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商周青銅文化

第2章 第二章商代的青銅文化

商周青銅文化 李先登 3268 2018-03-20
商代,尤其是到了商代晚期,青銅冶鑄業已有了高度的發展。在安陽苗圃北地發現的商代晚期的鑄銅作坊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以上,熔銅爐直徑已達0.83米。出土陶範及陶19000餘塊,主要是青銅禮器範,其中一件鼎壁范長達1.14米,比著名的後母戊鼎還要大。 這時,儘管石製工具仍在繼續使用,但已經廣泛地使用青銅來製作農業生產工具及手工業生產工具(圖3),從而使商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是商代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的基礎。

圖3 商代青銅生產工具
商代的社會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而商代的農業是耜〔si四〕耕農業,即主要使用耒〔lei壘〕耜來進行農業耕作。中國古代至遲從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開始,到夏、商、西周和春秋時期的農業都是耜耕農業,這是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的特點。只是到了春秋中晚期,尤其是戰國中期以後,由於鐵農具的逐步使用、牛耕的逐步發展,犁及犁耕農業才出現和發展起來。耜耕農業是用耒耜來翻地起土,進行播種;耕作方式為耦〔ou偶〕耕,即二人相對,卻行(退步)而耕。 《呂氏春秋·季冬紀》:“季冬……,命司農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在新石器時代主要使用木耒及木耜(耜頭有木、石、骨多種)。 《易·繫辭下》:“神農氏作,斫〔zhuo卓〕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到了商周時期,除了繼續使用木耒、木耜以外,出現了青銅耒耜。耒的形狀是上為長木柄,下端一般分為兩個齒(尖杈),青銅耒或是在兩個杈尖部位套上青銅耒尖,或者將整個耒端用青銅來製作。這樣,由於青銅堅固耐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甲骨文籍字作“ ”,正像一個直立的人,手持耒柄、舉足踏耒肩刺地之形。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地商代窖穴的土壁上還留存有清晰的商代的耒痕,呈“ ”形。從測量可知,耒齒長19厘米、齒徑七厘米、兩齒相距八厘米。青銅耜上部亦為長木柄,下端為略呈長方形的木質耜身,在耜身的下緣套上一個青銅製的、略呈長方形、扁體中空、弧刃的耜冠。湖北黃陂盤龍城出土的商代中期的青銅耜冠,長16.6厘米、刃寬約10厘米。其使用方式與功效與今天的鐵鍬相同。

此外,商代的青銅農具還有钁〔jue決〕和鏟等。钁,是刨地破土的工具,略呈窄長方形,體厚重,下端為雙面刃,上端有方銎〔qiong窮〕,用以安裝曲折形木柄,其使用方法類似今天的鎬。 1959年河南鄭州二里崗出土的商代中期的青銅钁,高16.5厘米、上寬5.5厘米、刃寬4厘米。在鄭州南關外商代中期的鑄銅作坊遺址裡曾出土大量的鑄造青銅钁使用的陶範,說明當時青銅钁的產量是很大的。鏟,古代文獻稱作錢,或銚〔yao姚〕。是將土剷平及除草的工具。體呈長方形片狀,下端為刃,上部中間伸出短柄,柄上端有長方銎,用以安裝直木柄。 1953年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青銅鏟,長22.45厘米、刃寬8.5厘米。 《逸周書·克殷》記載武王滅紂以後:“乃命南宮忽振鹿台之錢,散巨橋之粟。”說明商王室是擁有大量的青銅鏟的。

在商代,漁獵在經濟生活中仍佔有一定的地位。考古發現用青銅製作的漁獵工具主要有魚鉤及鏃(箭頭)。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商代初期銅魚鉤,長約2.7厘米。鏃,既是漁獵工具,更主要的是作為武器使用。 商代用青銅製作的手工業生產工具主要有斧、錛、鑿、鋸、刀(削)、錐和鑽等,它們主要用於製作木器和木車等。斧,是砍伐工具,一般為長方形,下端為雙面刃,上端為長方形銎,用以裝直木柄,然後再在直木柄上安裝橫木柄,並且,木柄與刃向一致。其使用方法和今天的斧子相類似。有的青銅斧上端側面有一個半環形耳。例如1974年河南靈寶東橋出土的商代晚期銅斧,長12厘米,弧刃。錛,古代稱為斤,用於砍削木料,其作用類似於今天的刨子。體呈窄長方形,下端多作單面刃,上端為銎,用以裝曲折形木柄。特點是木柄與刃向垂直。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銅錛,長13.5厘米,刃寬4.1厘米。鑿,體窄長,下端為單面刃,上端為銎,用以裝直木柄,用於鑿孔或開槽。 1956年鄭州二里崗出土商代中期銅鑿,長18.2厘米。鋸,用於截斷木料或骨料等。河北藁〔gao搞〕城台西出土的商代晚期銅鋸呈刀形,體下刃為鋸齒,後部有柄,長14.7厘米,寬4.2厘米,背厚0.4厘米。刀,小的稱為削。一般為凹背弧刃,後有直柄。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銅刀,長約15厘米。同墓出土的銅削,柄端呈圓環狀,長13.9厘米。錐,穿孔用。偃師二里頭出土的一件商代早期銅錐,體扁平,四棱向前聚成錐尖,長約8.5厘米。上述這些青銅生產工具遠比石器鋒利耐用,使生產效率大為提高,由於廣泛使用了青銅生產工具,就使商代的木器製作業、制車業以及骨器牙器的雕刻製作等有了很大的發展。下面就以製車業為例予以介紹。

根據《世本·作篇》等古代文獻記載,夏代奚仲發明了車子;但是由於年代久遠,木質易朽,夏代的車子在考古工作中尚未發現。而商代的駕馬的木車在考古發掘中卻已屢有發現,現在我們已經能夠據以復原商代馬車的結構。其特點是雙輪獨轅(輈),並且是曲轅。即轅的後部(在輿下部分)是平直的,而其前部是彎曲上揚的。在轅的前端縛有木衡,衡上系軛〔e惡〕,軛夾置於馬頸上,用來駕馬。商代時大多是一車二馬。在轅後部及車軸上面裝置乘人的長方形的車廂(輿)。例如1981年在河南安陽殷墟發掘的商代晚期的M1613號車馬坑,其木車的車轅全長(直線距離)為2.90米,在轅前端約10厘米處縛有一個直木衡,長1.13米。後部車輿寬1.50米,進深1.07米,輿後面中部為車門,寬約0.35米。輿下車軸全長2.94米,直徑10厘米。左右兩個車輪已受壓變形,輪徑為1.26—1.45米。每輪共有18根輻條。兩輪間距(軌距)為2.24米。

當時為了使車堅固與美觀,在木車及馬頭上配有青銅製作的構件與飾件,稱之為車馬器。主要有軎〔wei衛〕、軛飾、軏〔yue月〕飾與踵飾、銜、鑣〔biao標〕及銅泡等(圖4)。銅軎,略呈圓筒形,套在車軸的兩端,然後用木轄(西周時改用銅轄)將其固定於車軸兩端,從而防止行進時車輪脫出。銅軏,用於套在轅首上,作為裝飾。河南安陽小屯M20出土的銅軏呈獸首形。銅踵,套在轅的末梢上,用以保護轅末。車軛略呈人字形,為銅木合製。軛體軥〔gou溝〕由兩木揉曲而成,其上端套有青銅製的軛首及圓箍,其曲而上揚的末端套有青銅軛腳,使其堅固耐用。馬銜,俗稱馬嚼子,由兩節兩端各有一個圓環的青銅棒連接組成,橫置於馬的嘴中。在其露出馬嘴兩旁的圓環上連以馬鑣。鑣銜和韁繩連接,用以駕馭馬匹。此外,商代還在馬的頭部用皮條組成籠頭,並在皮條上串上青銅泡或貝殼等作為裝飾。在馬額正中的大圓銅泡到西周時期發展成為當盧。


圖4 商代青銅車馬器
商代的馬車已用於作戰、田獵及交通等。中國古代的戰車以立乘為主,一般乘二三人。中間為御者,主將在其左,武士在其右。中國古代的馬車是中國古代人民自己獨立發明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特點之一。 商王及貴族為了鞏固統治,用當時最先進的青銅製造了大量的武器。考古發現商代的青銅武器有戈、矛、戟、刀、鉞、戚、鏃、冑及弓柲〔bi必〕等(圖5)。商代的青銅武器不僅遠較石質武器鋒利、堅固耐用,而且數量很大。例如在安陽殷墟一座商代晚期的王陵(侯家莊西北崗M1004)的墓道中,就發現有隨葬的青銅戈722件和成捆的青銅矛731件以及青銅冑141件等,說明商王用青銅武器武裝了大量的軍隊。甲骨文記載,商王一次出兵3000人,甚至多達5000人。


圖5 商代青銅武器
下面分別介紹商代的青銅武器。戈,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青銅武器,可能是由石鐮發展而來。是將青銅製的戈頭捆縛在長約一米的木柲(柄)上而成,有的上端還裝有青銅柲冒(龠)。戈可用於啄擊,但主要用於勾殺,所以古稱勾兵。商代的青銅戈,前為援,後為內〔na納〕。其形式主要有直內戈、曲內戈(又分為圓首與岐冠二種)、銎內戈及三角援戈(或稱戣〔kui葵〕)等。商末又發展出短胡一穿、二穿的戈等,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武器(圖6)。商代晚期青銅器銘文中的“

圖6 青銅戈各部分名稱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