、打,削弱了人物塑造,妨害了表演藝術的健康發展。

所謂“康乾盛世”好景不長,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便爆發了大規模的川、陝、楚白蓮教大起義。處在矛盾激化、危機四伏的大氣候下,宮廷戲劇急劇萎縮,演劇機構亦隨之精減。道光七年(公元1821年),南府降格為昇平署,景山“外學”全部退回原籍,宮中只有習藝太監進行例行公事的小規模戲劇演出。 可是,到了咸豐年間,咸豐皇帝酷嗜皮黃,滿朝嬪妃均是戲迷。特別是後來做了太后,獨攬朝政的慈禧更是嗜戲成癖。咸豐三年(公元1860年)三月恢復了挑選民籍學生的作法。一方面挑選各戲班優秀伶人到宮廷教習太監,稱為“教司”;同時傳外面戲班進宮應差,謂之“內廷供奉”。從甲午(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到庚子(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京師民間名伶大多成為宮中供奉,如皮黃名伶程長庚、譚鑫培,梆子名伶郭寶臣、侯俊山等,均被選入宮中演出,受到太后、皇帝的重賞。慈禧置國家興亡於不顧,一心只圖聲色享受,使宮廷戲劇畸型興盛。這一時期宮廷戲劇病態的繁榮,既有消極因素,又有積極作用,客觀上促進了皮黃戲的提高和發展,使之日臻完美,成為“國劇”,取代了崑曲,成為劇壇盟主。

戲曲藝術的發展與人世間的朝代更迭既有關聯,又不完全對應,而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連續性。事實上,1840年鴉片戰爭後,在京劇藝術繁榮鼎盛之時,伴隨著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興起,戲曲改良也就開始了。戲曲改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從戊戌前後到1905年為第一階段,1905—1911年為第二階段,辛亥革命失敗後為第三階段。戲曲改良運動標誌著中國古代戲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以京劇為代表的花部地方戲,幾經起伏,一直延續至今。它是集體的創造,歷史的積澱,其間鎔鑄了歷代民間藝人的心血汗水,浸染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觀念,呈現出斑駁陸離的面貌。其中不乏民主性精華,也不可避免地留下時代的烙印,包藏著封建性糟粕。這種情況,在宋雜劇、金院本、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等古典劇目中同樣存在。對於這份寶貴而豐富的遺產,全盤否定和不加批判地繼承都是片面的。全盤否定便滑向民族虛無主義,不加批判地繼承也不是科學態度。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批判地繼承發展,才能弘揚中國璀璨的戲曲藝術,使之為我所用,傳之後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