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漢字源流

第37章 第十章漢字在歷史上的功與過

中國漢字源流 董琨 2375 2018-03-20
中國有一位語言學家趙元任(公元1892—1982年),曾經用現代漢語ji音節的詞,編過一個名叫《飢雞集機記》的故事:
把這個故事所有的詞,即使都標上聲調念出來,因為都屬於同一個音節,可以說是令人幾乎完全聽不懂的。但是用漢字寫成書面,看起來就清楚明白了。這當然是趙先生帶點玩笑而硬造的極端的例子。然而漢語中確實有太多的單音節同音詞,據有人初步統計,現代漢語yi音節的同音詞有177個,ji音節的有163個,yu音節的有139個,li音節的有133個,xi音節的有130個,zhi音節的有128個,jian音節的有119個等等。這麼多的同音詞如果不在詞形即文字上加以區別,是相當影響交際的。類似《飢雞集機記》的有趣例子,足以使我們認識到漢字在區別漢語同音詞時的作用。

在多數情況下,一個漢字代表漢語中的一個詞,字形、字音、字義結合在一塊兒,便於獨立使用。掌握了一個字,往往等於掌握了一個詞。漢語中由一個單音節詞作為“詞根”,加上其他成分所構成的雙音節或多音節詞,可以由同一個漢字加上其他漢字來表示,如:車→大車、火車、汽車、班車、三輪車、自行車等等,無論是詞形的組合和詞義的理解,都是再方便不過的。而在印歐語言如英語中,這些就要分別說成:vehi-cle、cart、train、automobile、regular bus、tricy-cle、bike(bicycle),顯然是既不容易記,也不容易寫的。 由於漢字與漢語高度適應的上述優點,漢字在我國歷史上的功績是很大的。

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幾千年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是依靠漢字記載下來的。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還有無數的領先於世界的科技成果,也是依靠漢字的記載得以為後人所知曉。 、《楚辭》,諸子百家,《史記》、《漢書》,六朝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直至、《水滸》、、等數不盡的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世界名著,無論寫的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都離不開漢字的使用。它們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更為難得的是,只要具備了一定的古代漢語知識,我們就可以直接閱讀、欣賞和借鑒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一份無比豐厚的文化遺產。這是由於漢字具有超時間的表現功能。在目前已知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字中,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只有漢字。 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除了少數民族之外,絕大多數使用漢語。漢語在各地具有不同的方言,有的地方相隔很近,但是由於方言阻礙,無法通話,可是使用漢字,就克服了這種阻礙。只要會認會寫,人人都能用漢字進行交際。這說明漢字又具有超空間的表現功能。中國幾千年來,雖然內部不時發生動亂和紛爭,如同開篇所說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由於漢字的維繫,由於漢字所代表的文化的統一,始終沒有分裂為不同的國家,這可以說是漢字的又一重大功績。

我們在上面還專門介紹過歷史上漢字被我國少數民族以及鄰國借鑒和使用的情況。因此,漢字對促進漢民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交流融合,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產生和發展,起了重大的積極作用。漢字對於我國與鄰國的文化交流,友好往來以及保存這些國家的文化遺產等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漢字還使我國產生了某些獨有的藝術,例如“對聯”,俗稱“對對子”,像“天對地,雨對風,山花對海樹,大陸對長空”之類,就是利用漢字的各個獨立,音節分明,聲調勻稱,可以相對整齊排列的特性而形成的一種語言形式。又如漢字豐富多彩的字體和形體,加上獨具一格的書寫工具和材料,經過我們祖先長期的創造和努力,使得它的書寫成為世界上一門特別的藝術——書法。書法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歷代書法大家的藝術珍品,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也早已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璀璨奪目的明珠。

漢字在歷史上的這些豐功偉績,值得我們自豪和謳歌。長期以來,中國人民對於漢字是懷有深厚的感情的。 即使今天來衡量漢字,它的長處還是不少。例如,根據現代心理學和信息科學的研究,漢字由於形體各異,圖像性強,便於視覺辨認和接收,所以閱讀漢字讀物的速度可以遠遠超過其他拼音文字。掌握了漢字之後,也不容易忘卻。有人做過實驗,同樣是腦部聽覺受損,中國病人仍能理解和書寫漢字,而使用拼音文字的病人在書面語言方面所受的影響就十分明顯。 再有,和其他文字比較起來,漢字由於其形、音、義的合一,所能攜帶的信息量是大為領先的。也就是說,在一定的信息總量中,漢字只需要較少的字數就可以負載完。據在聯合國工作過的人們說,在所有的各種文種的文件中,中文版的文件總是比其他文版的薄。國內也有類似情況,某些用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報紙,六個版面的內容,漢文版不到四個版面就登載完了。

當然,漢字也存在某些缺點。 首先,正是由於漢字的每一個都具有自己的形、音、義,彼此大多不同,有的還不止一種(如多音多義字),必須一個一個地記,而漢字數量龐大,一般需要掌握六七千個,最常用的也在3000個以上,所以剛開始學習漢字時,往往感到漢字難認、難記。 其次,漢字筆劃多,一般是10筆左右,多的超過三四十筆,因此,漢字也難寫。 這樣,學習漢字,入門是比較困難的,必須有老師一個一個地教,不便於自學。這就需要花費一定的財力和時間,在以往的舊時代裡,這對於大多數維持生計尚且困難的勞動大眾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我國歷來文盲非常多,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漢字的難認難寫難記難學,不能不說也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漢字的超時間超空間的表達功能,使得漢字成為一種可以“目治”(即只用眼睛看)的文字,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口語,所以使得我們有些人(尤其是中、小學生),不是按說話寫文章,而喜歡寫不文不白、半文半白的文章,影響了漢語的純潔和規範。更為嚴重的是,漢字的讀音可以因地而異,所以不能直接用來做推廣普通話的工具。而對於我們這麼一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的國家,如果不能通行一種民族共同語(普通話),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的發達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