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商周青銅文化

第16章 第四章春秋時期的青銅文化

商周青銅文化 李先登 707 2018-03-20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在商代已經發現了用隕鐵加熱鍛打製作的鐵刃銅鉞,這是中國古代人民對鐵的最初認識與利用。根據考古發現,到了西周末期和春秋初期,人工冶煉製造的鐵器開始出現。例如1990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的玉莖銅芯鐵劍,經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冶金史研究室檢測鑑定,確認是人工冶鐵製品,系用塊煉法鍛製而成。又如1978年在甘肅靈臺景家莊春秋初期墓葬中出土的銅柄鐵劍,劍葉殘長九釐米(原長約20厘米),亦為塊煉法製成。塊煉法是將鐵礦石在約1000℃的較低的溫度下,在固體狀態下,用木炭進行還原而得到鐵的方法,需要再經鍛打除去雜質才能製作器物。到了春秋晚期,出現了用白口鑄鐵製作的鐵器。例如1976年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鐵鼎,殘高6.9厘米,經鑑定為白口鑄造生鐵。白口鑄鐵是用鐵礦石在1146℃的高溫下,在液態狀態下,用木炭進行還原得到的鐵,一般含碳量在2%以上。白口鑄鐵的出現是與當時青銅冶鑄業的高度發展分不開的。白口鑄鐵的產生具有重大意義,它能用來鑄造各種鐵器,使鐵器開始能夠較廣泛地用於生產和生活之中,在推動生產發展上發揮了重大作用。上述考古發現說明,中國使用生鐵的時間比歐洲早1800餘年,這也是中國古代人民對世界文明發展的一大貢獻。此外,在長沙楊家山同墓中還出土了一柄銅格鐵劍,殘長38.4厘米。經金相鑑定,系含碳約0.5%的中碳鋼,組織比較均勻,十分堅硬,可能經過高溫退火處理,說明當時已產生了塊煉滲碳鋼。總之,春秋晚期鐵器的開始逐步應用,尤其是堅硬的鋼鐵工具的出現,不僅極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且給各種手工業,包括青銅冶鑄業提供了堅韌的工具,促使各種手工業,包括青銅冶鑄業有了新的飛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