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商周青銅文化

第22章 第七節諸侯國君墓葬的發現

商周青銅文化 李先登 1702 2018-03-20
春秋時期周王的陵墓尚未發現,但建國以來考古工作者發掘了一些春秋時期諸侯國君的墓葬,它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春秋時期青銅文化發展所達到的水平。下面擇要予以介紹。 首先,從1976年以來考古工作者調查發掘了陝西鳳翔秦都雍城南面三畤原上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公陵園。東西長七公里,南北寬三公里。陵區的北部、西部和南部還發現了總長達7000餘米的防衛壕溝。整個陵區已發現44座雙墓道或單墓道的大墓,分屬於13個小陵園。其中陵區中部偏北的一座陵園規模最大,從南向北排列著兩座雙墓道大墓及一座單墓道大墓,每座大墓東南側都附有一個長方形坑(可能是車馬坑)。最南面的一號墓規模最大,1976年至1986年發掘。墓室呈長方形,東西向,長59.4米,寬38.8米,深24米,東、西兩端的斜坡墓道寬7米,長達270米,總面積達5330餘平方米,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春秋時期的墓葬。墓中主槨室長15米,寬約6米,高約3米,用三層巨型方木套接而成。槨室外面填木炭,最厚處達3米。槨室上部及四周埋有男女殉葬人182人,皆有棺木。此墓已被嚴重盜擾,但仍出土玉璧、玉圭、玉璋、玉璜、20餘件石磬、金帶鉤以及10餘件鐵鏟、鐵臿等。根據石磬上所刻文字,此墓可能是春秋晚期秦景公(公元前577年—前537年)的陵墓。

其次,1955年在安徽壽縣西門內發掘了春秋晚期蔡昭侯(公元前518年—前491年)的墓葬。墓室為長方形,南北長8.45米,東西寬7.1米,深3.35米。棺槨已朽。墓中出土隨葬品584件,其中青銅器486件。青銅禮器主要有(鼎於)〔yu於〕(鑊)鼎一件、升鼎七件、飼鼎九件及小鼎一件、簋八件、鬲八件、簠四件、敦二件、豆二件、籩〔bian邊〕二件、尊三件、壺二件、盉一件、尊缶四件、盥缶二件、鑑四件、盤四件、匜一件以及編鎛八件、甬鐘12件、鈕鐘九件、鉦一件及錞于一件等。說明當時諸侯也用九鼎,為研究春秋時期的禮制提供了寶貴資料。其中許多件青銅禮器上鑄有銘文,如“蔡侯申之飼鼎”等。據此可知為蔡昭侯申之墓。另外還有兩件吳王光鑑,系吳王光嫁女於蔡侯所作的媵器,反映了蔡、吳兩國的友好關係。此外還出土有青銅戈、矛、劍等兵器和軎、轄、鑣、銜等青銅車馬器以及玉器、漆器、金葉等。

第三,1990年在河南三門峽上村嶺發掘了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虢國國君的墓葬二座。其一(M2001),墓室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南北向,長5.3米,寬3.55米,深11.45米。葬具為重棺單槨。出土隨葬品3200餘件,其中青銅器1700餘件。主要有正(列)鼎七件、羞鼎二件、簋八件以及鬲、豆、盨、壺、盤、匜以及甬鐘一套八件、鉦一件等。其中許多件鑄有銘文,如“虢季作寶鼎,季氏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等。此外還有玉莖銅芯鐵劍等武器以及綴玉面罩、玉佩飾及金帶飾等。其中鐵劍長達33厘米,經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冶金史研究室檢驗,為人工冶鐵製品,這是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人工冶鐵製品之一。在墓葬附近四米處還發現了一座大型車馬坑,長46米,寬5.2米。其二(M2009),墓室亦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長5.6米,寬4.4米,深約20米。重棺單槨。隨葬品較M2001更為豐富,僅青銅鼎就多達30餘件,有些上面鑄有“虢仲”銘文。另有編鐘四套,其中一套八件鈕鐘鑄有長篇銘文。墓中隨葬的玉器多達800餘件(套),有的上面有墨書或刻寫的文字。另有種類繁多的圓雕動物形玉飾件,造型生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玉器為商代遺物。

此外,1956年至1957年曾在這裡發掘了虢太子的墓葬。墓室亦為長方形,長5.8米,寬4.25米,深2米。葬具為單棺重槨。出土隨葬品970件。其中青銅禮器主要有正(列)鼎七件、簋六件、鬲六件以及甗、豆、壺、盤、盉和甬鐘一件、鈕鐘一組九件以及兵器、車馬器等。其中兩件銅戈的內上鑄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銘文。在該墓西側10米處還附葬有車馬坑,坑底南北長29米,東西寬3.3米至3.5米,內部埋有10輛車、20匹馬及3隻狗。這一切均與虢太子的身分相符。同時在上村嶺虢國墓地還發現了許多隨葬五件、三件或一件青銅鼎的中小貴族的墓葬。這些都是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諸侯國君墓葬及其墓地禮制的珍貴資料。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