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話

第13章 第四章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種種情況

前面已經講了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外因和內因,說明一個人的成才決不是偶然的,其實是有著種種外因的促進,並且由自身要求成才的內因決定的。外因與內因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有了自身要求成才的內因,再加外因的促進,才能使一個人加速成才。沒有成才的內因,光靠外因是不可能成才的。不過,外因有時也能激發人們要求成才的願望,如歷史上為國犧牲的英雄,他們原先的志趣未必在於效死疆場,而是由於受國仇家恨所激發,挺身而出,終於成了留芳百世的英雄。家庭教育的培養,良師益友的熏陶,也可能對一個意志並不很堅定的人起到鼓勵作用,使他終於立志成才,這些都可以說是外因有時能轉變成內因而使人成才。 在這一章,將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敘述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種種情況,包括什麼時候成才的人較多,什麼地方成才的人較多,成才青少年對社會國家民族有多大貢獻,青少年成才有無阻力,等等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中國古代什麼時候青少年成才的人較多。這個問題,應當先從時代的變遷談起。中國古代歷史是一個不停地由統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到統一的發展過程。這不是周期性的循環,而是社會矛盾由平衡到不平衡,又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演變過程,每一次演變,社會就向前跨進一大步,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過程。夏商周三代,中國處在奴隸制社會和由這個社會向封建製過渡的時期,中國以當時政治經濟最發達的中原地區為核心,形成一個基本上統一的局面。中原以外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都不如中原地區,所以對中原政權的威脅干擾較少,全國處於一個相對安定的時期。到了春秋戰國,中原以外的地區發展加快,於是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就出現了分裂割據的局面,那是一個不安定的動亂時期。經過長達幾百年的爭霸爭雄戰爭,各割據勢力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促使自己所控制的地區加速發展生產,充實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的力量。最後競爭的結果,秦國占了上風,由秦始皇完成了空前規模的統一事業,出現了秦漢大一統的局面,整個國家又處於安定時期。東漢末年,中原地區由於軍閥爭權奪利,經濟遭到破壞,朝廷難以控制全國,而東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發展卻比較迅速,政治、經濟、軍事力量較強,於是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割據局面,又是一個不安定的動亂時期。西晉的統一有些偶然性,並不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發展快於東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結果,而是由於東南的孫吳和西南的蜀漢人才出現斷層,政策上屢屢失誤等原因所造成的,事實上這兩個地區政治經濟發展的勢頭仍然沒有減弱。正因為如此,西晉的統一十分短暫,緊接著的是東晉與十六國、南朝與北朝的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又是一個不安定的動亂時期。經過長時間的角逐競爭,中原地區的發展又相對地快於周邊地區,於是又出現了隋唐大一統局面,經歷了將近300年的安定時期。唐朝末年,中原以外地區政治經濟的發展又逐漸地超過了中原地區,而唐朝則由於武人跋扈,藩鎮割據,皇權削弱,朝廷難以駕馭全國,終於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整個中國又處於動亂不安的時期。北宋的統一,表面上政治中心在中原的汴京,具有統一的規模,其實江淮、四川、湖廣的發展都已經超過了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所以在那些地方實行的政策都有些不同於中央朝廷的特殊性,甚至文化中心也已經逐漸轉移到了兩浙與閩廣。而北方的大片土地,先後受遼和金的控制,所以整個中國實際上是個分裂割據的局面,社會極不安定。南宋更是偏安一隅,與金長期對峙,談不上統一安定。元的統一又有點例外,靠的是以武力控制全國,而經濟供給則仰賴於南方,所以最後朱元璋依靠南方地主勢力的支持,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奠定了500多年的明清大一統局面。明清鼎革之際,雖有幾十年的戰爭動亂,但是500多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國家是比較安定的。

時代的變遷既然是分裂與統一、動亂與安定的相互交替,則中國古代青少年的成才,包括成才的類型和成才人數的多少,自然會與這種時代的變遷緊密相關。中國古代有“亂世出英雄,太平出文士”的說法,那是指不同歷史時期人才的類型而言,意思是說,分裂割據時期,也就是所謂亂世,那是人們鬥智斗勇的時代,時代需要的是能夠運籌帷幄、精於韜略、擅長騎射、勇於拼殺的人,文化暫時退居次要的地位。那樣的時代,多出英雄好漢式的人才,而以政治家、軍事家為多。大多數的家長和老師,都諄諄告誡自己的子弟和門生應當做個英雄好漢,青少年也大都以能成為英雄好漢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春秋時期的汪踦,楚漢爭雄時期的韓信,三國時期的孫權、諸葛亮、周瑜、呂蒙,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荀灌、祖逖、劉琨、宗愨、王猛、劉淵、石勒、苻堅,宋金對峙時期的岳飛、岳雲父子,明清之際的夏完淳等,都是順應這種時代要求而湧現的英雄好漢。雖然與這些英雄好漢同時代的也有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等文人學士,但是數量相對地較少,原因是分裂割據的亂世戰爭頻繁,社會動亂,文化蕭條,人們缺乏安心讀書的心情與環境,而在文化領域裡成才卻又需要有相當多的時間,其成就受到社會的公認也需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所以在那種時代文化領域裡成才的人就相對地較少,並且文人學士成才的經歷也不如英雄好漢那樣激動人心,事蹟亦不如英雄好漢那樣突出,不像英雄好漢那樣對人們具有十分現實的教育意義。

國家統一時期,或者分裂割據時期裡某些局勢相對穩定的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們能夠安心讀書,在文化領域裡進行各種各樣的創造,因此,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等文人學士紛紛湧現,並受到社會國家民族的足夠的重視。西漢的司馬遷,東漢的班固、王充,晉朝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唐朝的王勃、蕭穎士,宋朝的范仲淹、司馬光、歐陽修、蘇軾,明朝的歸有光,清朝的魏禧兄弟等,都生長在比較安定的社會環境裡,他們的政治才幹,以及在科學、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才能,在安定或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裡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中國歷史上統一的時期比較長,分裂割據的時期比較短,也就是太平時世長,亂世短,文才與武才之比,即文人學士與英雄好漢之比,前者相對地比後者多一些。據此,可以說統一時期人才的數量比較多,分裂割據時期的人才數量比較少。需要特別提出來的是政治家這種人才,他們既可以說是文才,也可以說是武才。在國家安定的時候,政治家多講文治,他們著重研究經國濟世的策略,為整頓吏治,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安定民心而出謀劃策。在國家動亂的時候,政治家把保衛國家社稷的安寧放在工作的首位,他們著重研究的是富國強兵,訓練士卒,製造兵器,修築道路等事情,他們自己往往能運籌帷幄,披掛出征,即一身兼有政治家、軍事家兩種才幹。

從歷史上的實際情況看,在隋唐時期實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以前,純粹的文人學士,一點武藝也不懂不會的書生,純粹的英雄好漢,一點文化也沒有或文化程度很低的武將,都是很少見的。大多數的文人學士在學文的同時也要習武,在平日是作為體育鍛煉的強身之道,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候就能投筆從戎;大多數的武將在習武的同時也要學文,最低限度也要讀得懂兵書,在古代不讀兵書光會衝鋒陷陣而不會以智謀克敵的人是難以成為大將的。舉例來說,楚漢爭雄時期的張良、蕭何、韓信三人,他們雖有運籌帷幄、籌辦糧草、帶兵衝殺的分工,但是他們之間每個人對其他二人的工作也是瞭如指掌的,他們基本上都是能文能武的,所以三個人才會配合得很好,終於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晉朝的祖逖和劉琨雖然都是武將,但是書也讀得不少。唐太宗李世民自己是個能文能武的人,他手下出力較多的武將如李靖等人,文化程度也不低。武則天時候為相的魏元忠、狄仁傑,也是文可安邦、武能靖國的人。這種文武雙全的情況,甚至在唐以後的個別人身上也還能見到,如宋朝的岳飛慣於征戰,詩詞也寫得很好。辛棄疾能帶兵打仗,又是位著名詞人。明朝的戚繼光在抗倭戰爭中立有赫赫戰功,同時還著有《紀效新書》等多種作品。科舉制度實行以後,特別是唐太宗在位時實行的修文偃武的科舉考試,目的就是預防英雄好漢來奪取他的天下。他見到許多人爭相來考進士時,曾暗自歡喜道:“天下英雄入吾彀〔gou 夠〕中矣!”“彀中”本是指弓箭的射程之內,引申為就範或入圈套。唐太宗提倡修文偃武的科舉考試,就是要把天下的英雄好漢引入習文棄武的圈套。宋太祖趙匡胤也是如此,他用的手段奪得天下以後,以“杯酒釋兵權”的辦法剝奪了將帥們的軍權。從此,重文輕武成為歷代統治者的基本政策,文武分途的現像日益明顯,埋頭讀書不習武藝的文弱書生多起來了,嚴重的甚至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程度。文弱書生寫起文章來,洋洋灑灑下筆千言,在這方面他們可以稱得上是個人才,但是他們手無縛雞之力,遇到國家有危難的時候就無能為力了。

以上說的亂世出英雄,太平多文士,國家統一時期人才比較多,分裂割據時期人才比較少,都只是相對而言,並不能看得太絕對了。事實上還有許多特殊的情況,例如某些分裂割據時期,各個割據政權為了發展生產,在經濟軍事力量上壓倒敵人,也往往會採用延攬人才的辦法,這就能鼓勵人才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三國時期謀臣策士的縱橫捭闔,說明那些時候擅長辯論說理或運籌帷幄的人才並不少,人們成才的道路也還是十分寬廣的。值得注意的是,參與百家爭鳴的思想家大都是在他們的中年或晚年,青少年就嶄露頭角,與人唇槍舌劍地爭辯的不多。原因是人們思想上成熟到能創立一家之說,畢竟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社會閱歷,經歷得多,體會得多,才能構築起自己完整的思想體系,這在青少年時代是難以完成的。而為一場戰爭或與敵人交涉出謀劃策,這是求勝於一時的事情,需要思想敏捷,當機立斷,則青少年也能辦得到,並且還正好符合青少年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精神狀態。

第二個問題是什麼地區的人成才較多。這個問題的答案與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有聯帶關係。中國文化是從黃河流域發源的,中國早期的人才當然以黃河流域為最多。今天的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是先秦時期人才集中之地。秦漢時期,除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外,今天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也出了不少人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甘肅,都有人才湧現,說明當時中國文化已經從黃河流域發展到長江、漢水、錢塘江流域了。隋唐五代以後,直到明清時期,以上這些地區仍是人才輩出,而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和東北幾省也陸續出了不少人才。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內蒙古、台灣等地因資料不足,知道的情況不多,但從某些記載中也還是可以找到一些片段資料。如從《全唐詩》中知道唐朝有回紇〔he河〕詩人坎曼爾,是新疆人。從記載維吾爾族的史書中知道元朝有維吾爾族作家貫雲石,也是新疆人。從記載明朝的史書中知道明朝有蒙古族著名雜劇作家楊景賢等。此外,近年文學史研究工作者重視對少數民族文學史的研究,也發現了原先住在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作家,他們都是過去很少有人注意的人才,例如唐朝雲南地區有南詔詩人尋閣勸、段義宗等人。金朝有鮮卑族作家兼政治家宇文虛中,党項族作家李俊民。元朝有家居雁門的著名回族詩人薩都剌。明朝雲南有納西族詩人木公、木增。清朝有西藏著名詩人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他們有的不一定是在青少年時代成才,但是在青少年時代成才的也不在少數。這些情況說明中國古代人才是很多很普遍的,越到後來,人才的分佈面越廣。從文武兩方面的人才比例而言,黃河流域出武將較多,所謂“自古燕趙多慷慨悲壯之士”,即是指此。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文才較盛。這種情況自然與中國歷史上戰爭大都發生在黃河流域,而南方則比較安定有關。

人才的湧現,與地方上的經濟發展有關,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另外還有不少其他因素也與所處地域緊密相聯。一個因素是家族淵源,從學術的角度說是家學淵源。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特別是漢晉門閥士族控制政權的時代,純粹的勞動人民子弟很難有自學成才在政治上嶄露頭角的機會。有些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儘管有時他們的地位可以爬得很高,甚至掌握軍政機要大權,但是他們在社會上仍然受歧視,受到士族地主的百般排擠。比庶族地主更低一層的勞動人民,其社會地位的低下自然可想而知了。所以中國封建社會裡的人才,特別是封建社會前期的人才,不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很少。王充出身於“細族孤門”,在當時算是比較特殊的人物,但是據他在《論衡· 自紀篇》中說,其祖上也有過軍功,受封於會稽陽亭,只是後來破落了,才成了“以農桑為業”、“以賈販為事”的小地主兼商人,並非真正的勞動人民出身。隋唐以後,情況稍有改變,但家族淵源或家學淵源,仍是一個人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家族或家學都與地理環境有緊密聯繫,世家大族都是一個地方最有聲望的家族,故稱某姓為某地的望族,叫做郡望,如天水趙姓、隴西李姓、清河張姓、太原王姓、吳興沈姓、河間俞姓、高陽許姓、高平範姓等等。

另一個因素是師承關係。人才的出現,往往與名師的教導有重大關係。孔子這位聖人,教出了72位賢人,其中有不少是在青少年時代成才的,這在前面已有介紹。與孔子並稱的孟子,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也培育出了不少人才。孔孟都是鄒魯(今山東省境內)一帶人,故孔孟之學亦稱鄒魯之學,這就與地方有了聯繫。封建社會時期的著名教育家,他們創立的學派,也往往被標上地方名稱,如北宋大教育家胡瑗,教授湖州府學,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其如父兄,從遊者常數百人。當時禮部錄取官員,十有四五都是胡門弟子。他們不僅學術觀點相同,就是服飾和行為舉止亦大致相類,使人一看就知道他們都是胡瑗的弟子。胡瑗曾在湖州講學,他創立的學派被稱為湖學。南宋大教育家朱熹,講學福建建陽考亭書院,從遠方趕來求學的生徒很多,其中也出了不少人才。考亭既是書院的名稱,也是地方的名稱,朱熹創立的學派就被稱為考亭學派。此外,封建社會時期曾為培育人才做出過貢獻的學派,如宋代呂祖謙在婺〔wu務〕州(今浙江金華)創立婺學,被稱為金華學派。明代薛瑄創立河東學派,王陽明創立姚江學派,也都是以地名命名的學派,與地方有緊密聯繫。

第三個問題是古代成才青少年對社會國家民族究竟做出了多大貢獻。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即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那些奮鬥疆場,為挽救國家民族危亡而獻身的青少年英雄,如汪踦、霍去病、岳飛、辛棄疾、夏完淳等,他們的貢獻人人皆知,毋須多說。另外如王猛輔佐苻堅平定北中國,祖逖、劉琨北伐穩定南北對峙局面,都有相當重大的貢獻。在政治、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領域裡有所成就的人物,如祖沖之在天文曆法數學方面,鍾繇、王羲之的書法,諸葛亮、范仲淹的政績,李紳、歐陽修、辛棄疾、宋濂、歸有光的文學,司馬遷、班固、司馬光、鄭樵的史學,葛洪、李時珍的醫藥學,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有的甚至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璀燦的明珠。他們的最高成就不一定是在青少年時代完成的,但是他們的才華是在青少年時代顯露,他們的事業是在青少年時代奠定基礎的。歷史上大器晚成而為社會國家民族做出過貢獻的人也不算少,但是他們的事蹟不如青少年成才更具有教育意義。一個人的青少年時代,猶如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如果在這個時候懂得時間的寶貴,學問功業的重要,個人對於社會國家民族應負的責任,並立志刻苦用功,努力實踐,充分發揮使自己成才的內因,就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人才。過了45歲的人,猶如已經過了中午逐漸西墜的太陽,在這個時候發憤立志成才,雖然也還來得及,但是前程畢竟有限了,為成才更要加倍付出努力。如果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奮起直追,那就只能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很難成才了。歷史上雖然也有以“秉燭夜遊”來比喻暮年用功的,說明六七十歲的人也還有成才的希望,但是那畢竟是鳳毛麟角、十分稀罕的特殊例子。

第四個問題是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有無不利因素,亦即有無阻力。這個問題可以分為自然的阻力和人為的阻力兩個方面來談。自然的阻力包括生來家境貧寒,或生在窮鄉僻壤文化十分落後的地方,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自幼體弱多病,智力低於常人,或者身有殘疾,在學習上困難比別人大等等。遭遇到這種自然阻力的人是非常不幸的,但是這種阻力並非不可克服,前面“在逆境中奮起奪取勝利”這一節中,已經舉了不少實際例子,所謂的“逆境”,主要就是指自然的阻力,但是有毅力的人能夠以頑強的奮鬥克服它而使自己成才。 人為的阻力有政治制度對人們成才的種種限制;門第觀念對出身寒微者的排擠;妒賢嫉能者對才華出眾的人的壓制迫害等等。這種種情況,在中國古代都是有過的。以政治制度來說,自隋唐以來實行的科舉制度,表面上看是為人才脫穎而出開闢了一條出路,而實質上它卻是限制人們充分發揮才能的一個圈套。前面已經講過,唐太宗大力提倡以科舉制度作為圈套,用來束縛天下英雄,以免妨礙他的統治。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規定了以八股文取士的製度後,科舉制度簡直成了限制人們成才的一具枷鎖。許多應考的生員,本來才華出眾,如能考中做官,必會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可是只因為他們在試卷上發揮了自己的思想,不是依葫蘆畫瓢地人云亦云,替古人立言;或者僅僅是在書寫上出現一些不合規範的地方,就會被摒棄於科場之外,失去進入仕途發揮才能的機會。在科舉制度下,少年秀才、少年舉人以至少年進士,偶或有之,但十分稀罕,更多的卻是白髮童生、龍鍾老態的秀才。五六十歲考中舉人進士,父子同科、祖孫同科在古代被稱為佳話,其實卻是人才遭到扼殺的悲劇。當兒子和孫子都能進入仕途做官之時,做父親和祖父的已經日薄西山,還有多少日子能為社會國家民族做出貢獻呢!不朽名著的作者蒲松齡,就是科舉制度的犧牲者。不合理的科舉制度阻擋了他的出路,使他的才華難以發揮,於是他才走上了談狐說鬼這條道路,以鬼怪來諷喻現實社會中的種種不合理現象。另一部不朽著作的作者吳敬梓,遭遇與蒲松齡相似,也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在他的作品中,對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限制人們成才作了無情的揭露、辛辣的諷刺,寫得十分深刻。 門第觀念對出身寒微者的排擠,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明顯。那時候,雖然也有些才華出眾的寒士能夠衝破重重阻力,在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甚至像南齊的紀僧真那樣,掌握了中央政權機要,可是當他們與士族在一起的時候,仍然受歧視,內心感到十分壓抑。梁朝的到溉,官職也已經不小,由於他出身寒門,曾祖父到彥之曾經躬耕田畝,因而士族見了他就摀鼻子,說他身上還遺留有從他曾祖父那里傳下來的大糞的餘臭。已經做了官,或者說已經成才了的人還受到如此歧視和排擠,那些同樣出身寒門因為遭到歧視和排擠而失去成才機會的青少年不知又有多少。 妒賢嫉能者對才華出眾的人的壓制與迫害,那是古今中外任何社會裡都會出現的普遍現象,中國封建社會裡自然也不會例外。戰國時期齊國的孫臏與魏國的龐涓原是同學,曾在一起學習兵法。龐涓當上魏國大將以後,妒嫉孫臏的才能,將他誑騙到魏國,處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好在孫臏被齊使救回後依舊發憤努力,被任用為齊國軍師,他終於在齊魏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之戰中打敗了龐涓。歷史上這孫龐鬥智的一幕,既說明了孫臏在逆境中奮起奪取勝利的成才決心,也說明了像龐涓那樣妒賢嫉能的人是多麼可恥。戰國末年的韓非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是頗有才華的人,他與李斯原是同學。韓非寫的書傳入秦國後,受到秦王嬴政(即秦始皇)的極大賞識,說“能見此人,死不恨矣”。後來韓非應邀入秦,李斯怕他的才能蓋過自己,使自己在秦王面前失寵,就加以陷害,使韓非冤死獄中。韓非死時大約40多歲,他在青少年時代就著書立說,已經成才,由於李斯的妒賢嫉能,使他失去了在政治上發揮才能的機會。 中國歷史上還有不少以壓制迫害人才而出名的奸臣,他們永遠受到人們的切齒痛恨,如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蔡京、秦檜、賈似道,明朝的嚴嵩,清朝的和珅等,在他們的淫威之下,不知道有多少才華橫溢的人,其中包括許多青少年,受到壓制迫害而失去了成才的機會,甚至葬送了生命。這些奸臣不僅因為實行苛政壓迫百姓與投敵叛國的罪行為人們所痛恨,就是在壓制迫害人才方面,他們也是不可饒恕的千古罪人。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