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戲曲

第20章 第六節“東張西蔣”和折子戲的光芒

中國古代戲曲 周传家 1560 2018-03-20
“南洪北孔”之後,傳奇創作已是強弩之末。不過,乾隆年間仍有兩位作家——“東張”和“西蔣”值得注意。 “東張”即張堅(公元1672—1754年),字齊元,號漱石,又號洞庭山人,江蘇上元(今江寧)人。才高氣奇,不阿時趨尚,一生寂寥落魄,但著述豐富,詩文外尚有傳奇四種:《夢中緣》、《梅花簪》、《懷沙記》、《玉獅墜》,合刻為《玉燕堂四種曲》。 《夢中緣》成就最高,敷衍了一生二女的悲歡故事,歌頌真情種,抨擊假道學,其“排場變幻,詞旨精緻,洵為昉思後勁,足開藏園先聲……”(楊恩壽《詞餘叢話》) “西蔣”即蔣士銓(公元1725—1785年),字辛畬,一字苕生,號清容,又號藏園,晚年號定甫,離垢居士,江西省信州府鉛山人。家教良好,科舉仕宦春風得意,桃李滿天下,詩作與袁枚、趙翼並稱“三大家”。 “儒生而抱康濟之志,文苑而兼任俠之風”(李祖陶《忠雅堂文錄引》),耿介不屑事權貴。其劇作31種,現存16種,最通行的刊本是《藏園九種曲》(又稱《紅雪樓九種曲》),包括《一片石》、《空谷音》、《桂林霜》、《四弦秋》、《雪中人》、《臨川夢》、《香祖樓》、《第二碑》、《冬青樹》,除《一片石》、《四弦秋》、《第二碑》為雜劇外,其餘皆為傳奇,以《冬青樹》最負盛名。此劇二卷38出,演文天祥、謝枋得殉難故事,體現出“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的主旨,不乏聲情並茂的好曲子。

“南洪北孔”後,傳奇創作進入所謂“餘勢”(餘波)時代。但崑曲舞台不僅沒有衰落,反而十分興旺,只是在劇本和演出形式上都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劇本體制大為縮短,張堅、蔣士銓,以及唐英、沈起鳳、夏綸等人對傳奇的格局、語言、風格都作了調整,使之通俗化、地方化。如沈起鳳的《沈氏四種》,突破傳奇體制,曲少白多,曲詞通俗易懂,說白多為方言俗語。唐英的《古柏堂傳奇》深受花部影響,崑曲梆子化。其次,折子戲大量出現,代替了全本演出。 折子戲大量出現不是偶然的。由於清廷大興文字獄,並在揚州設局修改戲曲,給傳奇創作帶來消極影響,不少人放棄了傳奇創作。仍在堅持創作的許多文人,脫離舞台實際,只顧照譜填詞,閉門造車,內容陳舊,形式拖沓,達不到演出水平,即使勉強上演也難以保留下來。於是,崑曲藝人便從大量傳統劇目中篩選摘取出若干片段,精心加工提高,產生出折子戲的演出形式,形成獨特的表演體系。

折子戲一般有兩種演出方式,其一是將原本精簡場子,去蕪存菁,濃縮成最精彩的若干出,仍保持完整的故事情節;其二是將不同劇目的折子薈萃集錦,組成花團錦簇的一台戲。折子戲來自全本戲,大多是全本戲中比較重要的關目或具有某種特色的段落,經過加工提高,更加多姿多彩,引人入勝。折子戲以新的內容和麵貌彌補了傳奇創作低潮期的缺陷,給乾、嘉年間的崑曲藝術帶來生動活潑的局面。折子戲不同程度地發展豐富了原作的思想性,使得內容更加概括緊湊,形式更加生動好看,從而為演出活動開闢了新的天地,使崑曲藝術又延續了200多年。玩花主人編選、錢德蒼續選的《綴白裘》以及《醉怡情》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折子戲時代的特色,總結了折子戲的演出成果。

清代崑曲的角色行當,因襲明代傳奇舊稱並有所調整,李斗《揚州畫舫錄》載有“江湖十二角色”,其實一般只有十門角色,即生、小生、旦、老旦、貼、外、末、淨、副、醜,以生、旦、淨、醜最為重要。傳奇一般總是以一生一旦為全劇之綱領,通過他們的悲歡離合來串聯人物,展開故事。黃旛綽《梨園原》(又稱《明心鑑》)專論崑曲表演技藝,堪稱經驗之談。徐大椿《樂府傳聲》對於崑曲唱法的分析和描述,比魏良輔、沈寵綏等人更為深入、詳密,頗多創見。崑曲曲譜有《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四函50冊,收曲齊備,內容豐富。葉堂《納書楹曲譜》,殷溎深、張怡庵《六也曲譜》,王錫純、李秀雲《遏雲閣曲譜》各有特色。無名氏《審音鑑古錄》既收劇,又記譜,還標明身段。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