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兵器

第14章 第六節手銃

中國古代兵器 王兆春 3485 2018-03-20
手銃是一種小型火銃,係單兵手持式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初創於元代,極盛於明代前期。 最近幾十年來,文物考古部門蒐集到好幾件出土和傳世的元代手銃,它們大多製於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而製於元代至正辛卯年(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的手銃,則是元代手銃的代表性製品。由於元手銃比突火槍具有較多的優點,因而被元軍和元末農民起義軍廣泛應用。元至正十四年,元廷派淮東宣慰使納速剌丁率部進攻張士誠的反元軍隊。作戰中,其部曾“發火筩(即銃)火鏃”,射殺張士誠部下許多人。至正二十四年,元朝上都留守兼開平府尹達禮麻識理,曾指揮一支“火銃十五相聯”的部隊,進行內戰。至正二十六年十月,朱元璋的部將徐達在進攻平江時,曾在城外架設火銃,攻擊城內的張士誠部。

明洪武手銃是洪武年間製造的手銃,是朱元璋部隊在元末農民起義戰爭中所用手銃的後繼製品,明王朝建立後得到迅速的發展,成為明初作戰和加強城寨營壘守備的重要兵器。最近幾十年,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部門,收藏了幾十件出土的洪武手銃實物。同元手銃相比,洪武手銃製造工藝精細、表面光滑、管壁厚薄均勻、外形美觀,口徑為20—22厘米、誤差不超過二毫米;長度40—44厘米,誤差小於四厘米。 洪武手銃的表面大多刻有銘文,其內容大致包括手銃的製造單位、製造地點、監造官的職銜,設計和製造手銃的軍匠、民匠、教匠、教師的姓名,習學軍匠、習學軍人的姓名,還有手銃的重量和製造年月等。如1971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托克託縣出土的一件手銃上,就刻有“鳳陽行府監造官鎮撫孫英教匠謝阿佛軍匠華孝順三斤半洪武十年月日造”等字。這些內容基本上反映了當時製造手銃的組織機構、主要成員等有關情況。

洪武手銃的大量製造,為明軍在作戰中的使用創造了條件。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雲南麓川宣慰使思倫法,率部30萬襲擾定邊。明廷立即派西平侯沐英前往平定。沐英接受命令後,親自選拔精銳騎兵三萬,晝夜兼程15天,趕到前線。沐英先派300名輕騎兵前往挑戰。沐英在旁觀戰,只見思倫法所部以像兵為前陣,步騎隨後作戰。沐英認為這種陣法落後,不便於機動作戰。於是沐英傳令軍中,到明天再戰時,將火銃兵、神機箭兵分為三行,平行排列於陣前的中間部位。只要對方象兵出戰,第一行的士兵就一起發射火銃與神機箭;如果對方不退,第二行的火銃與神機箭便一起發射;如果對方還沒有退,那麼第三行的火銃與神機箭便一起發射。第二天,明軍便按沐英的部署列陣待戰。作戰開始後,思倫法所部果然騎群象衝突而來。明軍陣中第一列火銃與神機箭兵一起猛射象兵。射畢後,即從軍陣的兩側退到後隊裝填彈、箭,準備再射。與此同時,明軍第二列火銃與神機箭一起上前繼續齊射。如此再三。思倫法的象兵大多被銃彈與火箭射中,大象驚恐,紛紛轉頭奔走,全隊潰亂。明軍乘勢追擊,將思倫法的營柵搗毀,取得了勝利。這一戰,明軍創造了在野戰中使用多排火銃齊射敵軍的戰術。這種戰術一直沿襲到19世紀中葉擊針槍創造和使用之前。過去人們一直認為這種戰術是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拿破崙在戰爭時創造的。歷史證明,這不過是一種誤傳。

永樂朝廷為了進行戰爭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大力發展手銃製造事業,使手銃得到長足的發展。從出土實物看,永樂手銃比洪武手銃又有許多改進。首先,造銃工藝更為精細,口徑為14—15毫米,誤差不超過一毫米;長度為35—36厘米,誤差小於一厘米;銃身小巧靈便,士兵容易攜帶。其次,構造更為合理,銃壁前薄後厚,在外形上前細後粗,這是因為火藥在藥室內燃燒後,銃管後部靠近藥室,所受的膛壓大,所以銃壁要厚些;銃管前部離藥室較遠,所受的膛壓小,所以銃壁可以薄一些。其三,在火銃的火門外增加了一個活動蓋,用時可以打開,不用時可以關閉,以保持藥室中的火藥處於潔淨、乾燥的待發狀態。其四,增配了一個定量的裝藥匙,使每次裝填的火藥量相等,保證彈丸射出後的威力和發射時的安全。

永樂年以後至嘉靖年以前的手銃,都按規格製造和刻製銘文。在已經出土的永樂型手銃中,都用一個漢字為首進行編號,現在已經發現有以天、勝、英、奇、功、神、電等字為首進行編號的手銃,它們都由兵仗局和軍器局製造。若把已經出土的各種編號最大的手銃數加在一起,可以估算出當時至少已經製成手銃178400支,成為明軍主要的武器之一。 據文獻記載,除上述手銃外,還有單兵使用的其他一些手銃,如無敵手銃、快槍、連子銃、一窩蜂等,它們各有特色,成為明軍的輔助裝備。 由於永樂手銃數量增加、質量明顯提高,所以在作戰中的使用也更加普遍,火銃與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七月,永樂皇帝因為安南當局陰謀殺害明朝的使臣,遂決定用兵交趾。十月,新城侯張輔、西平侯沐英等統率步騎兵、舟師,以及神機將軍程寬、朱貴所部的神機槍砲兵出師交趾。十二月,明軍進攻多邦城,交趾兵身背大盾,騎著大像出戰。張輔即令神機將軍羅文等,率領神機槍砲兵從側翼猛射,大像多中銃箭,驚恐吼叫,向後奔逃,交趾兵大敗。明軍奪取了多邦城。這是明軍創造的以神機槍砲兵奪取堅城的著名戰例。

自從神機營在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底至永樂八年初創建之後,便成為隨同皇帝出征的戰略機動部隊。永樂十二年,朱棣率領50萬明軍進行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神機營作為主力部隊隨同出征。六月初七日,明軍進抵忽蘭忽失溫(今蒙古烏蘭巴托南),同襲擾明朝邊地的蒙古貴族勢力馬哈木所部作戰。馬哈木率部眾3萬抵抗。朱棣命寧陽侯陳懋等率部攻其右,豐城侯李彬率部攻其左,安遠侯柳升率神機營攻其中。作戰開始後,柳升即以神機槍砲齊射馬哈木部的中路,斃殺其騎兵數百。馬哈木部混亂潰退,陣線被突破。柳昇在中路取勝後,又以神機槍砲齊射馬部左右兩翼。朱棣也乘勢指揮明軍步騎兵追殲逃敵。馬哈木部連夜向北逃竄。此戰是明軍在沙漠戰中,以神機槍砲戰勝蒙古騎兵的著名戰例。

火銃在守城戰中擊退攻城之敵的著名戰例,當數明朝兵部尚書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蒙古瓦刺貴族也先率部南掠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東南),明英宗朱祁鎮所率領的50萬明軍被殲,隨行大臣50餘人遇難,朱祁鎮本人被俘,也先乘勢進攻北京。九月二十一日,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奉命保衛北京,京師總兵石亨協助指揮。于謙接受命令後,即嚴令諸將備戰,加固城防,在北京城的九門及要地架設火銃,神機各營也待命參戰。十月上旬,也先率12萬大軍分東西兩路進逼北京。于謙命令守城明軍22萬人全部開出九門外待敵,並同石亨重點守禦德勝門。十一日,也先攻西直門受挫後轉攻德勝門。于謙早已指揮神機營埋伏在德勝門外的村落之間,並以小股精騎挑戰,引誘敵軍至設伏地域。剎那間,神機營都督範廣指揮部下突起猛射,敵軍騎兵死傷萬餘人,其餘九萬人也四散潰逃,也先之弟孛羅及其平章卯那孩被槍砲彈射死。與此同時,明軍在西直門、彰儀門及城外街巷,也都用神機槍砲射敵。也先因傷亡慘重,不敢再戰,於十五日夜晚倉皇撤軍而去。于謙指揮明軍乘勢追擊,將其逐出塞外。這次守城戰所用火銃之多,新的守城戰術之熟練,是明代前期各次守城戰所無法比擬的。至今人們仍在當年居庸關外的戰場上,經常發現明軍使用的火銃。

為了提高火銃的射擊速度和射彈量,明朝自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起,還創制了多管和多發手銃,它們自二管至36管不等,可連射或齊射二發至上百發彈丸,是明代後期手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它們的構造形式有四種。其一是用各支單管手銃互相平行繞軸加固而成,共用一根手柄,每銃各有火門,點火後可連射或齊射,這類手銃的製品最多。其中有二管的夾把銃、飛天神火毒龍槍,三管的三眼銃,四管的四眼銃,五管的五排槍,七管的七星銃,十管的子母百彈銃等。其二是由兩支單銃背向安置於一根長柄的兩頭,銃口向外,射畢一頭再射另一頭。其三是在一支較長的銃管上,分段開出火門和裝填火藥,作戰時自前至後,依次發射;如十眼銃就是在一支五尺長的銃管上,以中間一尺實體為分界線,其餘兩端各長二尺為銃管,每端平分五節,每節長四寸,內裝火藥與彈丸,作戰時先依次射畢一端的五發彈丸,爾後再發射另一端的五發彈丸。其四是將多支單銃安於一個車輪式轉盤上,進行轉動式發射的多管銃;如車輪炮就是將36支單銃,附著在一個車輪式圓盤的18根輻條上,進行轉動式發射的多管銃。有的多管銃還可以一銃多用,如夾把銃在彈丸射出後,可用槍鋒刺敵;三眼銃的彈丸射畢後,可將三支銃管作銃頭擊敵。

明代前期的手銃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多管和多發銃也屢有創制,但是由於點火方式落後,射擊費時,發展受到限制,因而在歐洲的火繩槍傳入以後,便退居次要地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