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繪畫

第16章 第三節野花珍禽併入畫

中國古代繪畫 徐改 2616 2018-03-20
中國花鳥畫的形成,比人物畫和山水畫要晚。據畫史記載,唐代中晚期就有許多以畫花鳥畫名噪一時的畫家。如薛稷、邊鸞、滕昌祐、刁光胤等。雖然他們的作品已蕩然無存,但從記載看,當時的花鳥畫已擺脫了人物、山水畫的陪襯地位,獨立成科。至五代,花鳥畫迅速發展,出現了中國花鳥畫發展的第一個高潮。產生了以黃筌父子為代表和以徐熙為代表的兩個主要派別,畫史上所謂“黃家富貴,徐家野逸”說的就是他們繪畫風格上的差異。 黃筌、黃居寀〔cai採〕、黃居寶父子,是西蜀畫院畫家。他們多畫珍禽瑞鳥、奇花異石,使用工細的雙鉤填色畫法,畫面濃艷富麗,很適合宮廷貴族的欣賞趣味。後來被北宋宮廷畫家奉為規範,其畫風延續百年之久。黃筌的真跡流傳至今的有《寫生珍禽圖》,它縱41.5厘米,橫70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中有十幾種蟲鳥和兩隻烏龜,描繪工整而真實。下方有“付子居寶習”五字,可能是給兒子居寶用的稿本。

徐熙是個江南文人,性情寧靜淡泊,專門畫江南的汀花、野竹、小鳥、魚虫。粗筆濃墨,略施雜彩,色不礙墨,不掩筆跡。到北宋以後,徐熙之孫徐崇嗣將這種畫法演變成沒骨法,名聲大震。可惜,徐熙的真跡已不存。 入宋後,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黃氏畫風左右花鳥畫壇。到了北宋中葉,出現了趙昌、易元吉、崔白等重視寫生的大畫家,把花鳥畫又提高到了一個新階段。 趙昌(公元?—1016年)字昌之,四川廣漢(劍南)人。相傳他學畫從寫生入手。每天清晨,趁露水未乾,就到花圃中對花寫生,並自稱“寫生趙昌”。他畫的折枝花卉,具體真實,被稱為“曠代無雙”。有《寫生蛺蝶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傳世。 易元吉(公元1001—1065年)字慶之,長沙人。開始亦畫花果,後見趙昌的畫,受到啟發,立志要擺脫前人的窠臼,另闢蹊徑。於是,他進入深山野林,數月不回家,觀察猿猴獐鹿的生活情況,並認真作記錄。後來,他又在屋後鑿池,佈置山石,種上花草竹蘆,馴養水禽山獸,以便經常觀察他們的遊息姿態。經過一番努力,易元吉的花鳥走獸畫贏得了前人未曾得到過的聲譽。如,宋代著名詩人秦觀在《觀易元吉〈獐猿圖〉歌》中有句云:“易志筆精湖海推,畫意忘形形更奇。”據說,皇帝曾令他在開先殿的西壁畫百猿圖,並先預付他材料費,不幸“畫猿才十餘枚,感時疾而卒”。相傳有《百猿圖》,可惜,今已不可見。只有現藏日本大阪市美術館的《聚猿圖》和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猴貓圖》傳為易元吉所作。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鳳陽)人,生卒不詳,大約生活在11世紀。據記載,他博學好古,性格疏放,很有才華。除精通花鳥畫外,還能畫人物走獸。熙寧年間(公元1069—1077年),宋神宗曾命崔白及其他三個畫家,共畫垂拱殿屏風,崔白畫得最精彩,故他被任命為畫院藝學。然而,崔白性情疏闊,放縱慣了,不願在畫院受束縛,竟堅辭不受。後來神宗許他“非御前有旨,毋與其事”才勉強就職。當時畫院中的花鳥畫,大多沿襲“雙鉤填彩”、“富麗工巧”的黃氏畫風,而崔白卻能在吸取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對物寫生,大膽地創造出了清淡疏通、活潑自然的新風格。崔白的傳世作品有《雙鳥戲兔圖》、《寒雀圖》、《竹鷗圖》等。 《雙鳥戲兔圖》高193.7厘米,橫103.4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它描繪的是深秋景色。土坡上霜葉飄零,樹竹搖搖,衰草蕭蕭。兩隻山鳥,一棲於樹,一飛於天,在寒風中喳喳地鳴叫。似乎在說,冬天將來臨,未能營巢,無處棲身,如何是好。它們的叫聲使一隻出洞覓食的野兔,吃驚地扭著頭觀望……這一切是那樣真實生動而富有情趣,給這蕭索的秋色,增添了生命活力。畫中的雙鳥和野兔,造型準確,姿態生動,以工細有力之筆劃成;枯枝衰草則採用比較奔放靈活的半工半寫和小寫意的畫法。設色清淡,少用濃豔之色,使畫面顯得更加疏曠。較之宮廷趣味的黃氏畫風,崔白對野景野趣,傾注了更多的熱情。他更善於描繪運動中禽鳥、花草的姿色,因而也更富有生活情趣。

北宋亡國之君徽宗趙佶酷愛書畫。他在位25年,政治上昏庸無能,面對金兵的入侵,束手無策,公元1125年讓位給他的兒子欽宗趙桓,自稱“太上皇”。次年11月,汴京陷落,他和趙桓及宗族后妃等3000人被虜至金,受盡侮辱,1135年囚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 趙佶是個不稱職的帝王,卻是個著名的藝術家。他從小酷愛書畫,繼位前就與當時一些著名畫家相親近,並深受他們的影響。繼位後,對繪畫書法的愛好,也遠遠超過了對國家軍政大事的關心。他集古今名畫一萬多件,編纂為《宣和睿覽集》,敕編《宣和畫譜》20卷,完善了翰林圖畫院的建制,親出考題,招考繪畫人才進入畫院;他還經常親自督導創作,提倡寫生,等等。作為一個帝王,這樣身體力行,對宋代繪畫藝術的繁榮和發展,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趙佶多才多藝,愛好文學,喜歡填詞,精於書畫,他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對不同風格的繪畫,能兼收並蓄,其作品也常常表現出迥然不同的風格。從流傳下來的作品看,他的花鳥畫有色彩斑斕、富麗華貴的畫院風格,也有以墨為主、樸拙洗練的山野情趣。 《芙蓉錦雞圖》就是他前一種風格的代表作。

《芙蓉錦雞圖》高81.5厘米,橫53.6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一隻美麗的錦雞,落在木芙蓉的枝上,壓得枝葉微彎、嬌花搖曳。它立足未穩就被一對翻飛起舞的彩蝶吸引,回首凝視。左下角有幾枝耐霜的小菊花,迎風怒放。在這咫尺畫幅中使人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情趣。此圖採用雙鉤填色的工筆劃法,以精練的筆墨,準確而生動地描繪出花鳥的姿態和神情;設色艷麗而精緻,呈現出雍容華貴的藝術風格。趙佶在這幅畫的左上方題五言絕句一首:“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 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fuyi服醫〕。”詩中讚揚了錦雞具備儒家的五種品德,想以此美化趙家王朝的太平盛世,並無可取之處。但是,他那纖勁剛健、矜持飄灑的被人稱為“瘦金體”的書法卻自成一體。右下角有“宣和殿御製並書”的字樣。下面是他特有的“天下一人”四字拼合在一起的草書籤押。它已成為識別趙佶作品的特殊標誌。

在藝術創作上,趙佶提倡“寫生”,注重“法度”,要求“形神兼備”。在宋人鄧椿寫的《畫繼》中有這樣的記載:龍德宮初落成,許多畫院高手畫的壁畫都未能引起趙佶的重視,唯獨賞識殿前廊柱拱眼上畫的一枝月季。原因是他通過認真觀察得知,月季花在四時朝暮中,其花、蕊、葉都不相同,而這枝月季畫的正是春季中午時候的形態,真實而生動。趙佶在繪畫藝術上能獨樹一幟,取得顯著成就,恐怕與他注重觀察事物、感受生活有重要關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