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五經四書說略

第14章 第二節《詩經》作品舉隅

五經四書說略 李思敬 1534 2018-03-20
概括地說,猶如一面鏡子,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社會的全貌。從王公、貴族到庶民、奴隸,從軍國大事到兒女私情,305篇詩寫出了古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當然,這種反映是藝術的再現而不是歷史的記事。 “國風”是最精彩的部分。因為民歌是勞動人民思想感情最真實的反映,即所謂“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像《魏風·伐檀》就是伐木工邊幹邊唱的勞動號子: (領唱)坎坎伐檀兮,寘〔zhi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yi醫〕。 (合唱)不稼不穡〔se瑟〕,胡取禾三百廛〔chan蟬〕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xuan懸〕貆〔huan桓〕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領唱)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 (合唱)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領唱)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chun純〕兮,河水清且淪猗。 (合唱)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chun純〕兮!彼君子兮,不素飧〔sun孫〕兮! 這首反复歌唱的號子,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熱烈的勞動氣氛。但是透過這熱烈的氣氛,我們同時還能體會出伐木者對不勞而獲的貴族們素餐屍位的不平。因為生活本身使他們不能不思考這樣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所以民歌往往能反映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覺醒意識。這首詩,每章結尾都用反語(即說反話)來作解答,略帶幽默的效果,更加強了感染力。下邊再讀《秦風·黃鳥》。 這是一首秦國人悼念“三良”的詩,形像地再現了那時殘酷的人殉場面。據《左傳》文公六年記載:“秦伯任好(秦穆公名)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為殉,皆秦之良(優秀的人才)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這首詩每一章都用“交交(喳喳叫聲)黃鳥,止於棘[桑、楚]”來開頭,好像黃鳥也在為“三良”的殉葬而焦灼不安。這樣一個“起興”的手法,一下子就把人引入一種驚恐、焦急的氣氛之中。接下來寫:“誰從穆公?子車奄息(仲行、鍼虎)!”似乎是在奔走相告,把這突然的消息傳遍全國。再接著用了一個被活埋者“臨其穴,惴惴其栗”的特寫鏡頭,使人感到恐怖、絕望,讀之如身臨其境。接著悲號:“彼蒼者天,殲我良人!”最後大聲疾呼:“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我們一百個人換他一個)”把悲憤之情推向最高潮。全詩緊張,悲愴,而又層次分明。它以血淋淋的場景對極端殘忍的人殉制度作了無情的批判。

愛情在詩歌中永遠是個歌唱不盡的主題。裡的情歌大都比較著重刻畫年輕人相思的心理狀態。我們看《陳風·東門之池》:
這是寫一個小伙子在偷偷地愛著一個美麗的姑娘。用反复詠嘆的形式表現他想接近她而又終於沒有勇氣去“晤言”的矛盾心理。再看《鄭風·將仲子》: 這首詩是一個少女勸他的戀人(仲子)不要爬牆到她家來(“無逾我裡[牆、園]”)。 “仲(子)可懷也,父母[諸兄、人]之言亦可畏也”則表現了女孩子愁腸百轉的矛盾心理。 對愛情的心理刻畫是多種多樣的:“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邶風·靜女》)“搔首踟躕”四個字把男孩子那種急切的心情活畫出來,形象而又可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鄭風·子衿》)寫一個女孩子對她愛戀的一個青年學生的幽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鄭風·褰裳》)寫一個女子對戀人的揶揄。這些心理描寫沒有詞藻堆砌,一句極普通的話,包含著無限的情思而又入情入理。這種高度凝練的白描手法對中國後世的詩歌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豐富的內容當然不只是以上所舉的幾首詩所能概括的。在“雅”和“頌”裡,有許多反映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傳說、政治、軍事活動以及社會制度的史詩性的篇章,同時還記錄了一些遠古時代有關地震、旱災等史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深入地探討。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