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戲曲

第6章 第一節宋雜劇和金院本

中國古代戲曲 周传家 2694 2018-03-20
古樸粗獷的先秦歌舞,妙趣橫生的俳優滑稽表演,熙熙攘攘、琳瑯滿目的百戲散樂,多姿多彩的唐代歌舞參軍戲,為戲曲的最後形成準備了條件。積跬〔kui傀〕步成千里,納細川為巨流,宋、金時期便出現了比較穩定的戲劇形態——宋雜劇和金院本。 宋雜劇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與宋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民風民俗有著密切的關係。宋代,商品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北宋初期,朝廷採取“招徠流亡,獎勵農耕”及減免賦稅等措施,使得農業生產得到恢復,為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後來,隨著土地兼併的進行,許多農民破產,流入城市,又為各種消費性的工商業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都市急遽繁榮起來,從北宋張擇端著名的設色絹本長卷《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內,百肆雜陳,店鋪林立,士、農、商、醫、卜、僧、道、胥吏、妓女、篙師、縴夫、乞丐、清客、篾〔mie滅〕片……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應有盡有。市面熱鬧非常。

宋代的都市裡,有了固定的大型遊藝場所瓦舍勾欄。瓦舍又叫“瓦肆”或“瓦子”,裡面設有大小勾欄。勾欄,指用花紋圖案互相勾連起來的欄杆,裡面有戲台、戲房、神樓、腰棚(看席),相當於後代的戲棚或劇場,各種民間技藝,如俗講、說話(包括講史、小說等)、諸宮調、鼓子詞、唱賺、傀儡(包括杖頭傀儡、牽絲傀儡、水傀儡、藥傀儡、肉傀儡等)、皮影……都可以在裡面演出。當時,汴梁四城遍布瓦舍勾欄,僅東角樓街就有大小勾欄50餘座,如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等,其中最大的可容納數千人。不論風雨寒暑,常年都有演出。瓦舍勾欄不僅招徠了大批穩定的觀眾,匯集了各種民間技藝,還吸引了一批沒能進入官場的民間文人——“書會才人”(書會,文人行會組織)。在各種技藝的薈萃、交流、融合的基礎上,經過藝人和文人的共同創造,宋雜劇脫穎而出,並逐漸成為樂部的主體,故南宋吳自牧《夢粱錄》“妓樂”條云:“散樂傳學教坊十三部,唯以雜劇為正色。”

宋雜劇的樣式是: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艷段、正雜劇(兩段)、雜扮,實際上為四個段落。艷段為開場,目的在於招徠觀眾,安定劇場。正雜劇為主體,是經過悉心編排、寓警誡和諫諍於滑稽表演的雜劇正文。雜扮為正雜劇後的玩笑段子,用以送客。宋雜劇的角色一般有五個,即:末泥、引戲、副淨、副末、裝孤。吳自牧《夢粱錄》雲:“雜劇中末泥為長,每場四人或五人……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或添一人,名曰裝孤。”末泥相當於後代的班主,引戲負責執行末泥的主張,進行指揮調度。副淨多扮演裝傻充愣的角色,副末插科打諢以逗趣,裝孤當場扮官,各有分工不同。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列舉的雜劇名目有280種,它們中有許多是以滑稽調笑、諷刺戲謔〔xue血〕為要旨的滑稽短劇,常常巧妙地運用諧音、隱語、反鋪墊、象徵賦形等手段,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或抨擊封建統治者的倒行逆施,或針砭嘲諷醜惡的世態人情,比參軍戲更為恣肆、放達、大膽。

譬如,著名的《二聖環》,演秦檜不顧徽、欽二帝蒙塵,半壁河山淪喪,大擺慶功筵席,並請內廷演員表演。甲伶上場頌揚秦檜,乙伶搬椅上,插科打諢。甲伶拱手作揖,剛要坐下,不小心頭巾落地,露出兩個“雙迭勝”的發環。乙伶問道:“這是什麼環?”甲伶回答說:“這叫二聖環。”乙伶上前便打,且打且罵道:“你只知坐太師椅,升官發財,卻把'二聖環'丟在腦後!”頓時,滿座失色。秦檜大怒,將二伶投入獄中。 《三十六髻〔ji記〕》也是一出著名的雜劇,是諷刺童貫臨陣脫逃的。演出開始,伶人們扮三四個婢女上場,她們的發式各不相同。一個婢女把頭髮梳在額頭上,自稱是蔡太師(指宰相蔡京)家的,因為太師每天上殿朝見皇上,所以梳的是“朝天髻”。另一個婢女把髮髻偏在一邊,自稱是鄭太宰(指太宰鄭居中)家的,因太宰回鄉守孝,不理政務,因此梳個“懶梳髻”。第三個自稱是童大王(指上將軍童貫)家的,其發式奇特,滿頭一個個小髮髻,有人問她這是什麼髮型?她說:“這叫三十六髻,我們大王正在用兵,擅長的就是這個。”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三十六髻”與“三十六計”諧音,諷刺童貫帶兵打仗,只會逃跑。伶人們不畏權貴,彈譏時政,說出了老百姓心中的話。

宋雜劇中有不少劇目是以歌舞為主體來敘事的。所用的曲調有大曲、法曲、曲破、諸宮調、詞調等。另外還有以“爨”〔cuan竄〕為名的,如《天下太平爨》、《講百花爨》、《文房四寶爨》等。 “爨”指簡短的歌舞段子,又叫“踏爨”,五個角色一齊出場叫做“五花爨弄”。絕大部分雜劇都比較簡短,但也有連臺本系列劇,如《目連救母》。 《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已久,唐代即有《大目連犍冥間救母變文》(簡稱《目連變》)。目連是個孝子,他的母親因違犯佛規,被打入十八層阿鼻地獄。為救母,目連出家為僧,修成正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找到母親,但母親已被罰為餓鬼。目連向佛祖求救,佛祖讓他每年七月十五日設盂〔yu於〕蘭盆會,放起焰口,向所有乞食的餓鬼投食,只要這樣便能使母親獲救。後來,母子果然同升天界。這是一出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戲。一般從七夕開始演出,連演八天,到中元節(七月十五日)才能演完。在搬演目連救母的過程中,並穿插多種民間技藝和歌舞小段。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元節”雲:“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可見很受歡迎。到了元、明、清三代,宋雜劇《目連救母》發展為專門的目連戲。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傳奇長達100出。清代宮廷大戲中有《勸善金科》(即《目連救母》),許多地方戲中都有目連救母故事,迄今仍有單折演出。

北宋末年,金兵侵入汴京,徽宗趙佶和他的兒子欽宗趙桓都做了俘虜。趙佶的第八個兒子康王趙構在臨安(今杭州)登基,建立南宋,以淮河為界與金人講和,開始了南宋和金國對峙的局面。宋雜劇在北方金國直接發展為一種供“行院”(指妓院或民間演出組織)演出的院本。 元代陶宗儀《輟耕錄》記載的院本名目共690種,類別很多,有以人名來命名的,如《相如文君》、《蔡伯喈》、《王安石》;有以故事來命名的,如、《淹蘭橋》、《瑤池會》、《八仙會》、《鴛鴦簡》、《張生煮海》、《王子瑞捲簾記》、《李勉負心》、《王魁三鄉題》、《廣寒宮》;有以曲調命名的,如《王子高六么》、《裴少俊伊州》、《鶯鶯六么》、《四僧梁州》、《崔護逍遙樂》、《封陟中和樂》、《醉院君瀛府》等;有以腳色命名的,如《迓鼓孤》、《老姑遣妲》(姑即“孤”,妲即“旦”)等。院本也是一種以滑稽調笑為主,並輔以歌舞小段的短劇,其體制、形態、腳色、劇目基本上保留了宋雜劇的面貌,但隨著時代推移,由於受到北方少數民族風俗和音樂的影響,也有了一些演變和發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