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

第12章 第二節“百里之縣”的相對穩定

縣級政區幅員大小的變化在歷史文獻中是沒有具體記載的,但是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政區的幅員與數目成反比,因此從歷代縣的數目變化,可從側面看出縣的幅員變化情況。縣級政區數目的增加一般表示其幅員的減縮,反之亦然。下表就是歷代縣級政區數目的變化簡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縣級政區數量的變化是不大的,從秦到清,縣級政區的數量只增加50%,而時間已經過去2000年,疆域已經大大擴展。 縣數的增加有許多原因,其中有兩個原因與縣的幅員變化沒有關係,那就是外部疆域的擴大與境內統治空白的消失。前者不言自明,後者必須舉例。如福建的長汀、龍巖、寧化三縣都是唐朝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開山洞置”而形成的。所謂山洞是指原來為政府統治所不及的僻遠山區,當這些地方開闢為縣治後,自然不會影響其他縣的幅員的縮減。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新縣的設置多是從老縣分出,必然要使老縣的幅員減少。反之,原有縣的撤銷,也必然併入鄰近的縣,而使後者的幅員擴大。上述表中有幾個朝代縣數增加特別突出,有幾個朝代比前代的縣數有明顯減少,都是縣的幅員有一定程度變化的反映。 秦代總縣數到底多少,《史記》未曾載明,估計在千數左右。西漢的縣數猛增至1587個,一方面自然是漢武帝擴大疆域所增置,另一方面則因為大量侯國的分封。這些侯國絕大部分是由某縣分出一鄉之地或分出幾百戶的戶口建立起來的,幅員非常之小,但是卻具有與縣同等的政治地位。在1587個縣中,這樣的侯國就有200多個。到了東漢,這些侯國全被省去,再加上因人口減少而省並大量的縣,於是總縣數就明顯減少,但同時也說明這時縣的幅員相對比西漢要大。

南北朝時期,縣數的增長最不正常,完全是為了設官分職的需要,而把縣的幅員不斷縮減,以增設更多的縣。例如南朝齊代的東平郡(今江蘇淮安一帶)領二縣,一縣為壽張,是“割山陽官瀆以西三百戶置”,另一縣是淮安,乃“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一百戶置”。縣的幅員之小,於此可見一斑(以上壽張、山陽、淮安等均在今淮安一帶)。 隋代由於矯枉過正,大量並省州縣,所以縣數明顯減少,幅員也相對增大。唐代以後,南方開發程度加深,經濟顯著發展,不斷有新縣從老縣分置出來。新舊唐書《地理志》對此頗有詳細的記載,如:江西的玉山(今縣),是“分常山(今浙江常山東)、須江(今浙江江山)置”。四川的蒙陽縣是“分九隴(今四川彭縣)、雒(今廣漢)、什邡(今縣)三縣置”。被分割的老縣幅員自然要縮減。唐代縣數的大幅度增加,一方面是恢復了被隋代並省的部分縣,另一方面是因疆域擴大所致,第三方面就是新縣的析置。

宋代疆域比唐代大為縮小,燕雲十六州(今山西、河北北部及北京市)失於遼,隴右西北地區歸於西夏,雲南一帶獨立為大理,越南北部成為安南國領土,縣數自然顯著減少。以元代版圖之廣袤,而只設1127縣,令人感到難以理解。除了因長期戰亂人口大量流失,因而並省大量的縣這個比較明顯的原因外,還有另一個比較隱蔽的緣故,那就是相當一部分的州,應當看成是縣級政區,而不是統縣政區。 宋代以前,州是統縣政區,州治必須設在某個縣城之內,這個縣被稱作附郭縣。元代有許多州不設附郭縣,因此州治周圍就形成一個與屬縣相當的縣級政區。 同時,元代又有許多州不領縣,這些州其實也是縣級政區。最後,江南地區由於戶口較多,又有一批縣升格為州,這些州也不轄縣,從區劃上來看,自然也是縣級政區。明、清兩代,所有的州都不設附郭縣,清代的直隸廳也是這樣,所以元明清三代,從純粹的縣數來看都偏低,從縣級政區來看就屬正常了。

雖然歷代的縣數有一定的波動,反映了縣級政區幅員的變化,但從總的方面說來,縣的數目與幅員變化是不大的,即使在南北朝時期,其變化也比郡、州兩級政區小得多。這表明作為基層政區的縣,其幅員大小是以行政管理的有效程度來確定的。不管什麼朝代,都要維持正常的農業生產,才能保證王朝的長治久安。而縣級政府正是直接“牧民”的基層組織,其勸課農桑和收租徵賦的施政範圍是不宜朝令夕改頻繁變動的,否則將會影響國家職能的正常發揮。這就是縣級政區的數目與幅員相對比較穩定的基本原因。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