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音樂

第16章 第五節箜篌和阮咸

中國古代音樂 伍国栋 1510 2018-03-20
收集的相和歌曲目,有一首無詞的器樂曲名《箜篌引》,此曲《小序》講述了一個有關這首樂曲來源的故事:在漢代朝鮮族地區,有位在河上做巡邏工作的軍士叫霍里子高。一日清晨,霍里子高在河上划船,忽然看見一個白髮狂人手提一把壺向河中急流走去,狂人的妻子為阻止丈夫在岸上追趕,當她追至河邊時,狂人已被河水吞沒。狂人妻拿出一件稱為“箜篌”的樂器,一面彈奏一面痛苦地歌唱:“叫你不要渡河,你還是渡了,你被河水溺死了,這如何是好啊!”樂器聲伴隨著歌聲,悲切淒涼、催人淚下,她唱完這首哀歌后也投河而死。子高目睹這幕悲劇,回家後便告訴了妻子麗玉,麗玉聽後也無限傷感,就用相同的樂器箜篌彈奏了一首樂曲來表現狂人妻臨死前唱奏的那首哀歌。後來麗玉將這首樂曲傳給一位名叫麗容的女子,這首樂曲就是《箜篌引》。

箜篌,也記作“空侯”、“坎侯”,是伴奏相和歌的一種彈弦樂器。漢魏以來,這種樂器有臥箜篌、豎箜篌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 (1)臥箜篌。就是像琴、瑟一樣平置彈奏的箜篌。據《史記·封禪書》“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的說法,可知這種箜篌在漢初已普遍使用。臥箜篌與琴、瑟等樂器相比,不同之處在於它的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遼寧輯安縣(今吉林集安縣)高句麗古壁畫中似琴而有品位的樂器,就是臥箜篌。臥箜篌從漢初到隋唐,一直在宮廷和民間使用,至宋代後失傳。 (2)豎箜篌。就是豎抱於懷中彈奏的箜篌。這種形制的箜篌,漢代時經西域傳入中原。 《通典》說:“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於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之'擘箜篌'。”今存古代壁畫中有不少它的形象,如敦煌莫高窟431窟北魏伎樂天彈奏的就是豎箜篌。明代後,這一形制失傳。

(3)鳳首箜篌。豎箜篌的一種,因曲頸頂端有鳳鳥裝飾而得名。約在東晉時從印度傳入中原,明代後失傳。 根據漢魏以來有關箜篌材料,並參照古箜篌後裔現代豎琴的形制,中國音樂家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了具有傳統箜篌特色的雁柱式箜篌,現已在音樂表演中使用。 琵琶,是出現於秦漢並對後世同類樂器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另一種彈弦樂器。秦漢至隋唐間,所謂琵琶並非專指某一件定形的彈弦樂器,而是根據“推手前曰'批(琵)',引手卻曰'把(琶)'”的奏法諧音“因以為名”(後漢劉熙《釋名》)來稱呼採用此奏法的各種彈弦樂器。它實際上包括長頸圓形音箱的和短頸梨形音箱的兩類琵琶。 (1)長頸圓形音箱琵琶。據傅玄《琵琶賦》說,這種形制最早見於秦代,它是修長城的人們將原有的鞀鼓裝上弦用來彈奏悲苦音樂的一種新樂器。後來漢代烏孫公主遠嫁昆彌的時候(公元前105年前後),懂音律的工人在此基礎上參考琴、箏、築、箜篌等樂器形制,創造出一種直頸圓形音箱有十二品位和四條弦的彈弦樂器,這種樂器用彈(琵)挑(琶)奏法,所以稱為“漢琵琶”。至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音樂家阮咸因擅長彈奏這種樂器而聞名於世,所以後人就稱這種琵琶為“阮咸”。南京西善橋南朝古墓竹林七賢畫像磚中,有阮咸奏樂圖一幅,其懷抱的樂器就是這種長頸圓形音箱琵琶——阮咸(圖19)。阮咸後來又簡稱為“阮”。今日所用阮、秦琴、月琴、三弦等彈弦樂器,就是秦漢阮咸系琵琶的後裔。


圖19阮咸畫像磚(南朝)
(2)短頸梨形音箱琵琶。這種琵琶在南北朝時由印度傳入中國。當時的形制是曲頸,頸上設有四支弦柱,張四條弦,用撥子彈奏,又稱“曲頸琵琶”、“龜〔qiu丘〕茲琵琶”。這種琵琶在魏晉以來的壁畫、畫像磚中常有所見,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畫中伎樂天橫抱彈奏的琵琶,就屬此種形制。 宋代以後,短頸曲項梨形音箱的琵琶便以琵琶為專稱一直延續到近現代;而長頸直項圓形音箱的琵琶,則從此不再用琵琶稱謂而專用阮咸或阮來稱呼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