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兵器

第4章 第二節衛體兵器

中國古代兵器 王兆春 2414 2018-03-20
兵家常把這類兵器稱作“短兵(器)”。主要製品有單面側刃的短柄刀和兩側有刃、前端有尖鋒的劍。由刀身、劍身和短柄構成,多用於近戰格鬥和衛體防身。 短柄刀是用於劈砍的單刃防身兵器。由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刀和骨刀演變而來。當青銅冶煉技術出現和不斷提高後,人們開始鑄造和使用青銅小刀作工具。到了商代,由於青銅冶鑄技術的進一步提高,便製成了直脊薄刃、彎脊薄刃和刀刃上翹的三種青銅刀。由於刀類兵器的殺傷作用不如戈矛等直刺和橫啄兵器,所以製造和使用較少,也沒有普遍裝備軍隊,直到秦代還沒有改變這種狀況。西漢時期,開始出現鋼製環首刀,脊厚而刃薄,刀身平直而柄短,因柄端有環而被稱為“環首刀”。河北省滿城縣西漢劉勝墓曾出土過一把官吏佩用的環首刀,環首用金片裹纏,套有製作精美的漆鞘。

東漢時期,鋼刀的製造水平提高。造刀時,反复折疊鍛打(當時稱煉或湅〔lian練〕)刀坯的次數日益增多,以致出現了三十煉、五十煉、百煉鋼刀。山東省蒼山縣曾於1974年7月蒐集到一把環首刀,全長111.5厘米、寬三厘米、脊厚一厘米。環首呈橢圓形。刀身有錯金隸書銘文:“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等15字。可見此刀是製於公元112年的三十煉鋼刀。銘文中的“五月丙午”為五月初五日端陽節。按古代的陰陽五行說,此日屬陽日,冶煉金屬最好。 1964年,在日本的大和爍本東大寺古墓中,發現一把鋼刀,其上刻有東漢“中平”紀元和“百練清剛”等字。說明此刀是製於公元184—189年間的“百練清剛(百煉精鋼)”刀。

至三國兩晉時期,鑄造寶刀成風。曹操在建安年間,延請名師用三年時間造五把寶刀。其子曹植作《寶刀賦》稱讚其刀能“陸斬犀革,水斷龍舟”。吳主孫權親自督造百煉、青犢、漏景等三把隨身佩帶的寶刀。蜀國造刀名師蒲元,對鋼刀的淬火技術有較深的造詣,能夠鑑別出用不同水質淬火的兵器。據說有一次,蒲元在斜谷為諸葛亮鑄刀3000把。鑄刀時,他採用了與眾不同的淬火方法,專門派人取蜀江水淬火。有一個取水的人不小心,將從蜀江取來的水翻倒了不少,便就近取涪江水補上,希望能蒙混過關。不料蒲元用鑄好的刀放入此水中淬火時,就說這不是蜀江水。取水人想要狡辯。蒲元說此水雜有八升其他的水,為什麼你不說實情。取水人知道瞞不過去,便講了實情。蒲元便改用蜀江水淬火,鑄成的刀鋒利異常,被人稱為“神刀”。

隋唐時期,軍中多用短柄橫刀。宋軍多用短柄手刀。元軍使用短柄環刀。明軍使用短刀、腰刀和仿日長刀等三種短柄刀。清軍使用的短柄刀種類更多。 劍是用於刺劈的直身雙刃尖鋒兵器。由劍身和劍柄構成。劍身修長,兩側有刃,中間有脊,前窄後寬,後安帶環短柄,柄與劍身之間有劍格(見圖6),通常的劍都配有劍鞘,便於攜帶。 出土實物表明,早期的劍是西周早期使用的柳葉形青銅劍,中間無脊,缺少劍格和劍首,只有短莖,構造尚不完善。此後逐漸改進,劍身中央有脊,劍莖加長成柄,並增加劍格和劍首,劍的構造基本定型。

圖6 劍的構造
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吳、越、楚等國,造劍業相當發達,湧現了一批神話傳說式的歐冶子、風鬍子、干將、莫邪等鑄劍匠師據說楚王曾派風鬍子到吳國請歐冶子和乾將造劍,結果造成龍淵、太阿(亦作泰阿)、工布等三把名劍。又說歐冶子還為越王勾踐製造了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等五把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等諸侯國所造的青銅劍,近年來多有出土。從劍身的銘文可知,它們中有三把吳王光劍、兩把吳王夫差劍、一把越王勾踐劍、一把越王朱勾劍。它們大多製造工藝精細,劍格嵌有寶石,至今光澤尤存,鋒利異常,錯金銘文仍清晰可見。這些劍的出土及其銘文中的內容,可以說明《吳越春秋》、《越絕書》等文獻史籍的記載,也並非都是虛構,而是當時實際造劍盛況的一些誇張的反映。

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一把長94厘米的青銅劍,表面作過防腐蝕處理,是製作水平最高的青銅劍。 自西周晚期出現鐵劍後,鐵劍的製造和使用便逐漸增多。湖南省長沙市春秋楚墓曾出土過一把鐵劍,經化驗,係採用含碳0.5%的中碳鋼,經七一九次鍛打後製成,劍身比青銅劍長。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傳說中的鑄劍匠師,不但鑄造了許多著名的青銅劍,而且也鑄造了鋼劍。據唐代人陸廣微在《記吳地·匠門》中記載:吳王闔閭令干將在匠門鑄造鋼劍時,鐵汁流不出來。干將妻莫邪問該怎麼辦。干將說,從前先師歐冶子鑄劍時,曾以女人配爐神。莫邪聽說後即躍身爐中,鐵汁豁然流出,鑄成雌雄二劍,雄劍名干將,雌劍名莫邪。干將自藏雌劍而獻雄劍於吳王,雌劍因思念雄劍而經常悲鳴。後人常以乾將、莫邪為寶劍的通稱。這些美麗動人的傳說雖有誇張之處,卻也形像地反映了當時吳越等國發達的造劍業的概況。由於這些諸侯國造劍事業興旺發達,所以劍便成為這些國家步兵手中的利器。西漢時期的鋼劍已經十分鋒利。 1978年,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出土一把東漢建初二年(公元77年)製造的鋼劍,全長109厘米,劍身長88.5厘米。劍柄正面有隸書錯金銘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孫劍□。”經考古部門鑑定,此劍是用含碳量較高的炒鋼為原料,經過反复鍛造而成的,反映了東漢時蜀郡精湛的冶煉和鑄劍的工藝水平。唐宋以後至明清時期,劍已經成為文武官員的佩飾品。

匕首是一種以刺殺為主兼能砍擊的兩用兵器。是專用的衛體兵器。由短柄與短刃構成,構造形式與劍相似而更短,多為近戰衛體之用。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用磨製的方法製成短柄骨匕首和石匕首。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的一把短柄骨匕首,長18厘米,呈扁平三角形,其一面的中央有凸起的棱脊,兩側磨成利刃,向前收聚成鋒,後部有一個大方孔,便於穿繩攜帶。由於匕首短小犀利,容易藏匿,所以常被古人用作行刺的利器。戰國時,勇士荊軻為了報答燕國太子丹的恩待,把匕首卷藏在燕國的地圖中。秦王展示地圖,在匕首即將顯露時,荊軻執匕首刺秦王。此次行刺雖未成功,但“圖窮匕見”卻成為人們流傳至今的一個成語典故。為了提高匕首的刺殺作用,人們常在其刃部塗上毒藥。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