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的名勝古蹟

第6章 第五章唐代盛世氣象的實證

中國的名勝古蹟 葛晓音 9554 2018-03-20
隋朝結束了長期的戰亂,統一全國,定都長安,在隋文帝治理下,國力迅速發展。隋煬帝又重新在漢魏洛陽故城以西興建洛陽城。後因開運河、徵高麗,無限制地消耗民力和財富,隋朝很快滅亡。李淵和李世民父子統一中國,建立起大唐帝國。從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到唐玄宗的“開元之治”,經過140年,唐朝的經濟文化進入了極盛時期。農業生產穩定,公私儲藏豐富,全國水陸交通發達。邊境安定,版圖遼闊,幾乎所有的亞洲國家都和中國有經濟文化上的往來。封建城市空前繁榮,長安城規模巨大,相當於今天西安城的五倍。城內街道整齊,道旁砌有排水溝,路邊種植榆槐和果樹。城南曲江池建築了許多皇室貴族的離宮別院。城裡“三大內”宮殿群,為全市的中心,宮殿壯麗巍峨,建築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峰。今西安市內唐長安城的遺跡仍到處可尋。但正當唐朝達到鼎盛之時,唐玄宗驕奢淫逸,信任權奸,導致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從此唐王室開始走下坡路,後來雖曾一度出現中興氣象,但宦官掌權、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形成。最後唐朝在農民起義和宦官藩鎮的爭鬥中滅亡,中國又陷入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安史之亂是唐代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因此唐玄宗成為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關於他因寵愛楊貴妃而導致禍亂的故事,後來一直是文學作品中的重要題材。而他和楊貴妃住過的驪山華清池也就成了人們最感興趣的古蹟之一。驪山在陝西臨潼縣境內,這裡的溫泉一向很出名,週、秦、漢、隋都在此建過離宮。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在此建“湯泉宮”,玄宗開元年間又加擴建,天寶六載(公元747年)改名華清宮。華清宮規模很大,遍山松柏花木,亭台殿閣從山腳一直排到山頂,還設置了許多政府部門和公卿邸宅。溫泉池也大大增加,皇帝后妃百官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湯池。除了唐玄宗所用的九龍湯和楊貴妃用的貴妃池以外,還有長湯16所。宮內湯池用美玉寶石鑲砌,中央雕玉蓮花,溫泉水從蓮花中噴出。湯池面積很大,有時玄宗還坐著小船在池內游戲。從開元末年起,唐玄宗幾乎每年十月都帶著主要官員去華清宮,年底才回長安城。安史之亂爆發前夕,杜甫從長安回奉先縣探家,路過驪山,親眼見到滿山的蒸氣,聽到宮內傳出的音樂,感慨萬端,寫下了他最著名的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道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兩句千古名言,流露了大亂即將來臨的預感。安史之亂中,華清宮遭到叛軍洗劫,大部分宮殿被燒毀。中唐以後愈趨荒涼冷落,因此它又成為統治者荒淫敗國的歷史見證。現華清池已經過修繕,仍有“貴妃池”和“九龍湯”,吸引著中外遊客來此發懷古之浩歎。

唐代是中國封建文化最繁榮的時期,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儒道佛三教並行於世。各種西方宗教如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等相繼傳入中國。史學、地理學、天文曆法、醫學、建築等方面都取得了高度成就。中國古典詩歌更是跨入了黃金時代,不但數量眾多,作者廣泛,而且在藝術上成為後世不可企及的典範。雕塑、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也都以宏偉的氣魄和精湛的技藝表現了大唐帝國盛大赫烈的氣象。 從美術來看,敦煌莫高窟、唐墓壁畫、昭陵六駿都是世界藝術史上的瑰寶。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重鎮和咽喉要道。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僔〔zun 尊〕和尚在敦煌鳴沙山創建了莫高窟最早的洞窟,到武則天時已有千餘個窟龕。現尚存歷代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這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綜合藝術寶庫。 1900年,在莫高窟內又發現了藏經洞,從這個封閉了900年的洞裡找到許多經卷文書,織繡、畫像、文物共五萬多件,其中有各種古代民族文字的寫本。文物圖書的年代包括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十個世紀。這是本世紀初震驚中外學術界的一件大事。自從藏經洞打開後,研究敦煌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敦煌學”這門學科。

莫高窟主要的藝術創作是泥塑和壁畫,二者融為一體,是一大特色。彩塑大體經過三個藝術發展時期,第一是早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個朝代。大多用高浮雕,造型厚重,手法簡樸,人物一般直立或端坐,動態較少。第二是隋唐極盛期,每個窟龕都列置以佛為中心的群像,以3到11軀不等。最高的佛像是北大像,達33米,次則是南大像,高26米。菩薩像漸由早期的男相變為女相,姿態自由,身材勻稱,肌膚細膩,裝飾華麗,製作極為精細。天王力士比例協調、勇武有力、精神飽滿。雖然塑造的總是那幾個人物,但體型、面相、神態千差萬別。造型敷彩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藍本,又適當誇張,如佛弟子迦葉的老成持重,阿難〔nuo挪〕的聰明俊秀,都刻畫得極有個性。而且每個人物都成為獨立的造型,不像早期塑像那樣貼著牆壁。衣紋塑造也不像早期那樣僅用陰刻線條表示,而是極其寫實,表現出衣褶重疊,有逼真的立體感和質感。細部處理多用彩繪和金箔裝飾,色彩對比強烈。同時克服了隋以前人物頭部過大、身體僵硬的通病,肌體勻稱,動作自如。第三個時期是衰落期,包括五代到元等朝代,氣魄已遠不如唐代,形像也較單調。

莫高窟中壁畫的發展與彩塑大致同步。早期壁畫中除佛像外,有許多情節性的佛教故事畫,大多表現釋迦牟尼前世捨己救人的悲慘場面和自我犧牲精神。不少故事只能在敦煌壁畫中見到。基本造型手段是採用我國傳統的線描,線條粗壯有力,比較簡單。北魏以前人物衣冠服飾同彩塑一樣,明顯保留印度、波斯的風習。有時還用來自西域的明暗暈染法表現立體感。北魏晚期以後,變為傳統的繪畫染色法,形成“中原式風格”。隋唐時期壁畫內容主要是圖解佛經,其中淨土宗在壁畫中表現得最多。畫上的淨土世界極其富麗美妙,有金銀琉璃裝飾的樓閣,大如車輪的蓮花,表演優美舞蹈的伎樂飛天,這種樂觀美滿的生活和北朝壁畫中苦行禁慾的精神,無疑具有極大的差別。許多畫面中還夾帶錶現了當時社會的生活和生產,富有生活氣息。唐代壁畫人物造型豐富多樣,生動活潑,尤其是飛天,不但形像美麗豐滿,線條流暢飄逸,而且成排成行雙雙對對在浮雲中遨遊穿行。色彩的鮮明燦爛,境界的開闊,氣魄的宏大和構圖的複雜都遠非北朝可比。盛唐是中國壁畫史上的頂峰時期,宋以後的洞窟壁畫便黯然失色,與彩塑一樣進入了衰落期。

除了石窟壁畫以外,唐代壁畫保留下來的還有墓室壁畫,目前發現的有乾陵附近出土的章懷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墓壁畫,保存較好。章懷太子李賢,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次子,懿德太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中宗李顯的子女,都被武則天處死,後來遷到乾陵陪葬。章懷太子墓中壁畫總計400多平方米,有50多幅。著名作品如“禮賓圖”、“馬毬圖”、“狩獵圖”、“觀鳥撲蟬圖”等,都是壁畫中的珍品。懿德太子墓規模較大,墓內遍布壁畫,其中“宮城圖”、“儀仗圖”、“鷹犬圖”、“執扇宮女圖”等,很有特色。永泰公主墓壁剝落嚴重,其中“宮女圖”保存較完整,可稱傑作。這些畫展現了唐代宮廷生活的各個方面,有接待外國使者的情景,有騎馬出獵的隊伍,有比賽馬球的場面,有皇帝出行的儀仗,有富麗堂皇的宮殿,畫面色彩濃重,人數眾多,氣勢雄渾。而表現宮女生活的壁畫則能以細緻的筆觸、多變的構圖刻畫出人物的各種神態,以及宮廷中悠閒寧靜的氣氛。

唐代的石雕除龍門石窟以外,唐代帝陵前的動物石刻也有世所罕見的佳作。如獻陵前的犀、虎等巨大動物石雕,造型雄毅剛健、意氣昂揚,雕刻風格渾厚粗獷。武則天母楊氏的順陵前有30多件動物石刻,其中走獅和獨角獸一對,體型龐大,氣勢雄偉,極其威嚴有力,藝術價值很高。昭陵石刻更是精美絕倫。唐太宗的昭陵在陝西禮泉縣渭河以北九峻〔zong 宗〕山上,與外界隔絕。陵區面積達30萬畝,主陵周圍有功臣陪葬墓162座。昭陵博物館內展出大量從墓區發現的文物。其中“昭陵六駿”最為著名,這是六塊青石浮雕,各高2.5米,寬三米,分別起名為“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gua 瓜〕”、“白蹄烏”。六駿姿態生動,造型異常優美雄俊,神情各異,有的似乎能與養馬人交流感情,據說這是唐太宗所騎的六匹戰馬的雕像。其中“颯露紫”和“拳毛騧”二駿於1914年被盜運到美國費城大學博物館,其餘都陳列在西安市內的陝西省博物館。

唐代的書法也達到極高的水平。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已成為後人學習書法最重要的範本。張旭、懷素的狂草如鬼神變化,筆法難以窺測。李邕、孫過庭學習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書和草書,都名冠一時。他們的筆蹟有一部分被刻在石碑上留傳下來,西安碑林收存最多。 在市內原文廟所在地,現為陝西省博物館,收藏石碑數量居全國之首位,有七座大型陳列室、七座遊廊和一個碑亭,自漢至清歷代碑碣共2300餘件。碑林內所藏唐代重要碑刻有:唐文宗時的開成石經,唐德宗時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玄宗的石台孝經,懷素、張旭的《千字文》草書碑,楷書有歐陽詢的《皇甫誕碑》、虞世南的《夫子廟堂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行書名碑有顏真卿的《裴將軍爭座位稿》等等。此外,懷仁和尚把王羲之的字收集在一起,摹刻成《大唐三藏聖教序》,又稱千金帖,更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出現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偉大詩人。祖國的名山大川留下了他們的許多踪跡,如今也成為重要的名勝。其中馬鞍山的採石磯、李白墓,成都的杜甫草堂、杭州的白堤和龍門白居易墓,都是著名的古蹟。 李白漫游江南時,寫下了許多歌詠山水的名篇,廬山、天台山、九華山瑰奇明秀的風光因他的詩筆而格外生色。他特別喜愛牛渚磯,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的採石磯,這裡遙對天門山,長江到此,水流被兩山峭壁夾峙,更加湍急,李白著名的《橫江詞》、《望天門山》等詩篇寫的就是這裡的景色。採石磯上現有太白樓,始建於唐代元和年間。樓上有畫著太白漫遊採石磯的屏風太白遊踪圖,以及黃楊木雕的李白像。採石磯的陡峭崖壁上有一塊突出的石台,傳說李白醉酒,從這台上跳下江去捉月,所以名捉月台。又傳他在這裡捉月溺死後,衣冠落在江中,漁民撈起,建成衣冠塚。其實李白是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病死在他的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家的,葬在安徽當塗縣龍山東麓。因他生前喜歡龍山對面的青山,後來他的好友范倫的兒子範傳正到這里當觀察使,找到李白的兩個孫女,知他遺願葬在青山,便將墓遷到青山西麓,並親自在墓前立碑,撰寫碑文,在墓旁建“李白祠”。

杜甫在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由華州來到成都,第二年在浣花溪畔營建居室,共住三年零九個月,作詩247首。按前人的考證,杜甫草堂大約在浣花溪西,萬里橋南,西郊碧雞坊石筍街外,北望可見西嶺,大約佔地一畝。附近只有八九戶江村人家,環境非常幽靜。杜甫在這裡過了一段較為平靜而舒暢的生活,寫了不少描寫草堂附近四季景色的詩篇,人所熟知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寫於這一時期。杜甫原來的草房早已不存,五代前蜀詞人韋莊等人在舊址重建茅屋,北宋元豐年間在這裡建祠堂,後經歷代擴建,奠定了現在的規模。一共有大廨(xie謝)、詩史堂、工部祠三重古雅的廳堂。工部祠東側竹林深處,有清代果親王所寫的“少陵草堂”石碑亭,是一座圓頂茅草亭,十分簡樸。工部祠的建築將紀念祠堂與園林藝術融為一體,裡邊翠竹、紅梅、杜鵑、秋桂應時開放,荷池水檻、曲橋溪流、花徑亭榭,十分幽雅。

白居易在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任杭州刺史。第二年江南乾旱,他疏浚六井,整修井壁,使井水充足。次年又增築湖堤,竣工後還寫了一篇《錢塘湖石記》,將管理湖水的辦法刻在石上,留給後來的杭州刺史。他在杭州三年,寫下了不少歌詠西湖的著名詩篇,這些作品與他興修水利的功績同樣不朽。現在杭州西湖上有一條白堤,從孤山通向斷橋,就是白居易當初最愛去的地方,原名白沙堤,後人為了紀念他,改稱白堤,但並不是白居易所修築的那條湖堤。白居易晚年住在洛陽,與龍門香山如滿和尚結為香火社,經常來往。他穿著白衣,拄著鳩杖,自稱香山居士,還用自己的家財開鑿了龍門八節石灘。 75歲去世,遺囑不歸故鄉,葬在香山如滿法師的捨利塔旁。現在洛陽龍門東岸香山有白少傅墓,因他在洛陽時任太子少傅,所以這樣稱呼。 唐詩深受歷代人民喜愛,不少古蹟就因為一首唐詩而揚名天下。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武昌的黃鶴樓和蘇州的寒山寺。 在武昌蛇山黃鶴磯頭,相傳建於三國吳黃武年間。關於這座樓的來歷,有不少神話。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有一個姓辛的人在此賣酒,特別照顧常來喝酒的一個道士,不收他的酒錢。道士在離開這里之前,用桔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黃鶴,說:“酒客來,拍拍手,鶴就會下來飛舞。”辛氏因此致富。 10年後,道士重來,用笛聲召喚黃鶴下壁,跨鶴飛去。辛氏便建了這座樓。盛唐詩人崔顥來此,題了一首著名的《黃鶴樓》詩說:“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後來李白登樓憑眺,本想吟詩,看見崔顥的題詩,覺得難以超過,便嘆息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從此黃鶴樓更加聲名大震,歷代屢次重建,愈修愈美,勝似仙宮樓閣。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因失火被毀。現已在舊址再度重建。 在蘇州閶門外楓橋鎮。相傳唐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拾得從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把原來建於梁天監年間的妙利普明塔院改名為寒山寺。這座寺院屢建屢毀,現存建築是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到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重建的。寒山寺之出名主要是因唐天寶年間詩人張繼寫了一首著名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中描寫夜泊姑蘇城外楓橋,面對江中月色,點點漁火,聲聲烏啼,令人難以入寐的情景,這時半夜裡從寒山寺傳來的鐘聲,更觸動了客子的愁思。詩境優美含蓄,尤其是寒山寺的夜半鐘聲,為這寂靜而蕭疏的秋夜平添了無限雋永的韻味。從此以後詩韻鐘聲,千古流傳。近年來,每當除夕午夜,常有許多日本客人專到這裡來聽鐘。 唐代散文是我國散文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韓愈和柳宗元發起中唐古文運動,創造了適宜於說理敘事抒情的新散文。北宋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繼他們之後,把散文推向新的高潮。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遂被奉為中古散文的典範。紀念韓愈和柳宗元的祠堂也成為重要的名勝。 韓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內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詩人。曾兩次被貶到嶺南(今廣東)。第一次因上書唐德宗,請求寬免農民的賦稅,被貶到廣東陽山任縣令。他在陽山能體察民情,斷案公正,深受百姓愛戴。陽山城北的牧民山後來因此而改名為賢令山。山腰有一座石灰岩溶洞,因韓愈常和青年士子來此遊息吟詩,所以名為遊息洞。洞前有線刻的韓愈畫像碑。洞口崖壁佈滿歷代詩刻。洞外山坡上有一片石叢,中有一塊巨石,上刻“千巖表”三個大字,是韓愈手跡,旁邊還有韓愈署名的銘語:“萬石叢中,巍然獨尊,與歲寒君,相契無言。”意思是說這塊岩石在萬石叢中的尊雄之狀,可稱千巖之表(表即突出的意思)。它的精神和歲寒的松柏一樣,彼此是如此默契。此外,韓愈還曾從陽山上溯連州,為貶到那裡的名士王仲舒所建的亭作記,命名為“燕喜亭”。現燕喜亭仍在廣東連縣城東,前傍海陽湖,後靠中峰山,周圍景色清雅。 韓愈第二次被貶是因為上表諫阻唐憲宗把佛骨迎進宮內。這次貶到潮州,僅八個月。潮州韓文公祠建於北宋咸平年間,以後歷代重修。祠堂座落在潮州城東的筆架山麓,面臨韓江。前後共兩進院落。內有40多塊石刻碑記,其中最著名的是蘇軾所撰的《潮州韓文公廟碑》,這是蘇軾散文中膾炙人口的名篇。文章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這四句話概括了韓愈一生的品格和德業,以及他的學說和文章在中國思想史及文學史上的地位,準確精闢,極有氣勢。潮州韓文公祠也因這篇文章而更加出名。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在唐順宗永貞年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集團,大力推行改革。但永貞改革七個月就失敗了,他被貶到永州(今湖南零陵縣),10年後調回京師,隨即又調為柳州刺史。最後死在柳州。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裡,根據當地民俗設立教令和禁令,設法解決當地窮人用子女當抵押借錢的問題,使上千人回家,免作奴婢。他還指點了不少考進士的文人,對當地的開化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去世以後,韓愈為他寫了著名的《柳子厚墓誌銘》。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柳州人民為紀念柳宗元,建了一座羅池廟。韓愈又為之撰寫《柳州羅池廟碑》,碑後附詩一篇。宋徽宗追封柳宗元為文惠侯,羅池廟改名為柳侯祠。現存建築是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建的。祠周圍已闢為柳侯公園。祠前的“柑香亭”,傳說是柳宗元講學、會客、種柑的地面。祠內有著名的“荔子碑”,即韓愈所撰羅池廟碑,因羅池廟詩第一句“荔子丹兮蕉黃”而得名。碑文是蘇軾的手跡,所以稱為“韓詩蘇書柳事碑”。另有“龍城石刻”,傳說是柳宗元的手跡。祠堂附近還有柳宗元的衣冠塚,青石砌築,周圍青松翠柏,莊嚴肅穆。 唐代佛教盛行,龍門、敦煌石窟主要是唐代佛教藝術的結晶。此外,著名的遺跡還有四川的樂山大佛,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等。 在四川樂山市東凌雲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處。相傳唐代僧人海通因為看到山前江水奔騰,時常翻船,便倡議鑿山為佛,以鎮水妖。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最後由川西節度使韋皋於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成,前後歷時90年。大佛頭與山齊,雙手撫膝,足踏大江,據說通高71米,頭高14.7米,肩寬28米,眼長3.3米,耳長七米。耳朵中間可並立二人,頭頂可置圓桌,腳背上可圍坐百餘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所以俗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刻成後通身彩繪,原來建有13層樓閣,名叫大像閣,明末毀於戰火。 1986年2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和四川測繪研究所的專家曾對大佛作過精確的測量,得出的數據是:大佛從頭到腳高58.7米,頭上髮髻共有1200個。於是產生了樂山大佛矮了12米的說法。但文物界認為樂山大佛的身高應包括現已不復存在的蓮花寶座在內。有趣的是,專家們還測出:在1—3月的枯水期,大佛頭頂到水面的高度大致是72米。這就是說,如果蓮花寶座存在,它的基底應在枯水期的水面附近。 大雁塔、小雁塔是唐代佛寺建築的遺存。大雁塔在西安市南四公里處的慈恩寺西院,建於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玄奘取經回國後,從弘福寺移到這座寺裡專譯佛經,創立法相宗,並倡議修建大雁塔,貯藏從印度帶回的經像。建塔時,他親自擔筐運送磚石。塔基仿照印度韃儭〔chen 襯〕國佛塔的樣式,作塔五層,最下一層作雁形。塔的最上層原來有太宗所作《大唐三藏聖教序》碑,褚遂良書寫,稱“雁塔聖教”,是書法中的精品,現嵌在塔下南門洞兩側壁間。大雁塔之所以著名,除了它是唐三藏放經的經塔以外,還因為這里地近風景區曲江,唐代詩人凡來長安,都要登塔憑眺長安風光,吟詩抒發感想。一部《全唐詩》中,與它有關的作品不勝枚舉。這座塔在唐代還是進士金榜題名的地方。唐朝設科舉進士,進士科最難考,錄取人數很少。考中進士的人先在曲江舉行宴會,叫做曲江會。然後集中到慈恩寺,推舉擅長書法的人把考中者的名字刻在磚上。 “慈恩題名”也成為後人愛模仿的一件風雅之事,現在慈恩寺中還可以看到不少題名的碑石。小雁塔在大雁塔附近,原來是唐代著名佛寺大薦福寺的佛塔,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四角的密檐式磚塔,塔身寬度由下向上逐層遞減,形成秀麗的流線形輪廓。這座塔經歷過70多次地震,原高15層,塔頂震毀,剩13層。據底層門楣上明代人王鶴的題字說,明成化末年長安地震時,小雁塔從頂到底,中間裂開一尺來寬的大縫,塔身分為東西兩半。到正德末年再次地震時,裂縫一夜之間又合在一起。現在仍可看出明顯的痕跡,遊人到此,無不稱奇。 隋唐時期的建築,完整保留下來的不多,所以大雁塔、小雁塔彌足珍貴。此外,五台山的佛光寺和南禪寺,也以唐代木構建築聞名於世。 在我國以及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寺初建於北魏,現仍保存有北魏的磚塔、唐代以及金元明清的各朝建築。東大殿是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時所造,建在岩石上,後部柱子的基礎是鑿山時預留出來的,極其堅固,有很強的抗震能力。大殿台基很高,殿簷伸出深遠,簷下外柱有古樸的斗拱承托樑架。斗拱體型很大,結構複雜,高度約為柱高的2/5。簷部轉角處加長角梁後尾,利用這一根懸挑的木構件,保證簷頭前端不向下沉陷,設計非常科學,在我國木結構建築中不多見。殿頂上的脊獸都是黃綠色琉璃瓦燒製,正吻為一對高大的琉璃鴟〔chi 吃〕尾。整座大殿氣勢雄偉,規模宏大。 在山西五台縣西南的李家莊,是一座鄉間小廟。大殿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比佛光寺東大殿還早,是我國現存最古的唐代木構建築。殿前月台寬敞,整體樑架結構簡練。 1974—1976年對大殿進行落架大修時,發現殿內兩根最大的木構件早已劈裂彎垂,施工中將屋頂上的瓦件泥背拆除後,西邊的大樑自動彈回,拆卸後經反轉壓平,即完全恢復平直。東邊的大樑經反轉壓平,仍有些彎曲。歷經1200年的木構件仍能保持這樣的彈性,令人驚奇。此外,樑架最上部有一個三角形人字架,榫接仍相當牢固,這說明唐代建築在頂部使用三角人字架已經普及到偏僻的山村,由此也可見出當時建築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 在廣州市內,是嶺南古剎勝地。寺址原是西漢時南越王趙建德的故宅,三國時改建為寺。南宋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才改名為光孝寺。從東晉到唐代,印度高僧到寺內講法的很多。唐代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得到五祖弘忍秘傳的衣缽後,逃到嶺南,在獵戶中藏了16年,怕弘忍的大弟子神秀找到他奪回衣缽。儀鳳元年(公元676年),他到此寺聽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恰逢風吹幡動,有兩個僧人便爭論起來。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慧能說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自己心動。此話頓時驚動眾僧。印宗過來問明是禪宗法嗣,便拜他為師。慧能既已公開自己的身份,當時就剃髮受戒,公開傳播禪宗,正式成為禪宗六祖。從此禪宗分出南北兩宗,南宗以慧能為初祖。神秀在北方稱北宗。由於南宗支派繁衍,其宗旨最合中國士大夫的口味,因而成為中國佛教中影響最大的宗派。現光孝寺內的建築多數與紀念慧能有關。如六祖殿內有2.5米高的慧能坐像。殿東的碑廊內,有六祖像碑等石刻,提供了研究六祖和南宗的重要資料。睡佛樓下層設有風幡堂,建於儀鳳元年,即為紀念慧能論風幡而設。大殿後面菩提樹下有瘞〔yi益〕發塔,慧能在此剃髮受戒後,寺住持僧法才將他剃落的頭髮埋在樹下,建了一座高7.8米的磚石小塔。 光孝寺內還有兩座我國現存最古的鐵塔。是五代南漢國所建。南漢大寶六年(公元964年),南漢主劉〔CHANG廠〕的太監龔澄樞和鄧三十三娘捐造西鐵塔,原為四角七層,現僅存三層。大寶十年劉捐造東鐵塔,每層都刻有盤龍和佛像,計有一千多尊佛像,遍體飾金,又稱為“塗金千佛塔”,雕刻和冶煉技術十分高超,保存也很完整。寺內還有一座建於唐寶歷二年(公元826年)的石經幢,名為大悲幢。是光孝寺內最早並有可靠年代記載的石刻。 提到隋唐建築,更令國人自豪的是趙州的安濟橋。橋在河北趙縣城南2.5公里處,橫跨洨〔xiao淆〕河之上,是隋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的石匠李春所造。橋為單孔,是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單孔弧券橋。全橋長50.82米,寬9.6米,由28道獨立石拱圈縱向並列砌築。弧券兩端之間的淨跨度是37.35米,跨度大而弧形平。橋的拱肩敞開,大石拱兩頭各建兩個小拱。這樣的設計既減少了水流阻力,又能減輕大拱券和地腳的載重,構思精巧,在世界橋樑史上還是首創。這項極其偉大的成就,就是現代建築工程師看了也要為之嘆服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