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的名山大川

第6章 第三節人與自然交響曲

中國的名山大川 谢凝高 1529 2018-03-20
我國的名山大川,無不注入炎黃子孫對大自然的情感和精神,凝結成豐富多彩的山水文化。山水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山水的精神文化,主要指山水美學、山水文學、山水藝術、山水科學以及有關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思想等。山水的物質文化,主要是指人們在名山大川進行精神文化活動時,所創造的建築、摩崖石刻、道路及風情等人文景觀。 山水的精神文化主要是頌揚和認識自然景觀價值,除了擴大其知名度,毫不影響自然景觀的客觀性,也不改變自然景觀的原生形態和空間組合形式。但作為物質形式存在於風景區的山水文化——人文景觀,卻要對自然景觀產生直接影響,或相得益彰,或乾擾破壞。 我國風景區人文景觀建設的目的是更好地為人們在大自然進行精神文化活動服務的,包括古往今來的祭祀、宗教、遊覽、審美、創作和科學研究等。因此,人文景觀的總體佈局、設計思想,首先是突出自然,以自然為主,人文為輔,相輔相成的關係。為此,人文景觀的空間分佈特點,是少、小、散、隱,即自然風景區內的人工建築物較少,體量較小,佈局較分散,選址較隱蔽。這樣,既能保持自然景觀的完美性,又滲透著人文景觀的美。精妙的人文景物,好像從自然環境中長出來一樣,毫無強加的痕跡。從而構成優美動人的天人交響曲。

例如以雄偉著稱的泰山南天門景區(圖3),其人文景觀由三個十八盤1633級台階及其盡頭天際線上的南天門,與莊嚴壁立的“泰山岩岩”融為一體,構成“天門雲梯”的巍峨景觀,產生“雲路千盤”、“如登天際”的意境,達到雄者益雄的效果。 又如以幽深為景觀特徵的雁蕩山靈巖寺、泰山普照寺、北京潭柘寺、峨眉山洪椿坪等等,寺廟深藏幽谷,彷彿處於桃源中,每當暮鼓晨鐘迴盪空谷時,環境越感幽靜。

圖3 泰山南天門
縱觀名山大川,在處理建築與環境關係的藝術手法上,亦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這就是以涵(藏)為主、涵露結合的手法。對於以雄、險、曠為特徵的自然景觀,建築物常以露居多;而秀、幽、奧的自然景觀,則以涵為主,取露的手法,也往往以露引涵為常見,即露山門、天門,而引內涵之大殿,亮牌坊,而引內藏之古剎。露者體量小且多具觀賞性和指引性,如亭、閣、塔、坊等。而涵者,多具宗教、文化、休憩等活動功能,如寺觀、殿宇、書院、離宮、別墅等。這些建築,常以當地民居為基礎提高昇華,形成簡樸、高雅的風格,得體於自然,融之於山林。再通過精心選擇的登山遊覽道路把諸多自然的、人文的景點組織、串連起來,成為無人導遊卻能引導遊人盡情地觀賞美不勝收的風景。例如,佛教名山普陀山的古香道,隨山就谷,成為聯繫三大寺、36庵堂、128茅棚的紐帶。小路如樵徑,大道由石板砌成,十步雕一蓮花,花姿各異,頗具宗教氣氛。

人文景觀除建築外,還有歷史遺跡、摩崖石刻等。摩崖石刻是我國風景文化中的奇葩。它以文學的形式、書法和雕刻的藝術,對自然景觀起點題、潤色、意境的作用。優秀的摩崖石刻,融歷史、文化藝術和自然山水為一體,成為風景區的瑰寶。如泰山經石峪摩崖石刻,廬山“縱覽雲飛”,海南島的“天涯海角”,天柱山的“南天一柱”等等。 風景區優美的神話傳說也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它像彩練把形象的自然景物與人世間的美好生活聯繫起來,使無生命的山石活化起來,給人們增添情趣和遊思。例如雁蕩山的“夫妻峰”神話故事,把周圍20多個形象逼真的形似人物、走獸的奇峰異石有機地聯繫起來,活靈活現地展現於遊人面前,頗有奇趣。 不同地區各民族的文化習俗,也是名山大川文化景觀的組成部分,如蒼山洱海之間的白族風情,路南石林的彝族習俗,西雙版納的傣族風土人情,以及左江岸邊壯族的歌圩(圩相當於集市)等等,都是山水與人情交融的優美民俗景觀。

正是由於上述種種傾注著人們對大自然情感和精神寄託的山水文化,構成人情與自然美景交融的交響曲,給人以無窮的精神愉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