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著名的寺廟宮觀與教堂

第2章 第二節文殊菩薩道場五台山寺廟群

佛教徒一向有尋師求法的傳統,歷史上也曾先後出現了一些佛教聖地,受到人們的朝拜。到明代,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成為公認的佛教四大名山。這些名山景色秀麗,建築宏偉,擁有種種佛教傳說和許多著名寺院,直到今天,仍然是佛教徒參拜的聖地和一般旅遊者的遊覽勝地。 五台山位於山西忻州市五台縣東北隅,距太原230公里,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由五座山峰構成,總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五峰聳峙,高出雲表,峰頂沒有林木,平坦寬闊,好似土壘之台,所以稱之為五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 中台翠巖峰。五台之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五台山海拔高,盛夏氣候涼爽,山中最冷處終年冰雪不化,所以又名清涼山。

五台山腹地的台懷鎮,佛塔摩天,寺院林立,清流潺潺,松柏掩映。遠自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印度僧人來中國傳揚佛教,稱五台山為文殊菩薩的演練場所,於是在這裡建寺修廟,此後歷經北魏、北齊、隋、唐以至清末,五台山寺廟陸續增修。全盛時期,寺廟多達300餘座。五台山雖幾經衰落,建築也屢遭破壞,但迄今仍然是我國最大的佛教建築群。五台山現存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hou侯〕寺、廣仁寺、圓照寺、碧山寺、鎮海寺、龍泉寺、南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岩山寺、普化寺、尊勝寺、廣濟寺、延慶寺、秘密寺等47處佛寺建築,台內39處,台外八處。其中最為著名的,除佛光寺和南禪寺以外,還有被稱做五台山“五大禪處”的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和羅睺寺。

佛光寺地處五台縣城東北32公里處的佛光山山腰,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後因唐武宗禁止佛教而被毀。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又因唐宣宗提倡佛教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被列為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建於唐代的山腰大殿為正殿,座東向西,稱東大殿。東大殿居高臨下,雄偉古樸,氣勢壯觀,是五台山最大佛殿之一,無論在構造做法上,還是在造型比例上,都集中地反映了唐代木結構建築的特點,在我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東大殿採用樑柱木結構作為框架,以柱子承重,以榫卯固定接頭,是一種柔性結構體系,已接近於現代框架結構。廡殿式屋頂,屋簷出挑近四米,坡度平緩,顯得舒展平穩。殿身與屋頂之間的斗拱碩大,在整個立面中的尺度感和重量感因而特別突出,具有很好的結構作用和裝飾效果。柱子向內傾,傾斜度由里向外依次加大,起到了穩定大殿的作用。

大殿中央有一尊佛像。為襯托佛像的高大,建築者有意將佛像伸出柱身,並使其後背光與後排柱頭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達到了佛像與建築空間的緊密結合,加上內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與簡潔明快的樑枋、斗拱、精緻的背光等形成強烈的對比,充分體現出唐代建築藝術處理空間位置的特色。 佛光寺的文殊殿,其年代之久、規模之大,僅次於東大殿。它建於金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為節約木材,擴大空間,採用了金元時常用的建築處理手段減柱法。 佛光寺的建築堪稱瑰寶,佛光寺的唐塑、壁畫和墨跡也久負盛名,它們與建築合稱為寺裡的四絕。僅大殿內的佛壇上就有主像五尊,脅侍24尊,羅漢500尊(後毀損部分)。這些塑像佈局合理,姿態各一,面目渾厚圓潤,生動逼真,線條自然流暢。正殿內現存的十幾平方米唐代壁畫,描繪了佛教故事,其中右次間內柱前額上的橫幅,人物姿態都極優美,富有唐代特徵,而其顏面、鬍鬚筆法則部分保留了漢畫的風格。大殿左右四樑下均有唐人題字,這些墨跡字跡清晰,筆法沉勁,實在不可多得。

南禪寺在五台縣城西南22公里的李家莊西側,初建年代不詳,但大殿平樑下保存的墨書題記可以證明它重建於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寺坐北朝南,規模不大,山門內僅有東西配殿和大殿,以及東跨院和僧房數間,除大殿外,均為明清遺物。唐武宗滅佛時,全國佛寺大都被毀,南禪寺因地處偏遠,得以倖存。南禪寺大殿與佛光寺東大殿同屬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結構建築。 大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似方形,屋頂為單簷歇山式。殿內柱上安裝著雄健的斗拱,承托住沉重的屋簷。殿內中間沒有柱子,四椽栿〔fu伏〕通達前後檐柱以外。整座建築樑架結構簡練實用,形體美觀,加上屋頂舉折平緩,充分顯示出唐代高超的建築技藝。大殿內有一座用精美的雕磚砌成的大佛壇,壇上佈滿唐代彩塑。彩塑的形體、衣飾的樣式和製作的手法,與唐代敦煌塑像如出一轍,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彩塑正中為釋迦,兩側及前面是釋迦弟子、菩薩、天王、童子等17尊佛像。這些彩塑佛像面形豐潤,神態自若,服飾簡潔流暢,手法精巧熟練,是保存到現代的難得的珍品。


南禪寺唐建大殿
1974年至1975年,國內文物工作者對南禪寺大殿進行大規模落架翻修。殿內最大的木構件即兩根四椽栿本來早已劈裂彎曲,下垂幅度分別達九釐米和八厘米。當人們將屋頂負荷拆卸後,令人驚異的情形出現了,其中一根四椽栿自動回彈五厘米。人們對它採取反轉壓平處理後,它居然變得完全平直,恢復了唐朝時的原貌。另一根四椽栿,經處理後,彎垂幅度也只剩五厘米。經歷1200多年的木構件,彈性如此之好,實屬罕見。 顯通寺位於台懷鎮北側,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是五台山建築最早、規模較大的一座寺院。相傳白馬寺建成以後,兩位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五台山,建起了這座寺院,取名大孚靈鷲寺。後來曾改名花園寺、大華嚴寺,至明太祖重修時,太祖賜額“大顯通寺”,故沿用“顯通”至今。現存建築為清代規模,寺宇佔地八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中軸線上排列著水陸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等七座殿宇。無量殿,高20.3米,寬七間共28.2米,深四間共16米。這座無量殿形制古樸,雕刻精細,是我國無梁建築中的傑作。銅殿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其造型和北京故宮金鑾殿相仿,共用銅10萬斤,是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顯通寺兩廂配殿嚴整齊備,齋堂禪院完好無損。其中兩座高達八米的銅塔,造型顯得格外秀美。西塔,下層有個拇指大小的小廟,廟內端坐著一位“土地”菩薩。相傳,康熙帝來五台山時,“土地”猛然發話,向皇帝問安。康熙皇帝聞聲回顧,周圍並不見人。費了一番功夫,康熙終於找到了他,不禁笑道:“好大的土地!”小土地十分高興,急忙跪地道謝說:“謝主龍恩!”別看小土地身材不大,卻從此在五台山享有了鼎鼎大名,並不時引來眾多的遊客前來光顧。顯通寺山門外的鐘樓,與其他寺廟裡的鐘樓,從外觀上看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它裡面懸掛的一口幽冥銅鐘,卻實在不一般。這口鐘鑄造於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年),重達9999.5斤。撞擊一下,聲音可以傳到10里之外。清末以來,顯通寺屢遭戰亂破壞,變得殘破不堪。 1949年以後,國家陸續撥款,進行大規模修葺,現在面貌已為之一新。

塔院寺,原為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建舍利塔時,獨立為寺。寺內主要建築以舍利塔為中心,排列著大雄寶殿、藏經閣等建築。藏經閣內木製轉輪藏共33層,各層放滿經書,現存經書二萬多冊,是名副其實的藏經殿。院內的捨利塔,又稱大白塔,全身雪白,高約56.4米,比北京北海的白塔還要高出20.5米。大白塔聳入雲天,在紅牆、琉璃瓦殿頂的陪襯下,顯得巍峨壯觀,早已成為五台山的標誌。大白塔的下層是殿宇,俗稱塔殿,內有文殊、觀世音、普賢、地藏四菩薩和釋迦佛像,還有色調鮮豔的濟公和尚瓷像和雕工細膩、小巧玲瓏的劉海戲金蟾木雕。 五台山寺廟分為兩類,一類是漢僧寺院,俗稱“青廟”,一類是喇嘛寺廟,俗稱“黃廟”。清代曾將部分青廟改為黃廟,青衣僧隨之改為黃衣僧,因此,這裡又有了漢族的喇嘛。青廟的首寺是前面已經講過的顯通寺,黃廟的首寺則是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西北方的靈鷲峰上,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佔地45畝,殿堂樓房430多間,一向以它宏偉的建築和壯觀的佛像雕塑,受到人們的重視。菩薩頂相傳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創建於北魏時期,最初取名真容院,也稱文殊寺。明朝永樂以後,蒙藏佛教教徒進駐五台山,大喇嘛就居住於菩薩頂。清朝康熙、乾隆幾次朝拜五台,也都在這座寺廟里居宿。菩薩頂盤踞山頭,地勢較高,加上這裡殿宇雲集,佈局嚴整,因此顯得雄偉壯觀。山門前的108級石階,暗指山西舊屬的108個縣。遊人參觀菩薩頂時,往往在這些石階上俯視台懷鎮全景,留影逗留。山門內,分佈著天王殿、鐘鼓樓、菩薩頂、大雄寶殿等主要寺廟建築,這些建築的屋頂,都用三彩琉璃瓦覆蓋,顯得五彩繽紛。雖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依然色澤如新。東禪院當中的碑亭,聳立著兩面乾隆皇帝的御碑,每面御碑高達六米。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的碑文,簡述了菩薩頂的歷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時的經歷,書法字體流利,氣勢不凡。菩薩頂現存建築,全都是清代所重建,其形制和手法,多參照皇宮官制式,顯得富麗堂皇,尤其雕刻藝術,最值得珍視。

台懷鎮楊林街西南側的殊像寺,因寺內供奉文殊菩薩像而得名。這座寺廟始建於唐朝,元朝延祐年間及明朝成化、萬曆年間曾三次重修。現存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文殊閣、鐘樓等。文殊閣是全寺的主殿,閣內的文殊騎獅塑,高約九米,以其形體巨大、製作精巧聞名中外。該像塑於明朝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文殊菩薩坐在一隻綠色紅纓獅背上,面龐飽滿,鼻高而直,兩耳垂肩,口大唇厚,線條分明,在寬闊的肩頭上,斜披袈裟,身軀挺直,衣衫縐褶處的線條顯得飄灑自如,眼神莊嚴肅穆。雄獅張口伸舌,目光炯炯,神色飛動。龕背面塑藥師、釋迦、彌勒三世佛,兩側為懸塑五百羅漢渡海圖,這些明代遺物,既像錦繡的掛毯,又像巨大的浮雕,刻畫出一幅佛家生活的動人圖景,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工藝精品。

羅睺寺在顯通寺東,始建於唐,由於傳說文殊菩薩曾在此講經,故取名“落佛寺”。明清時期,經重建裝飾,成為全國著名的喇嘛廟,是五台山現今保存完好的大型寺廟之一。現存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經閣、廂亭、配殿、廊屋、禪院等近500間。正殿中央,有一個名為“開花現佛”的木結構裝置。它的下層為圓盤,圓盤上刻水浪圖案,圖案之上,塑二十四諸天和十八羅漢。圓盤正中安插一朵高達丈餘的蓮花,四尊佛像背靠背、面朝外端坐於內。佛像的外圍是八片蓮花瓣。通過地下機關,圓盤可以快慢轉動,花瓣可以隨開隨合。相傳乾隆末年時,羅睺寺主持喇嘛長期鬧病,臥床不起,寺院無人管理,百廢待興。這時,羅、睺兩姓的兩位藏族人,自願前來主持修葺,並設計興建了開花現佛。後來,羅、睺二人繼承了住持的衣缽,興盛起來的寺廟因之改名為羅睺寺。

總之,五台山的每座寺院,寺院裡的每座建築,每尊塑像,每件文物,幾乎都有一段動聽的故事傳說。這裡的一山一水,也都洋溢著美妙的詩情畫意。到五台山遊覽,簡直就是在詩與神話的交織中漫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