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舞蹈

第9章 第九章隋唐舞俗

中國古代舞蹈 刘芹 3195 2018-03-20
民間舞蹈是民間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間舞蹈常常和中國的節日習俗、信仰習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許多傳統節日實際上就是民間舞蹈節。隋唐時代,民間舞蹈習俗已經形成,並且傳延後世。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迎春節日,相傳起於漢代。 隋朝初年,剛剛結束了南北朝對立的戰亂局面。元宵節恢復了一片太平景象。各個城市燈火輝煌,鼓樂喧鬧。男女老少湧上街頭。街上游行隊伍不斷,人們載歌載舞。獸面舞蹈成了突出的節目,同時還有雜技藝人表演精彩的技藝。 隋煬帝即位的第二年,為了向來朝的外國人炫耀,調集了民間百戲散樂到東都洛陽表演。扮成水族的歌舞隊伍沿街遊行,有“大鯨魚”噴著水霧,忽然變成七八丈長的黃龍,叫作“黃龍變”,其實就是那時的舞龍。有精彩的繩技表演,兩柱之間系一根10丈長的繩子,兩個女孩子在繩上互相對舞,可以擦肩而過。還有一種竿頭的舞蹈,兩根竿頭上的舞人,可以互相交換位置。各種節目,奇巧動人。從那時起,每年正月都要在京城舉行這種盛大的群眾性的演出。戲場綿延八里長,表演的人數達到三萬。

隋朝洛陽元宵節的藝術會演,直承秦漢“百戲”的傳統。不少文獻記載了洛陽和京外其他州縣元宵情景。 《隋書·柳或〔yu玉〕傳》記載了柳或的一篇《請禁角抵戲疏》,柳或說:“竊見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遊。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以穢嫚為歡娛,用鄙褻為笑樂。內外共觀,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廣幕凌雲。袨〔xuan炫〕服靚妝,車馬填噎。餚醑〔xu許〕肆陳,絲竹繁會。”柳或認為這種“無問貴賤,男女混雜”的風俗很不好,因此請求皇帝“頒行天下,並即禁斷”。但是,隋朝的皇帝並未禁止這種習俗,而且愈演愈烈。正是隋朝元宵節,才顯示了當年彩舞遊樂的最高水準。薛道衡作了一道《和評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描寫隋朝洛陽元宵節:“萬方皆集會,百戲盡來前。”“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戲笑無窮已,歌吹還相續。羌笛隴頭吟,胡舞龜茲曲。假面飾金銀,盛服搖珠玉。宵深戲未闌,竟為人所歡。臥馳飛玉勒,立騎前銀鞍。縱橫既躍劍,揮霍复跳丸。抑揚百獸舞,盤跚五禽戲。狻猊〔suang ni酸泥〕弄斑足,巨像垂長鼻。青羊跪复跳,白馬迴旋駛。忽見羅浮起,俄看鬱島至。峰嶺既崔嵬,林叢亦青翠。麋鹿下騰倚,猴猿或蹲跂。”可知當時表演的節目至少有馬戲、雜技、跳丸、跳劍、魚燈、龍燈、獅舞、鹿舞、象舞、羊舞、猴舞、假面舞等。

元宵節歌舞娛樂的習俗,到唐代規模更加壯大。唐初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為了扮演“男為女服”的節目,太常寺曾從民間借用500套婦女服裝,供元宵節“假婦人”化妝之用。其他節目也可以想見。 元宵歌舞習俗一直傳延至今。 唐代民間節日娛樂中,有一項重大的歌舞活動,叫作“踏歌”。人們手牽著手,踏地擊節,載歌載舞。唱的歌子是同一個曲調,即興填詞,無限反复。民間踏歌常常夜以繼日,通宵達旦。 這種應歌而舞,踏地為節的歌舞,起源甚早。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馬家窯型彩陶盆上的舞蹈圖紋,已經和後世的“踏歌”是同一模式。 《呂氏春秋》所載的《葛天氏之樂》,操牛尾,投足而歌的八段歌舞,也很有“踏歌”的意味。 “連手而歌,踏地為節”的歌舞,從漢代起已見之於文獻。 《後漢書·東夷傳》說:“五月田竟……群聚歌舞。舞輒數十人相隨,踏地為節。”葛洪《西京雜記》說:“十月五日,共入靈女廟……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凰來》。”《周書·宣帝紀》說南北朝時“周宣帝與宮人夜中連臂蹋蹀〔die諜〕而歌”。到了隋唐時代,“踏歌”之風大盛。 《舊唐書》、《新唐書》等正史中,有關“踏歌”的記述頗多。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踏歌行》詩更加膾炙人口:

有時宮廷也出面組織規模盛大的踏歌。唐朝每逢元宵節,常常要在京城宮闕的安福門外組織燈會,有幾千人參加踏歌。宮女們也有機會出來參加,所謂“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隋唐時代風行的“踏歌”習俗,也是綿延不絕。 《宣和書譜》記宋代“南方風俗,中秋夜,婦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為盛集。”陸游《老學庵筆記》說:“男女聚而踏歌,農隙時,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踏歌。”南宋畫家馬遠還畫過一幅《踏歌圖》,畫上六位野老踏舞於山陰道上,形態逼真,野趣正濃。 “踏歌”之俗歷經元、明、清各朝,至今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依然蓬蓬勃勃。 凡是立太子、改年號等喜慶日子,皇帝允許人民聚眾飲酒作樂,叫作“賜酺〔pu僕〕”。唐朝的賜酺,在武則天時代搞得最頻繁,唐玄宗時代搞得最鋪張。唐玄宗曾經在洛陽五鳳樓下大酺,命令300里內的地方官,帶領歌舞藝人前來參加會演。長安的大酺則常常在勤政樓前,屆時幾百個宮女錶演“三大舞”。還有大象、犀牛等獸形舞的表演。各府州縣送來的“散樂”,有山車、旱船、戲馬、鬥雞、弄丸、弄劍、角抵等。

大酺歌舞也成了傳統。 唐帝國外交頻繁,長安、洛陽等地有很多外國人和少數民族。他們把本民族的風俗習慣也帶到了中國。於是,有一種“潑寒胡戲”流行多年。 “潑寒胡戲”在每年臘月“乞寒”時舉行。人們戴著獸面或神頭鬼面,光著膀子,唱著歌,跳著舞,互相追逐潑水取樂。 這是龜茲、康國、高昌等地的風習。傳說冬春時節奏樂潑水,可以消災去病。這種活動在南北朝時已傳入中原,武則天時開始興盛,到唐中宗時在京城及各大城市形成了盛大的規模。開元年間,由於皇帝的干涉,才漸漸消歇。 由於佛教與道教的廣泛傳播,南北朝時佛寺與道觀已普遍出現。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說,當時洛陽就有佛寺1367所。那時,已經有佛寺設伎樂的習俗。寺院已不僅是宗教場所,而且成了大眾遊樂場。每逢宗教節日,寺廟裡都組織群眾性的遊樂,舞蹈是其中重要的活動項目。

中國人造出了許許多多的神,每逢神誕,寺廟裡都有廟會,歌舞和其他娛樂節目各逞其能。 《洛陽伽藍記》說,北魏洛陽長秋寺每到四月初八浴佛節,有釋迦牟尼佛像出巡的遊行。隊伍以辟邪獅子作前導,還有吞刀吐火等精彩的雜技魔術表演。遊行的人都穿上奇裝異服。佛像一停下,觀眾一古腦兒圍上去,常有踩死人的事發生。昭儀尼寺每到“六齋”日,就組織“女樂”。 “歌聲繞樑,舞袖徐轉。絲管寥亮,諧妙入神。” 唐代的寺廟裡,除了繼承南北朝的遊樂傳統外,還出現了“戲場”。 唐代寺廟裡集中了民間流行的各種文娛節目。像鶴舞、花舞等,都是廟裡常演的節目。唐代寺廟裡還有一種著名的舞蹈,叫作《四方菩薩蠻舞》。這種舞蹈是唐懿宗時創作的。唐懿宗信佛,用很多錢修了一座安國寺。寺廟落成時,懿宗教他的宮廷伶官李可及改編了這個女子群舞。表演時,一個個舞女打扮得像菩薩一樣美麗,幾百人的舞隊跳舞給佛菩薩欣賞。漸漸地,寺院裡表演《四方菩薩蠻舞》就成了民間習俗。從敦煌壁畫中描繪的那些為佛菩薩表演的舞蹈,我們可以想像出唐代寺廟歌舞的情景。

老百姓為了感謝“神”所給予的幸福,祈求六畜興旺,風調雨順,疫癘〔li厲〕不作的好日子,就要組織“賽神”。每逢這種日子,在安排隆重的祈禱儀式的同時,往往有歌舞活動。民間的巫覡〔xi席〕常常是賽神歌舞的精彩的表演者。 唐朝詩人王維《祠漁山神女歌》中有《迎神》歌:
說的是女巫在簫鼓伴奏下,跳起舞來迎接神靈的到來。祭祀完畢,還要跳起舞來歡送神靈歸去。 賽神歌舞的表演者不僅僅是巫女。有時村人野老也一起歌舞。劉禹錫《陽山觀廟賽神》詩,描寫荊楚一帶賽神說:
風調雨順是中國老百姓所期望的,但大自然的風雨往往不能盡合人意。水和人民的關係太重大了,當老天不下雨時,人們就要唱歌跳舞來祀神求雨。唐朝詩人裴諝〔xu虛〕的《儲潭廟》詩,生動地描寫了農民向儲潭之神求雨的情景。老農老圃們置備了豐盛的供品,還請來“女巫紛紛堂下舞”。但是,“男覡女巫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聞”,老天爺似乎並不為這些歌舞所感動,好像沒聽見沒看見似的。儘管如此,古代多數中國人還是相信賽神可以感動天神。

唐代民間舞蹈的習俗,上承遠古,流傳後代。有些唐朝的舞蹈習俗,直到近代還可以在民間看到。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