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商周青銅文化

第17章 第二節青銅工藝的燦爛輝煌

商周青銅文化 李先登 1265 2018-03-20
春秋時期,尤其是到了春秋中、晚期,青銅冶鑄業的規模與技術有了一次新的巨大的發展。首先,青銅的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湖北大冶銅綠山礦冶遺址,已採用豎井與平巷等結合進行回採,每座冶銅爐日產銅300公斤以上。根據遺存的煉渣估計,這裡曾冶煉出8—12萬噸銅。據此推論當時全國的銅產量當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範鑄法有了新的發展。青銅器胎壁變薄,趨於輕巧。 1959年開始發掘的山西侯馬牛村古城南晉國鑄銅作坊遺址,面積達20萬平方米,發現有房屋、熔銅爐、烘範窯、工作場地、水井、窖穴等,出土陶模、陶範五萬餘塊,其中配套的達百餘件,有鼎、壺、鑑、鐘、钁、戈、帶鉤、車軎及貨幣空首布等。通過研究發現此時陶模與陶範多系分制、組裝而成,外範上的花紋也是採用一塊單元花紋的陶模在外範上連續印製而成,這樣不僅使產品規格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並且,此時分鑄法有了很大的發展。分鑄法就是將器物的附件,例如耳、足、提樑等預先鑄好,然後將其嵌入器身的範中,最後再澆鑄器身,使附件和器身鑄合在一起。或是先鑄好器身,然後再在其上鑄接出附件。分鑄法使器形複雜的器物的鑄造變得簡單易行,因此能夠生產出結構複雜、優美生動、藝術價值很高的器物。例如河南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壺身下面由兩個立雕的伏獸承托,壺腹側面有四個立雕的獸爬附,蓋頂周圍呈雙層蓮瓣形,中間站立一隻仙鶴,作引吭長鳴振翅欲飛之狀。器身上又滿飾相互蟠繞的龍紋,極其華麗而生動,是分鑄法的典型代表作。再有,此時除分鑄法之外,將附件(耳、附飾等)焊接於器體之上的焊接技術也有了普遍的發展與應用,使器物的製作更為簡易。

第三,前面我們已經介紹,根據對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銅禁等的研究,說明在春秋晚期失蠟法鑄造工藝業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那麼,這種工藝的出現理應在更早的時期,也可能在春秋初、中期時已經產生。並且,1978年在湖北隨州戰國初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青銅尊盤,由尊與盤各一件組成,尊高30.1厘米,口徑25厘米;盤高23.5厘米,口徑58厘米。尊置於盤中。尊與盤的口沿上均有層次繁複的鏤空蟠虺〔hui毀〕紋附件,亦係失蠟法鑄造。這反映到了戰國時期,失蠟法鑄造工藝仍在不斷地向前發展。 第四,由於春秋晚期堅硬的鋼鐵工具的出現,使青銅器表面加工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首先是金銀鑲嵌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是先在青銅器表面鑄出或刻出凹下的花紋,然後將金銀絲或片嵌入,用錯石加以磨平。所以又稱為金銀錯。這種工藝技術不僅用於花紋,而且也用於銘文,尤其在南方吳、越、楚、宋等國的兵器上更為多見,也起到表面裝飾的效果。其次為嵌紅銅工藝。即將用紅銅絲或片作成的花紋嵌在青銅器表面,然後加以錯平。以上這兩種工藝都是利用不同金屬的不同色澤使青銅器表面的裝飾花紋打破過去單一色彩的局限,而收到紅黃白相間的絢麗的效果,顯得十分富麗而華貴。此外還有線刻工藝。春秋末期,除了鑄造的青銅器以外,又出現了用純銅片錘打而成的薄胎銅器,如銅匜、銅缶、銅鑑及銅杯等。往往在上面用鋼刀刻出狩獵紋、宴樂紋和水陸攻戰紋等,線條細如毫髮,別開生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