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舞蹈

第2章 第二章商周巫舞

中國古代舞蹈 刘芹 4886 2018-03-20
夏禹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的王朝。從此,結束了“天下為公”的原始社會,進入了私有製的奴隸社會。 奴隸主支配著奴隸們創造的一切,包括奴隸們創造的藝術。觀賞樂舞是奴隸主的一種特殊享受,由此而出現了以表演樂舞供人欣賞娛樂的樂舞奴隸。奴隸時代的舞蹈和音樂開始擺脫原始先民歌舞的群體自娛性,而向表演藝術發展。樂舞奴隸有著一般人未能掌握的歌舞技藝,能表演一般人難以表演的音樂舞蹈,他(她)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專業音樂舞蹈家。 樂舞享樂是奴隸主奢侈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奴隸主對樂舞的佔有慾望大得驚人。相傳夏朝最後一個暴君桀,在宮中養著專為他唱歌跳舞奏樂的“女樂”30000人。早晨,她們“噪於端門,樂聞於三衢”,鬧鬧嚷嚷歌舞之聲傳遍大街小巷。

後來,成湯推翻了夏朝,建立了中國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商朝是中國奴隸製文化燦爛的時代。商王朝的統治者們也醉心於樂舞享受。奴隸主們活著的時候,要奴隸們表演精美的樂舞供他們取樂。奴隸主死後,還要樂舞奴隸為他們殉葬。河南安陽武官村商代奴隸主大墓及其陪葬坑中,出土了大量殺祭的人體屍骨。大墓中還出土了雕刻精美的樂器大石磬。槨室兩側的24具年輕女性骨架旁,有舞具小銅戈,證明她們生前是一群樂舞奴隸。 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有關於商朝人用舞的記載,這是中國舞蹈史上最早的文字記錄。從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樂舞活動和生活、生產、戰事以至神權統治等多方面的聯繫,可以了解舞蹈在殷商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朝的樂舞除了向供奴隸主娛樂的表演性方向發展,還有一個特點是祭祀舞蹈盛行。祭祀的主持者是巫。商王朝巫風瀰漫,巫舞成了商代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

遠古時代,洪水、大火、亢旱、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危害人類的疾病瘟疫等造成的惡劣環境,使原始先民心中充滿了恐懼與困惑。他們把這一切都歸結為神靈的作用。人們對神靈敬畏崇拜,把天地日月、石木水火、山川河流都加以神化,向其敬拜求告,這就是原始的宗教。從原始時代到奴隸時代,名目繁多的祭祀,包括祭祀的歌舞,都屬於這種原始宗教活動。 為了預知神靈的意志,需要有人在神與人之間傳遞消息。人們又幻想藉助某種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控制和影響鬼神,於是產生了巫和巫術。 巫作為鬼神和人之間的中介,在巫術和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唱歌跳舞是巫的專長,是巫術的主要內容。 《說文解字》對“巫”字的解釋是:“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甲骨文的“舞”字,像一個人拿著兩根牛尾或其他動物的尾巴跳舞的樣子。而“巫”的寫法是“夾”或“ ”,也像人拎著牛尾或鳥羽起舞的樣子。可知“巫”和“舞”原是同一個字。


圖7 殷商甲骨文“舞”字
商朝的統治者迷信巫術和祭祀。他們相信天上有個上帝,能主宰人間的一切;死去的祖先也能干預活人的活動;山川河嶽的神靈,也能降禍賜福。因此巫歌巫舞也就風行一時。 《尚書·伊訓》說了這樣一件事:商朝太甲即位時,伊尹認真地訓導太甲,說先王曾儆誡其官員:“敢有恆舞於宮,酣歌於室,時謂巫風。”先王並說卿士有了這種巫風,家必喪;國君有了這種巫風,國必亡。可見,以歌舞為特色的“巫風”,在商朝已經成了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因而像伊尹那樣的賢相才把它拿來作為訓導國君的題目。但是訓導歸訓導,這種“恆舞於宮,酣歌於室”的巫風,根本無法糾正。因為事實上商朝“先王”本身就是“巫風”的帶頭人。

這種巫風從商朝開國時已經很盛。傳說商朝第一個君主成湯執政的時候,天下大旱七年。湯占卜的結果,說要用人作犧牲,老天才會下雨。湯不忍心拿活人祭天,於是自己穿上麻布衣服,披上乾枯的茅草,駕著白馬拉的大車,用這種苦行到祖靈所在地桑林去求雨。果然,他的禱告未完,大雨就下起來了。人們欣喜若狂,跳起舞來。這一場舞蹈保留下來,就叫《桑林》。跳《桑林》時,人們打著有五色羽毛的旗子,頭上也插著彩色的羽毛。湯滅夏桀以後,命伊尹整理了這個舞蹈,就是《大濩〔shen深〕》,成為商代祭祀先王的樂舞。演出時要敲著鞀〔tao桃〕、磬、鐘,吹著管,還有歌隊歌唱,氣氛威嚴而肅穆。 從甲骨卜辭的內容看,商朝人用舞很頻繁,尤其在祭祀和求雨時,巫舞幾乎是不可少的。如,卜辭有“庚寅卜,辛卯隸舞,雨。口壬辰隸舞,雨。庚演卜,癸巳隸舞,雨。庚寅卜,甲午隸舞,雨。”(見《殷墟文字甲編》3069)是作《隸》舞以求雨的記錄。甲骨文的“隸”字寫作“

商代還有求雨的舞蹈稱作《(上雨下皇)〔HUANG皇〕》。舞《(上雨下皇)》時,舞蹈者頭上要戴著鳥羽。 從甲骨卜辭中,我們知道商代還有拿著五色羽毛,祭祀四方神的《羽舞》等。 這些舞蹈的舞者,主要是巫。有時,商王自己也作舞。如前所述,商朝從成湯開始,歷代帝王都頗帶一些巫氣。甲骨卜辭的“王乍槃隸”(《殷墟書契前編》4.16.6)、“戊子貞,王其羽舞,吉”(《殷墟書契前編》60.20.4)等,就是商王跳《隸》舞和《羽》舞的記錄。 所有這些屬於原始宗教儀式的舞蹈,都列入了商代統治者祭祀的禮儀。這種祭祀延續到周朝。周朝的祭祀雖不像商朝那樣天天舉行,事事占卜,但舉行祭祀時的儀式也很隆重,有樂有舞。巫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

周代民間巫風也很盛。地處長江流域的楚國,巫風特別流行。楚國人把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巫稱作“靈”。偉大詩人屈原流放在沅湘之間時,見到當地的巫歌巫舞,把它的歌辭加工修飾,就成了《楚辭》中奇幻瑰麗的《九歌》。歌辭“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東皇太一》),“靈連蜷〔quan全〕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雲中君》)等,描寫的就是穿著華美的衣服,熏著芬芳的香料,拿著漂亮的鮮花,唱歌跳舞的巫的形象。 一部分巫舞經過商周兩代的醞釀發展成全民性的風俗性舞蹈。 《蠟〔zha乍〕》、《雩〔yu餘〕》、《儺〔nuo挪〕》就是盛行於商代而流傳後世的全民性習俗,其中含有豐富多采的巫舞。

圖8 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漆瑟彩繪巫師樂舞(摹本)

《蠟》是慶祝豐收,報謝神靈的民間祭典,每年12月舉行。據說蠟祭起於神農時代,歷經夏商周,一直保持著原始的作風。蠟祭的神有八種,都和農業有關: 先嗇——農業始祖,即神農; 司嗇——管農耕的神,即后稷; 農——農夫神; 郵、表、畷〔zhuo茁〕——茅棚、地頭、井神; 貓、虎——貓神、虎神; 坊——堤神; 水庸——河道神; 百種——昆蟲神。 蠟祭時,樂隊吹龠(短笛),打土鼓,彈琴鼓瑟,演出《兵舞》和《帗〔fu扶〕舞》,還要唱著歌:
據《禮記·郊特牲》的記載,蠟祭的舞蹈者們披著皮衣,穿著素服,繫著葛帶,拄著榛杖。還要以人裝扮成貓、虎之類的神靈受祭,叫作“屍”。參加蠟祭的農夫們,則穿著黃衣,戴著黃帽子。

《蠟》是全民性的活動,情景十分熱鬧。有一次,孔子和子貢觀蠟。孔子問子貢觀感如何,子貢說“一國之人皆若狂”。孔子解釋說,百姓們辛苦了一年,歲終時放鬆一下筋骨,舉行這種蠟祭,是很必要的。因為這體現了“一張一弛”的“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雩》是求雨的祭典,就是商代的《(上雨下皇)》。周朝的宮廷裡設立了專管雩祭的官員,還有專門舞雩的女巫。雩不限於宮廷,民間也舉行。孔子和弟子們論志,曾說他的志向是在暮春時節,約上五六個小伙子,帶上六七個小孩子,到沂水中去洗澡,再一起參加舞雩,唱著歌回家。可知《雩》中有動人的歌舞。雩祭時要用《皇舞》。春秋戰國時的文獻中有關《雩》的記載甚多。舞雩的目的是求雨。舞雩之後如果仍不下雨,人們就要把巫女放到烈日下暴晒,或者乾脆把巫女燒死,用這種行為來感動上蒼。

《儺》是驅逐疫鬼的巫儀。是古代人衛生防疫的幻想產物。巫把一些原始的狩獵舞、擬獸舞和簡單的歌唱,以及一些打擊樂器納入儺儀,使儺成了載歌載舞的一種習俗舞隊。儺一般是在年終歲首舉行。

圖9 漢畫像石《大儺圖》
商代已盛行儺祭,但其具體情形缺少文獻記載。周代的儺儀已是全民性的習俗。周王室和諸侯代表國家的稱“國儺”、“大儺”,老百姓舉行的儺稱“鄉人儺”。 周代宮廷裡儺祭時,領頭的稱“方相氏”。方相氏頭戴假面,假面可能是銅鑄的,上面有金光閃閃的四隻眼睛。他穿著黑色的上衣,繫著紅色的裙子。手上蒙著熊皮。一手拿著戈,一手拿著盾,率領著打鬼的隊伍,到各個角落跳躍呼叫,發出“儺……”的聲音。據說這樣就可以保證一年不生傳染病。有時,方相氏還在葬禮時跳到墓穴裡去,把惡鬼嚇跑,保證墓主的安寧。

儺一直傳延,但儺隊的形式不斷變化。漢代儺隊中的方相氏要率領“十二神獸”,用長戈向四方衝刺。還要選10—12歲的孩子120個,稱作“侲〔zhen振〕子”,跟著吶喊,敲著鞀鼓,唱著驅鬼的歌。所謂“十二神獸”也就是戴著猙獰獸面的舞蹈者,據說那些“神獸”可以把病魔邪鬼統統吃掉。驅儺的隊伍裡,還有人舞著用桃枝紮成的掃帚,拿著“桃弧棘矢”(用桃木做成的弓,用荊條做成的箭),有人裝扮成門神“神荼”、“鬱壘”。 唐朝宮廷儺隊的組成,和漢代差不多。到了宋朝,儺隊有些變化。據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所載,北宋汴梁宮廷大儺時,儺隊裡不見了“方相氏”,而出現“將軍”、“土地”、“灶神”、“判官”、“鍾馗”等。儺隊變得日益與生活接近。凡是老百姓認為神奇而有威力,並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英雄,乃至人們所喜愛的人物,都可以加入儺隊。人們按照自己的形象,進行了奇特的變形和加工,神化出種種超自然的奇怪面孔。用它們來解釋和“改造”自然,也用它來嚇唬自己,於是製作出各種各樣的儺面具,叫作“神面”。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汴京舉行大儺,下桂府(今廣西桂林一帶)進貢神面一套,共800個,其中老少俊醜沒有一個重複的。 宋代以來,民間的儺儀變得隨便起來,跳舞驅儺甚至成了乞丐謀食的手段。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十二月》記述宋朝風俗:“自入此月,街市有貧丐者三五人為一隊,裝鬼神、判官、鍾馗、小妹等形,敲鑼擊鼓,沿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儺之意。”這種風俗延續到清代,清人顧祿《清嘉錄》記述江浙一帶到了臘月,“丐者衣壞甲胄,裝鍾馗,沿門跳舞以逐鬼。亦月朔始,屆除夕而止,謂之'跳鍾馗'。” 耐人尋味的是源頭古老的儺儀,一直能流傳到今天。在黑龍江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以至一些偏遠的地區,一些漢族和少數民族至今仍舉行儺儀。 凡有儺儀,則有儺舞。不過儺祭與蠟祭後來在民間發生了混雜融合的演變。儘管如此,現存的各地各民族民間舞蹈中的一些內容,仍然可見儺與蠟的遺意。如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在秋收完畢,都有“敬牛王”、“祭谷魂”的儀式。嶺南黎族在新米飄香時,人們夜間升起篝火,歡樂地跳起《跳柴》舞,酬謝祖靈。苗族在秋收後開始“吃年”。雷公山的苗族“吃年”有三次,分別在九、十、十二月屬兔日或屬牛日舉行,屆時擊銅鼓、“踩堂”(舞蹈)、祭祖。十二月八日,湖南瑤族要“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彝族人過小年則“打歌”。雲南彝族人在“打歌”晚會後,還有“啞巴會”,又叫“跳啞巴神”,意在逐除疫鬼。舞者六人,二男啞巴,二女啞巴,二孔雀啞巴,全由男子裝扮,裸體,身繪黑白紋,胯內各懸一鈴鐺,戴面具,持棍棒刀劍等道具,逐家輪跳。橫奔豎跳,亂砍亂戳,還把水灑在觀眾身上。貴州威寧深山老林裡,聚居的彝人有一種《撮泰吉》,戴面具作舞,也有逐除的儀式。有些地方的儺舞,已經向情節化發展,出現舞蹈與戲劇混合的儀式。如湘西吉首的儺舞,舞者戴假面,表演《砍路郎君》、《舞土地》、《開山》、《渡關》、《先鋒》、《鬼王打火》等。江西萬載的儺舞,也有《開山》、《土地》、《先鋒》、《功曹》、《楊帥》、《小鬼穿圈》等節目,最後一場《團將》時,為首者舞七星劍與萬民傘,觀眾拖兒帶女擠進傘下齊舞,以求辟邪。舞者還有以手勢表現各種神秘意義的“拗訣”。土家族、布依族等,有“儺壇戲”,也是舞蹈與戲劇混合的形式。廣西壯族師公(巫師)則有“跳嶺頭”,有舞有戲,戴面具,擊蜂鼓,表演三元、三界、雷王、盤古、土地、社王、灶王等神。有些地方儺儀與宗教儀式結合在一起,如喇嘛教的《查瑪》、閩南道士的“師公祓祟”,蘇皖一帶的“跳五猖”等。 各地此類儺儀有舞蹈,有法術,戴面具,意在驅邪祈祥,形成了以巫風為特色的舞蹈系統。這種巫舞最初的源頭則在商周時代。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