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繪畫

第17章 第七章元代繪畫(公元1271—1368年)

中國古代繪畫 徐改 4917 2018-03-20
以書法之筆入畫,追求筆墨情韻的時尚,使元代山水畫的面貌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中國山水畫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元初的趙孟頫在這種變革中起了重要作用。 趙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江蘇吳興人,是宋高祖趙匡胤11世孫。宋亡後居家自力於學。後來有人將他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受到格外器重,官居一品。忽必烈死後,他感到漢族官員受到排擠,便引退南歸。居官期間,曾提出過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發展漢民族文化的建議。在藝術上他是個多才多藝的書畫家,山水、人物、鞍馬、花竹和書法樣樣精通。在他的影響下,妻子管道升以畫竹聞名,弟孟籲畫人物花鳥甚佳。子仲穆、仲光,孫趙鳳、趙麟,外孫王蒙等都是著名的畫家。

在繪畫理論上,趙孟頫主張“書畫同源”。例如,在《秀石疏林圖》後題:“石如飛白木如籀〔zhou咒〕,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意思是說,畫石頭用飛白筆法,畫樹木用篆書筆法,畫好竹子要精通八種基本筆劃的寫法。能做到這些,就會明白書法用筆和繪畫用筆的原理是相通的。因此積極倡導將書法中的中鋒、側鋒,運筆的疾徐、順逆、轉折、頓挫等方法,融入繪畫。 “書畫同源”還有一層意思是,優秀的書法作品,都反映了書家的學識、修養、人品等內在素質。繪畫也不應把形似看成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筆墨韻味來表現畫家的學識、品格和思想感情。這種理論促使文人畫家,更加有意識地去追求筆墨情趣,進而豐富和發展了山水畫的表現方法,並促成了個人風格的多樣化。趙孟頫的另一主張是,提倡作畫要“存古意”。他反對用筆纖細、設色濃艷、風格柔媚的南宋院體畫風,要求作畫力追唐、五代、北宋遺風,並在創作實踐中身體力行。明人董其昌評論趙孟頫的畫是:“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之雄去其獷。”他的藝術主張和畫風在元代畫壇乃至明、清兩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趙孟頫的作品有兩個特點,一為工整,一為疏放。工整縝密畫風的代表作是《秋郊飲馬圖》。此圖高26.4厘米,橫100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描繪的是在秋日郊野牧馬的情景。近景畫一灣清澈的湖水,岸邊的秋林中走來一群駿馬。中景是遼闊的原野。遠處還有疏林坡岸依稀可見。畫中近、中、遠景層次分明,樹木、馬匹、人物比例得當,有深遠的空間感。 《秋郊飲馬圖》繼承了唐、宋繪畫傳統,用線圓潤細勁,但又富於變化。設色秀麗、典雅,細節描繪具體入微,但整體效果卻簡括而靜穆,有古樸博大的氣魄。 最能體現趙孟頫繪畫水平的是山水畫。例如《鵲華秋色圖》、《水村圖》、《重江疊嶂圖》等。其中《鵲華秋色圖》是他疏放畫風的代表作。此圖高28.4厘米,橫93.2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描繪的是今山東境內鵲山和華不注兩座山秋天的風光。鵲山緩緩隆起形如草帽;華不注山平地拔起,直立峻峭。兩山之間是平坦的原野。疏落的秋林,掩映著數間茅舍,河灘上還有張網的漁人。景色平靜淡薄,其中樹木山石、坡岸葦草,不像宋畫那樣追求形似和質感,而是用瀟灑、鬆動、乾濕相間之筆寫出,別具一種清幽淡遠的韻味。

趙孟頫雖然極力提倡以書筆入畫和向古代繪畫學習,但他並沒有忘記觀察對象,師法自然。他曾說:“久知圖畫非兒戲,到處雲山是吾師。”正是這種認真觀察,深入體驗的精神才使他獲得了巨大成就。 受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在山水畫方面宗法董、巨,融化李成,成就最高的元代畫家,當數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他們被後人稱為“元四家”。 黃公望(公元1269—1354年)江蘇常熟人。本姓陸,名堅。因父母早逝,過繼給黃氏老人為義子。當時黃氏年已90,乍得子嗣,喜出望外,給他起名曰黃公望,字子久,以諧“黃公望子久矣”的意思。黃公望自幼聰慧,勤於學習。成年後,曾作過察院文吏和徵收田糧一類的小官,後來受累於“權豪”們貪污舞弊,被誣入獄。出獄後改號“大癡”,再無意於功名,遂放浪江湖。 50歲左右才專心從事山水畫創作,至90多歲高齡,仍不輟筆,終於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有《九峰雪霽圖》、《江山覽勝圖》、《快雪時晴圖》、《富春大嶺圖》、《仙山圖》、《秋山無盡圖》等。最著名的是《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高33厘米,橫636.9厘米,是一幅描繪浙西富春江一帶景色的長卷。展卷望去,峰巒坡石、秋水疏林,綿延起伏,間有村落、亭台、漁舟、小橋。飛泉直下,溪流涓涓,淺灘逶迤,山路彎彎。江水浩淼,蒼山幽遠。面對畫卷,猶如坐在小船上逆富春江而上,在移動中觀看青山綠水,每觀每異,令人應接不暇。 畫家何以能夠創造出如此優美的意境呢?據說,黃公望晚年喜愛浙西美麗的自然風光,曾在富春江邊的山坡上,造了一座房子,自稱“小洞天”,並在這裡住了好幾年。 《富春山居圖》便是在此期間完成的。據畫家自己記述,此圖從他79歲時開始創作,“三四載未得完備”。他經常帶著紙筆,深入山水之間體味大自然的奧妙,有時“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筱〔xiao小〕中坐,意態匆匆,不測其所為”。其實他是在領略山水四時、朝暮之變幻,每遇得意之景,興之所至,便從衣袖中掏出紙筆,畫在紙上。所以黃公望的山水畫“沉鬱變化,幾與造化爭神奇”。從畫法上看,《富春山居圖》也別具一格。以水墨淺絳為主,用乾濕兼有的披麻皴,山頂多礬石,秀逸、古拙、溫潤、蒼莽。同代畫家倪瓚題黃公望的畫說:“大癡畫格超凡俗,咫尺關河千里遙。”說他的《富春山居圖》筆墨灑脫而空靈,就像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樣“聖而神矣”。

這件“聖而神”的名作,幾百年來輾轉收藏,經歷不凡,曾險些葬身火海。原來,到明朝末年,此畫被吳洪裕所得,珍愛備至。吳氏臨死前竟令人將它燒掉殉葬。當這件傳世佳作被投入火盆時,吳氏即將瞑目,其侄吳靜庵從烈焰中將它搶救出來。從此,它被截為兩段。後一大段於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流入清宮,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前一小段流落民間,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吳鎮(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魏塘鎮(今浙江嘉善)人。他飽讀詩書,善畫山水、竹石。性情孤高耿介,隱居不仕,曾在居所周圍遍植梅樹,以林和靖(北宋詩人,隱居西湖孤山,20年不入城市,有“梅妻鶴子”之說)自喻。他一生清貧,但絕不趨炎附勢。以賞梅作畫抒情遣興。據說他曾與畫家盛懋比鄰而居。當時盛懋很有些名氣,拿著金帛去盛家求畫的人絡繹不絕。而吳家則門庭冷落。吳妻不免埋怨幾句。吳鎮對自己的畫卻充滿信心,頗不以為然地說:“20年以後方能見出高低。”後來,吳鎮的聲望和影響果然遠遠地超過了盛懋。

吳鎮的山水畫師法董源、巨然,筆法蒼勁有力,善於用墨,常以濕墨渲染,形成蒼蒼莽莽、渾厚沉鬱的繪畫風格。清代畫家惲南田在《甌香館畫跋》中說:“梅花庵主與一峰老人(黃公望)同學董、巨,然吳尚沉鬱,黃貴蕭散,兩家神趣不同,而各極其妙。”吳鎮的山水畫作品有《洞庭漁隱圖》、《漁父圖》、《松泉圖》、《雙檜平遠圖》、《清江春曉圖》、《嘉禾八景圖》等。除山水畫外,吳鎮還善畫墨竹,其畫風簡潔生動,自成一家。 “元四家”中,倪瓚是個愛潔成癖的畫家。據說他每日盥〔guan冠〕洗就要換水數十次,洗衣服也要漂洗十幾遍。有一次,他在家中留客住宿,夜間聽見客人有咳嗽聲,第二天一早,便命人仔細尋找房間裡有無痰跡。僕人找不到痰跡就敷衍他說,客人將痰吐在窗外的梧桐樹葉上了,倪瓚趕緊命人將樹葉剪下,扔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這表明,倪瓚是個個性極強的人物。常言道,畫如其人,他的山水畫以蕭散、清疏的獨特風格著稱於世。 《漁莊秋霽圖》是代表作之一。

《漁莊秋霽圖》高96厘米,寬47厘米,現藏上海博物館。此圖近景有湖中小渚,坡石上,幾株落葉雜樹,蕭然而立。穿過寧靜開闊的湖面,灘塗丘壑逶迤遠去,構成了一個秋雨初歇、明淨蕭索、荒疏而又蒼涼的境界。名曰“漁莊秋霽”,但畫面上卻沒有出現漁莊,只是通過湖水山石、樹木坡岸,在秋雨過後,天色轉晴的變化中,使人聯想到依傍在湖邊的茅屋村舍、漁人小舟。此圖是作者55歲時畫的,18年後,他又在這幅畫上寫詩題記。詩云:“江城風雨歇,筆研晚生涼。囊褚〔zhu主〕未埋沒,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閒坡對面床。”我們可從中進一步領略這“風雨蕭條晚作涼”的詩情畫境。在畫面上寫詩題記,大約萌生於唐末、五代,但直到宋代,直接在畫面上題詩,也並不普遍。到元代文人畫家,開始題大段的詩文和跋語,並以此配畫,抒懷遣興。這種做法被後代尤其是明清文人所欣賞,並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大特色。在這幅《漁莊秋霽圖》中,倪瓚那娟秀而清麗的字體,與蕭疏寧靜的畫境很和諧,使畫面更具書卷趣味。倪瓚的山水畫,構圖別緻,景物簡淡,平靜幽遠,疏朗靜寂。在畫法上,不作渲染,也極少設色,多以淡墨枯筆,輕輕皴擦。首創“折帶皴”,在枯淡鬆散中有蒼潤之感。在藝術思想上,倪瓚把抒發主觀情趣,作為繪畫的唯一要求,提出“僕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倪瓚(公元1301—1374年)字元鎮,號雲林,江蘇無錫人。倪家為江南豪富。家築“清悶〔bi必〕閣”、“雲林堂”等亭堂館閣,收藏書畫極多。倪瓚自幼飽覽經史,工詩文,善書畫,諳熟音律。性情孤高,一生不做官。 40歲前,過著富裕而風雅的名士生活。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他賣田產,疏家財,棄家隱遁於太湖。後半生的20多年,他浪跡宜興、常州、吳江、湖州、嘉興、松江一帶,寄居田舍、佛寺,或以舟為家,隨水飄泊。但仍勤於書畫,以寄情懷。正是這種跌宕〔dang當〕起伏、放浪江湖的生活和他那抑鬱悲涼的心境,使他能突破前人成法,別開生面,在中國繪畫史上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倪瓚的作品,保存下來的較多,如《六君子圖》、《松林亭子圖》、《虞山林壑圖》、《幽澗寒松圖》等。

如果說,在“元四家”中,倪瓚的山水畫是疏體,以蕭疏見長,那麼王蒙的山水畫就可稱為密體,以茂密取勝。 《葛稚川移居圖》就是這種繁密作風的代表作之一。 《葛稚川移居圖》高139厘米,橫寬58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葛稚川,名洪,字稚川,晉代著名道士。丹陽句容(今屬江蘇省)人。出身於道教世家,少年起即好神仙導養之法,學習煉丹術。著有《抱朴子》等作品。葛洪聽說交趾盛產能煉丹的礦石,就攜帶全家南下廣州,進羅浮山隱居煉丹。羅浮山脈在廣東省增城、博羅、河原等縣境內,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至今還有葛洪煉丹的遺跡。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圖》描繪的正是葛稚川為尋丹砂攜家帶口搬遷羅浮山的情景。畫面以山水為主,人物置於其間。層巒疊嶂,綿亙而起,飛瀑流泉,匯溪而下,叢樹茂盛,傍溪石而生。山道彎曲,盤繞迴旋,時隱時現,一直通向深山。畫面上,葛稚川一家數人正行進在谷底的山路上。行至木橋上的葛稚川,頭戴道冠,身著道袍,左手拿著一把羽毛扇,右手牽著一頭馱書卷的梅花鹿,正在回頭張望,似乎在招呼後面的人。

《葛稚川移居圖》構圖繁密飽滿,從山腳畫至山頂,層層疊疊,幾乎沒有空隙,但一丘一壑,一石一樹,位置得當,使人感到滿而不堵,繁而不亂,在蒼鬱中見生意。用筆細密、繁複,有韻律感。畫山石以乾筆淡墨為主,使用細筆短皴和小斧劈皴。岩間雜樹,勾畫精細,樹葉均取雙鉤填色法,施以石青、朱紅、赭紅等明麗之色,與不著色的山石和只略染赭色的樹幹、橋樑、人物、屋宇相比,顯得格外鮮豔明快。倪瓚曾以“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的詩句,盛讚王蒙的筆墨功力。 王蒙(公元1308—1385年)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浙江湖州(吳興)人。其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趙雍等都是元代著名書畫家。王蒙受家庭影響,工詩文,喜書畫,最擅長畫山水。元末曾作過小官,後棄官隱居黃鶴山(今浙江餘杭縣內)中。明王朝建立後,王蒙於洪武初年出任泰安知州。後因胡惟庸案牽連,死於獄中。除《葛稚川移居圖》外,王蒙還有《青卞山隱居圖》、《層巒蕭寺圖》、《具區林屋圖》、《春山讀書圖》等作品流傳於世。 元代山水畫家,除以上介紹的四家外,尚有繼承米元璋父子傳統,兼採董源畫法,多作水墨渲染,畫煙雨蒼茫之景的高克恭、方從義;承襲馬遠、夏圭畫法,風格蒼勁、豪放的孫君澤、盧師道、陳君佐、張遠等;繼承李成、郭熙一路,畫風堅實、清麗的朱德潤、唐棣、商奇、劉伯希等;還有專門畫界畫並卓有成就的王振鵬、朱玉、李容瑾、夏永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