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舞蹈
中國古代舞蹈

中國古代舞蹈

刘芹

  • 科普學習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63450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第一章原始舞蹈尋踪

中國古代舞蹈 刘芹 5398 2018-03-20
中國最早的舞蹈是什麼?這個問題一言難盡。 1973年秋天,在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的一座墓葬裡,出土了一件有舞蹈紋飾的彩陶盆。陶盆內壁的上部,畫著三組結隊跳舞的人物,每組五人。畫面生動地描繪了在清粼粼的水邊,一群青年男女手拉著手唱歌跳舞。他們的頭上都有小辮子似的裝飾,腰下似乎拖著一條尾巴樣的東西。他們的腳步律動整齊,看來這是一種人人會跳的習俗性舞蹈。等量人數的編組,同樣的舞蹈動作,體現出一種統一的格式,表現著同一的精神,表明舞蹈已相當成熟。 據考古學家鑑定,這個彩陶盆屬於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類型,距今約5000—5800年。這是迄今為止出土文物中可以確定時代的最古老的一件原始舞蹈圖。其實,中國舞蹈的產生,比這個陶盆的時代還要早得多。


圖1 新石器時代舞蹈紋陶盆
舞蹈是人類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它的產生幾乎與人類的形成同步。 舞蹈萌芽於人類幼年時期,是人類最早用以傳情達意的藝術形態之一。它伴隨著人類的成長而成長,經歷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在原始社會中,舞蹈是全氏族或部落的行為,幾乎是每個成員所必備的技能。 距今約1500—1000萬年左右的臘瑪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它們的前肢已會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由於前肢和後肢的分工,古猿經過漫長時期的勞動鍛煉,到距今約二三百萬年前,演變成能製造工具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人類正式告別了動物界時,就逐漸具備了“手舞足蹈”的基本條件。 大約170萬年前,中國大地上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在雲南元謀、陝西藍田、北京周口店等地,都發現了原始人類的遺骸和遺物。中國舞蹈的歷史,也得從那個時代說起。

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不到4000年。在那以前,漫長的原始時代的情況,就只好從神話傳說、考古發掘和至今尚能保留一些原始文化痕蹟的民族生活中去考察。 一個有趣的現像是,中國的神話傳說,無論是漢族的,還是少數民族的,都常常含有音樂和舞蹈的內容。 盤古是開天闢地的英雄。據說盤古死後,自動化為宇宙。他的呼吸化為風雲,聲音化為雷霆,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四肢五體化為“四極五嶽”,血液化為江湖,肌肉變成田土,牙齒、骨頭變成金屬和岩石…… 盤古在古書中寫作“槃瓠〔hu互〕”。據考證,“槃瓠”就是葫蘆。中國很多民族都有過崇拜葫蘆的歷史,相信男人和女人是從葫蘆裡走出來的。雲南楚雄哀牢山彝族有“送祖靈”的隆重儀式,也就是把“祖靈葫蘆”火化。當葫蘆笙吹起的時候,巫人翩翩起舞。雙手錶演採葫蘆,兩腳蹦跳表演追野獸,撿起木棍表演鋤地,這種舞蹈通宵達旦,表演著一部從狩獵、採集到農耕的歷史。廣西瑤族傳統的《盤古舞》(也稱《盤王舞》)表現先民在盤古的帶領下,攀山越嶺,披荊斬棘,生火取暖,掘土點種等,也是用舞蹈表現的一部原始農業史。

伏羲、女媧傳說是人類始祖。壯族有個傳說是遠古洪水把人間淹沒。伏羲、女媧兄妹事先把雷王贈給他們的一顆牙齒埋在土裡,長出一個大葫蘆。兄妹鑽進葫蘆,倖免於難。洪水退後,伏羲、女媧成了世界上僅存的人種。苗族、瑤族等也有類似的傳說。 伏羲的樂舞叫《扶來》,是歌頌伏羲發明結網漁獵的功績的。 還有一個神話是女媧用泥土捏成人形,創造了人類,並且教男女婚姻,所以人們把她尊稱為“高禖〔mei煤〕”。後世每逢仲春二月,都要祭祀女媧。那時,青年男女們在“禖宮”前聚會,歌舞遊樂。據說,女媧發明了“笙簧”,也就是葫蘆笙。這一樂器在中國西南地區廣為流行,是彝、佤、傣、怒、拉祜、納西、苗、瑤等民族伴舞的絕妙的吹奏樂器。 “蘆笙舞”也是中國西南一些民族最喜歡的舞蹈之一。

炎黃子孫的祖先炎帝神農氏發明了農具耒耜,教民農耕。炎帝還教他的臣子創作了一部樂舞叫作《扶犁》。舞蹈時敲著“土鼓”,歌唱豐收之樂。 炎黃子孫的另一位祖先黃帝軒轅氏也有樂舞叫《雲門大卷》,歌頌黃帝創造萬物,團聚萬民的功德。相傳黃帝曾訓練熊、羆〔pi皮〕、貔〔pi皮〕、貅〔xiu休〕、(豸區)〔chu出〕、虎六種猛獸,同炎帝作戰。說的可能是六個以獸為圖騰的氏族,也可能是作戰時使用了巫術——動用了戴著猛獸面具以威嚇敵人的舞蹈隊伍。黃帝創作了舞蹈,而且還制定了樂律,鑄造了編鐘。黃帝和蚩尤氏在涿鹿大戰時,吹角作龍鳴之聲,把蚩尤嚇跑。 至於蚩尤也很了不起,他是九黎的首領。有弟兄72人,一個個銅頭鐵額,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須如劍戟,頭上生角。與軒轅氏作戰時,蚩尤以角抵人。後來冀州地方就有了一種樂舞叫《蚩尤戲》。表演時人們三三兩兩,頭戴牛角相抵。蚩尤戲的舞蹈圖符是,畫的是頭戴獸角面具的舞姿,被認為是漢字“冀”的前身。蚩尤是中國南方一些民族的祖先。廣西馬山瑤族為紀念“蚩尤公”,跳一種《蚩尤舞》表現他帶領部落開山種地的業績。

中國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發生了關係。傳說遠古時有“葛天氏”之樂,是表現農業生活的。表演時三個人手裡都耍著牛尾巴,頓足踏地,邊舞邊唱,歌詞分八段。 中國原始社會的後期,歷史上稱作新石器時代,也就是傳說中堯、舜、禹的時代。那時,人們發明了製陶,能製造精緻的石器,其中包括可以敲出樂音的石磬等樂器。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先民的舞蹈藝術更加輝煌。 堯的樂舞叫《大章》。它的作者是堯的臣子質。傳說質模仿山林溪谷的聲音作了曲子,用陶鼓、石磬等為舞蹈伴奏。當時還有一個盲人把五弦瑟改製成十五弦瑟。樂聲一起,“百獸”都跳起舞來。 舜的樂舞是《大韶》,也稱《九韶》、《簫韶》,或簡稱《韶》。其內容是歌頌堯的功德。演出的時候,“擊石拊石,百獸率舞”。也就是說敲打著石頭製造的樂器,披著各種各樣獸皮的舞蹈者一齊跳舞。既然叫“簫韶”,樂隊裡可能還有吹管樂器簫的。

禹是治水的英雄。他曾命令皋陶創作了樂舞《夏龠〔yue月〕》。跳舞的時候,人們手裡要拿著龠這種樂器。後來周朝人表演《夏龠》時,舞蹈者頭上戴著皮帽子,光著上身,下身穿著白裙子。 和禹同時,還有防風氏樂舞。防風氏在塗山被禹殺掉,後代為紀念他而傳下一個風俗,每當祭奠他的時候,要吹起三尺長的竹筒,發出狼嗥似的聲音。同時,三個披散著頭髮的人合樂起舞。 神話傳說畢竟是神話傳說。考古學上的發現為我們探索原始舞蹈的踪跡,提供了更加具體可靠的形象資料。 除了上述青海大通彩陶盆上的舞蹈圖,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還有不少岩畫,描繪著從遠古到戰國時代的舞蹈形象。 在內蒙古陰山山脈發現過多處岩畫,那些鑿刻在岩石上的圖像,展現了原始先民舞蹈的情景。陰山山脈橫亙內蒙古中南部,東西綿延千里。中國古代的民族如北狄、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党項、蒙古等,都先後在這里活動過。陰山岩畫是這些民族在荒野中留下的歷史印跡。據考古學家研究鑑定,陰山岩畫早期始於一萬年前,末期止於明清。在岩石上鑿畫的人,除了原始的初民,也有後來諸多北方游牧民族。他們或者是獵民,或者是牧民,還有巫師和喇嘛。陰山岩畫中舞蹈場面隨處可見,有單人舞、雙人舞、四人舞,更多的是群體舞蹈。

陰山岩畫引起了文化史家莫大的興趣。一些舞蹈史家將陰山岩畫作了歸類,指出有狩獵舞、祭祀舞、戰爭舞、娛樂舞等。 有些岩畫刻畫得很生動。如鑿在磴口縣西北託林溝北山岩畫上的這幅群舞圖,被認為是集體表演的狩獵舞場面。左邊兩個獵人,一人雙手叉腰、系尾飾,一人好像裝成某種鳥形,正翩翩起舞。中間四個人勾肩搭臂,連成半圓形,裸體,繫著長長的尾飾(有的還有頭飾),好像手牽著長尾起舞。動作整齊,富於韻律感。四個舞者的上方有一舞者拉弓成滿月形,動作極誇張。右上方還有一些系尾飾的人物,張臂曲腿作舞蹈狀。其中一人雙臂上舉成環形,另一人雙臂提起,腿成弓步。右邊一人正揚臂起舞。整幅畫面充滿濃厚的生活情趣。有的論者認為是獵人借用舞蹈形式進行狩獵演習。


圖2 內蒙古磴口託林溝岩畫中的群舞場面
在內蒙古陰山山脈之北的烏蘭察布草原上,考古學家發現了另一處可與陰山岩畫媲美的岩畫中心。在已發現的一萬多幅岩畫中,也有不少帶尾飾的屈臂曲腿的舞蹈者的形象。烏蘭察布岩畫反映的多是畜牧生活。 除了在內蒙古發現岩畫外,在中國西南、西北等地,也發現過岩畫。岩畫中同樣也有舞蹈場面。 在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的深山密林中,陸續發現岩畫11處。畫面赭紅色,考古學家認為那是用赤鐵礦末摻動物血繪製的。畫面上有狩獵、戰爭等場面,也有舞蹈場面。有些頭戴羽飾或身披羽飾的人形,曲腿展臂很富於舞蹈感。還有五人舉臂圍著圓圈作舞的圖像。有的學者認為滄源岩畫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有的學者認為滄源岩畫中一些戴羽飾而模擬鳥獸的舞蹈圖像,可以印證古籍中“百獸率舞”、“鳳凰來儀”的記載。


圖3 陰山岩畫

圖4 烏蘭察布岩畫

圖5 滄源岩畫五人舞
在廣西寧明、龍州、崇左、扶綏等縣曾發現岩畫50多處。因寧明花山岩畫面積最大,人物最多,最有代表性,人們將這一帶的岩畫統稱為“花山岩畫”。花山岩畫中,有壯族的祖先遠古駱越先民的樂舞場面。一個個大大小小的人像,動作姿勢相當統一。大同小異地雙手上舉,兩腳叉開,酷似青蛙站立起來跳躍的形象。這種形象和壯族師公跳的《螞拐舞》(蛙舞)的動作很相似。有的學者認為這種“蛙舞”起源於上古生殖崇拜的“蛙祭”。 1972年,在甘肅嘉峪關西北黑山,也發現了多處岩畫。它們鑿在發亮的黑紫色的岩石上。其中有一幅30人的舞蹈圖,十分引人注目。在新疆,也發現多處岩畫。新疆呼圖壁縣天山深處,有一幅120餘平方米的大型摩崖雕刻畫,上面佈滿大小不等,作出相當規律的舞蹈情狀的數百名人物。


圖6 花山岩畫中的銅鼓舞場面
中國各地各民族的先民,在數千年漫長的歲月中,用石器、金屬和其他材料鑿刻和描繪的舞蹈圖像,分佈在天南地北,透露出原始舞蹈的生動信息。 和原始舞蹈相關,中國各地不斷地有原始樂器發現。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原始社會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用猛禽的肢骨製成的吹管樂器。有人稱之為“骨笛”,有人稱之為“骨籌”。那是距今約7000—8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先民吹奏的樂器。經音樂家測定,“舞陽骨笛”已具備音階結構,發音較準,可以吹奏旋律。同屬於骨製的吹奏樂器,在長江流域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有骨哨出土。原始先民還用陶土製作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在陝西西安半坡村,有陶哨出土。在青海樂都柳灣也有陶哨出土。這些用黏土燒成的陶哨,用嘴唇控制可以吹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在山西萬榮荊村有新石器時代的陶塤〔xun勳〕出土。這些陶哨、陶塤,就是傳說中伏羲氏“灼土為塤”的代表作了。用泥土燒製的樂器,還有青海省民和縣新民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鼓。鼓面一頭較小,另一頭呈喇叭形張開。鼓身細圓,鼓上有兩個環可以繫繩掛在身上拍奏。 中國先民的原始舞蹈,從“投足而歌”的踏地擊節,到“擊石拊石”的石器敲打,到土鼓(陶鼓)和陶塤、陶哨、骨笛的使用,到石磬的發明,以及琴、瑟、簫、龠等絲竹樂器的出現,表現了中華民族先民在樂舞文化方面的偉大創造力。 由中國神話傳說透露和考古發現所證明的中國原始舞蹈,都和原始先民的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先民們的獵獲物,無論是獸皮還是鳥羽,成了最初的舞蹈服飾。在狩獵生活中的長期觀察,使人們很熟悉鳥獸的形貌和動作。先民們在慶祝勞動的收穫時,自然要模仿鳥獸的動態,這就是古書上所說的“鳥獸蹌蹌”、“鳳凰來儀”、“百獸率舞”的意思。 原始先民模擬鳥獸蟲魚的舞蹈,一直流傳不絕。今存的中國各民族民間舞蹈中的獅舞、龍舞、牛舞、馬舞、鹿舞等,都能使人聯想到遠古時代的狩獵牧耕和原始的信仰。 原始舞蹈有的反映生產勞動,有的反映部族爭鬥,有的反映男歡女愛,有的表現圖騰崇拜。一個值得注意的現像是,無論神話傳說還是歷史文物所描繪的原始舞蹈,大多是人們集體的活動。 原始先民集體從事的舞蹈活動,從留傳下來的文物中所顯示的豐富多采的圖像,引發了舞蹈史家各種各樣的聯想。比如,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那個彩陶盆,五人一組連手環行,三組繞盆一周,形成一個繞圈而舞的意象。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先民們某種意義特別的篝火舞”(見張華《中國民間舞與農耕信仰》,第31頁)。篝火舞是人類最普遍、最原始的一種集體舞蹈形式,而圍著篝火運動著的“圓圈”,則是人類最基本最單純的一種舞蹈場面。中國各民族中現存的一些具有原始意味的舞蹈無不顯示了這個道理。北國雪原上的鄂溫克人,打獵歸來常常要圍著篝火起舞,7—20人手拉手,由慢而快,由大圈漸漸緊縮成小圈,並以歌唱伴舞。西南地區的彝族、藏族、羌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大部分的民間舞蹈也是以圈舞的形式進行的。羌族有關於他們的先民最早圍火而舞的傳說。藏族舞蹈“卓”、“珠寨莎”,都有“圍圈跳舞”的意思。彝族“火把節”時,盛裝的姑娘們圍成一個接一個的圈圈跳“都火”。雲南少數民族普遍流行的“打歌”,也是篝火舞。這種圓圈舞也不僅僅是圍繞篝火而舞,隨著原始信仰的發展,圈舞圍繞的大多已是某種崇拜物,某種神聖的標誌,不再限於火。如內蒙古等地信奉薩滿教的地區,人們集體跳舞是繞著“蓬鬆樹”。羌族人祭祀時的“鍋莊”環繞白石。佤族“供頭舞”環繞木鼓房。苗族“踩花坡”時,吹蘆笙繞花桿而舞。 如果說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陶盆上的集體舞蹈圖像的含義,只是一種聯想的話,那麼有一個事實是可以堅信的,那就是在生產力極端低下的原始社會,部落成員間的團結合作至關重要。在共同的血緣的群體中,共同的舞蹈體現著共同的意志,訓練著大家的合作。在同一的動態和簡單拙樸的節奏的無限反復中,原始的族人互相感應,為同一個目的而活動,從而進入一個更高級的整體生命的氛圍之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