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兵器

第6章 第四節射遠兵器

中國古代兵器 王兆春 3756 2018-03-20
射遠兵器是通過能將蓄積的機械能瞬時釋放的裝置,把彈、簇射至敵方的遠程兵器。有弓、弩、箭和拋石機。是中國古代軍隊的重要裝備,直到槍砲大量使用後才退出戰爭舞台。 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彈射兵器。由具有彈性的弓臂和韌性的弦構成(見圖8)。恩格斯曾經指出弓箭發明的作用:人類蒙昧時代的高級階段是“從弓箭的發明開始”的。 1963年,考古部門在山西省朔縣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用燧石片打製的石鏃,長2.8厘米,加工較細緻,鏃尖較鋒利。經放射性碳-14測定,大約制於28000多年以前,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石鏃之一。從此鏃加工工藝的精緻程度,可以判知我們的祖先,至少在三萬年以前已經製造和使用弓箭了。當時所用的弓,大體是用單根的竹木彎曲而成,也就是“弦木為弧”的單體弓。


圖8 弓
隨著年代的推移,單體的竹木弓便逐漸發展為複合弓。從殷墟墓葬中發現的弛弓的灰痕,並結合甲骨文、金文中有關弓的象形文字“ ”、“ ”加以考察,可判知商代的弓大致已是使用兩層材料粘合而成的合體弓。到東周時期,弓的製作水平已經提高,能使用多種材料製造複合弓,弓的形制構造已經基本定型。複合弓的製作方法是:先在竹和木製造的弓身上,傅角被筋,再纏絲塗漆。這種弓的彈性,要比用單一材料製作的單體弓大得多。據《考工記·弓人》記載,周代的弓係由王室所設“五官”中的“冬官”製造。制弓時,對選料、配料、製作程序和規格,都有嚴格的規定。所製的弓有用於車戰和守城的王弓、弧弓,用於狩獵的夾弓、庾弓,用於習射的唐弓、大弓等。

秦漢以後,弓的基本構造雖然沒有變化,但在材料選擇和外表的裝飾上更為講究。漢代注重使用強弓勁弩,有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強弓等名稱。漢將蓋延、祭彤等驍將所用弓的張力,已經達到300斤。唐軍使用的弓有長弓、角弓、稍弓、格弓等四種。長弓用桑木、柘木等材料製成,形體較大,多為步兵使用;角弓的形體較小,強度大,適於騎兵使用;稍弓的射程較近;格弓是用於儀仗的彩飾之弓。宋代騎兵多用強弓,採用“滿開弓,緊放箭”的速射方法射敵。清代的弓雖然名稱很多,但已不是主要的射遠兵器。隨著槍砲的發展,弓的射遠作用相形見絀,並最終被淘汰。 弩由弓演變而來,是安有張弦裝置的弓。張弦裝置由弩臂及安於其上的弩機構成(見圖9)。弩比弓操射方便,射手可先張弦安箭,再縱弦發射。弓箭手卻要在用力張弦的同時進行瞄準,因而弩的命中精度高。從考古發掘的材料看,大概在原始社會晚期或者說至少不晚於商周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開始使用木製弩了。到東周時期,隨著青銅冶鑄技術的提高,出現了青銅弩機,提高了弩的殺傷力。最早的銅弩機,出土於山東曲阜的魯國故城遺址。湖南、江蘇、河南、河北等地的戰國中晚期墓葬中,也都曾經發現過青銅弩機。可見此時安有青銅弩機的弩,已經普遍裝備軍隊,用於作戰。此時的弩還是用人臂張弦的弩,所以叫臂(擘〔bo簸〕)張弩。


圖9 弩
戰國晚期出現了用腳踏張的蹶張弩,其張法有兩種:強弩用腳踹上弩,射程較遠;弱弩用膝幫助上弩,射程較近。蹶張弩的射程較遠,一般為擘張弩的二一三倍。 西漢時期的弩出現了帶刻度的“望山”,其作用類似近代步槍上的標尺,射手可按目標的遠近,通過望山控制鏃端的高低,調整髮射角,以便準確地命中目標。東漢時期出現了單人所用彈射力最大的腰開弩。發射時,弩手坐於地上,兩足向前蹬弓,用扣系在腰間的拴鉤之繩拉弦張弓。由於弩手利用了腰部和兩腿的合力拉弓張弦,所以弓的彈射力增強,射程比蹶張弩更遠。與此同時,還出現了以絞動輪軸張弓射箭的床弩。床弩(又稱床子弩)的弩床上可安一張或幾張弓,以多弓的合力射箭,其射程之遠和殺傷力之大,遠非單弩可比。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已將西漢時連續射箭的連弩,改進為十箭連射的元戎弩。

唐朝的軍隊裝備有七種弩,其中大木車弩就是東漢出現的床弩,弓長12尺,用絞車張弦射箭,主要用於攻守城壘和安於戰車戰船上進攻強敵。宋代的弩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製品有蹶張弩和床弩兩大類。尤為重要的是床弩的發展,其製品有大合蟬弩、小合蟬弩、雙弓弩、次三弓弩、三弓(豆鬥)〔dou抖〕子弩等。其中雙弓弩前後各安一弓,由七人用繩軸絞張,射程可達150步(每步約五尺)。三弓弩是前二弓後一弓,由70人張射,射程300步。次三弓弩射擊的踏蹶箭,能成排牢固地紮釘在夯土城牆上,攻城者可腳踏其上,恰如足蹬階梯一樣,攀登上城。 (豆鬥)子弩和三弓弩的弦上裝有一個鐵製的兜子,內放數十支箭,可同時射擊,如寒鴉群飛,人稱“寒鴉箭”,能大量射殺密集的攻城之敵。由於床弩的威力大,並可發射火藥箭,攻守城戰和野戰都可使用。宋太祖趙匡胤在郊外觀看床弩試射時,有的弩竟能射700步遠。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軍在澶淵之戰中,以床弩射殺契丹大將蕭撻,使契丹軍士氣大喪。南宋將領魏丕所創制的床弩,射程竟能達到千步。過去恩格斯曾經說過,英國士兵在14—15世紀使用的大弓,可以把箭射出200碼以外,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武器。然而中國的士兵在10—11世紀時,已經能用神臂弓和床弩,射中500米以外的目標了。元軍使用的床弩,射程也有800步。明朝以後,由於槍砲的廣泛使用,弩和弓逐漸退居次要地位,並終於被淘汰。

如果說弓和弩是發射裝置,那麼箭就是被發射的具有鋒刃的射遠兵器,古書中常稱它為矢。箭由箭鏃、箭桿、箭羽組成(見圖10)。 最初的箭是在一根削尖了的竹桿和樹枝上,安上一個磨製成尖鋒的石鏃、骨鏃或貝鏃,尾部安上一根羽毛製成的。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各文化遺址出土的石鏃、骨鏃、角鏃可知,最初的鏃多用骨、角磨製而成。後來由於石器製作技術的提高,石鏃便逐漸增多。這些鏃開始都是簡單的三角形,前部有鋒,兩翼外展,後部沒有鋌。爾後便逐漸發展成前有尖鋒,後部有鋌的鏃。最後又從鏃身與鏃鋌沒有明顯區分的鏃,發展成前鋒很尖利,鏃身與鏃鋌有明顯區分的鏃。這種狀況,充分反映了骨鏃、角鏃和石鏃在形制結構上不斷改進的發展過程。


1.點鋼箭2.鐵骨麗錐箭3.木樸頭箭4.火藥箭5.烏龍鐵脊箭6.鳴鶻〔gu骨〕箭圖10 箭
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鑄鏃範說明,當時已能成批鑄造青銅鏃。鏃的兩翼之間的夾角逐漸增大,翼末倒刺日趨尖銳,兩側刃已呈現出明顯的血槽。這種箭射入人體後,擴大了受創面積,又不容易拔出,提高了刺殺力。西周設立了造箭機構“司弓矢”,所製的鏃又有改進,其兩翼尖角更大,翼尾倒刺更尖銳,甚至改為平鏟尖頭,殺傷力進一步提高。進入春秋以後,由於車戰的發展和戰車防護的加強,所以創制了三棱式鏃。這種鏃有三條突起的棱刃,有較強的穿透力,能射穿戰車堅固的防護裝置和皮製鎧甲。戰國後期大多使用這種箭。秦漢時期已普遍使用鋼箭。這種箭不但鏃頭較長,而且常在頭部塗抹毒藥。晉代的銳利鋼箭能夠穿透堅甲。明清兩代,箭的名稱雖多,但隨著槍砲的發展,箭與弓弩一樣,在戰爭中的作用日益下降,直至最後被淘汰。

拋石機是古代利用槓桿原理製成的拋射石彈與火球的射遠兵器。其射遠的作用與弓弩相似。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稱這種兵器為〔kuai快〕和發石機。到西晉時期,才在文學家潘岳《閒居賦》的詩句“礮石雷駭”中出現礮字,唐代正式稱作礮。宋代將礮改寫為砲,有時砲與礮並用。後來又寫成炮。北宋大量製造,不但拋射石彈,而且拋射火球。它們的基本構造是在做好的各種大木架上,橫置一根木軸,木軸的中央穿過一根具有韌性的粗長圓木,這根粗長的圓木即為拋射槓桿,也就是炮桿。炮桿的尾端係有一個放置石彈或火球的皮窩,頭部係有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炮索,以便射手拉動。將要拋擲時,由一人測定目標,其他人各拉一根炮索,指揮者一聲令下,眾人齊拉炮索,使炮桿急速翻轉,使炮石沿切線方向飛出,至敵陣擊砸目標,達到摧毀和殺傷的目的。 《武經總要》記載了宋代使用的十幾種炮,其中有固定的單梢炮(見圖11)、雙梢炮、虎蹲炮等,有安於車上便於機動的車行炮、臥車炮等。


圖11 宋代的拋石機
炮在宋代使用較多,其中陳規和魏勝,是著稱於史的善於用砲的抗金將領。陳規在德安(今湖北安陸)守城戰中,為了加強城防,選聘了一批能工巧匠,製成堅實的拋石機,對士兵進行有關機械使用的訓練,從而成功地用拋石機同火槍等兵器相配合,取得守城戰的勝利。魏勝在抗金作戰中,曾創制數十輛砲車和數百輛如意砲車,多次戰勝金軍。朝廷得知後,下令各地製造和使用這種砲車。 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蒙古軍在進攻襄陽時,曾請回回人造炮匠師亦思馬因,設計製造了一種重力下墜式拋石機,其擊砸和摧毀力大於宋軍的人力拉動式拋石機。據說這種拋石機在進攻襄陽時拋射了重達150斤的巨石, “所擊無不摧陷”。之後在進攻長沙和桂林時,都使用了這種拋石機。由於它首創於進攻襄陽之戰中,故被稱為襄陽炮。又因為它是回回人所設計,故又被稱為回回炮。襄陽炮威力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拋射的石彈大,重達150斤;而宋軍拋石機拋射的石彈不超過90斤。二是炮梢的受力方式有改進,宋軍拋石機的受力端係有十幾根甚至上百根拽索,用人力拉動炮梢,將石彈拋出;襄陽炮炮梢的受力端附系一塊巨石或重金屬塊,用鉤將其鉤住,不使下墜;拋射時,即將鉤突然解脫,巨石急速下降,使炮梢急速旋轉,石彈因受瞬時突發力的作用而被拋出;宋軍拋石機因用人力拉動,用力參差不齊,不易使作用力瞬時集中於一點,所以威力較小。襄陽炮在明代還常用於作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