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的地圖測繪

第21章 第三節測定和繪製黃河源地圖

中國古代的地圖測繪 葛剑雄 2764 2018-03-20
說到元代對黃河源的考察,我們有必要先回顧一下此前對黃河源的認識。 早在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唐朝的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向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吐谷渾進軍,到達赤海,進入黃河源地區。 《舊唐書》的《吐谷渾傳》和《侯君集傳》有這樣的記載(括號中為《侯君集傳》文): 侯君集與江夏王道宗趣南路,登漢哭山,飲馬烏海,……經塗二千餘里空虛之地,盛夏降霜,多積雪,(轉戰遙星宿川),其地乏水草,將士噉冰,馬皆食雪。又達於柏梁(海),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焉。 〔今譯〕侯君集和李道宗從南路進軍,翻越了漢哭山,在烏海給馬飲水,經過了2000多里荒無人煙的地方,當時雖然是盛夏卻仍然有霜,山上還有積雪,路上缺乏水草,將士只能化冰飲用,馬只得吃雪。又經過星宿川,來到柏海,在那裡北望積石山,看到黃河發源的地方。

從他們的進軍線路和沿途所經地區的自然景觀看,烏海就是今青海的苫海,柏海就是紮陵湖和鄂陵湖,星宿川即星宿海。儘管他們不一定注意到了黃河的正源卡日曲,但已經看到了扎陵湖和鄂陵湖以上的星宿海,離真正的黃河源已經近在咫尺了。 安史之亂後,吐蕃佔據了唐朝的隴西和河西走廊。這固然使中原與河源地區更加隔絕,但唐朝為了對付吐蕃,加強了對吐蕃、包括河源地區的了解,加上吐蕃軍隊不止一次攻入關中,大批唐朝軍民被吐蕃擄掠至青藏高原,都使有關河源的知識和見聞得到傳播和收集,使賈耽有可能在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完成歷史上第一部包括黃河河源地區狀況的專著《吐蕃黃河錄》。 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劉元鼎奉命出使吐蕃,到達羅娑(今拉薩市)。 《新唐書·吐蕃傳》記錄了他的見聞:

元鼎逾湟水,至龍泉谷,……湟水出蒙谷,抵龍泉與河合。河之上流,繇洪濟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狹,春可涉,秋夏乃勝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國,古所謂崑崙者也,虜曰悶摩黎山,東距長安五千里,河源其間,流澄緩下,稍合眾流,色赤,行益遠,它水並註則濁。 〔今譯〕劉元鼎經過湟水,到了龍泉谷……湟水是從蒙谷發源的,到了龍泉谷流入黃河。黃河的上游,從洪濟梁向西南走2000裡,河道越來越狹,春天可以步行過去。秋天和夏天才能行船。黃河的南面有三座山,中間高而四面低,叫紫山,通向大羊同國,就是古時候所稱的崑崙山,吐蕃人稱之為悶摩黎山,向東離長安有5000裡。黃河就發源於這山間,開始流速很慢,水很清,漸漸匯合了不少支流,水色變紅;再往下,又有其他河流注入,水變混濁了。

紫山或悶摩黎山就是巴顏喀拉山,劉元鼎所經過的地區就是巴顏喀拉山南麓的黃河發源地,他對黃河上游水文狀況的描述是迄今最早的記載。劉元鼎作為唐朝的使者,往返都經過河源,比侯君集等人有更多觀察了解的機會,他的見聞當然具有更高的價值。但是直到元朝之前,還沒有以地理考察為目的進入河源地區的記錄。 元憲宗四年(公元1254年),蒙古軍隊進入吐蕃,完全控制了吐蕃地區。以後,元朝又將吐蕃劃歸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機構總制院(以後改名宣政院)管轄,成為元朝疆域的一部分。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元世祖召見都實和他的堂弟闊闊出,對他們說: 黃河之入中國,夏后氏導之,知自積石矣,漢唐所不能悉其源。今為吾地,朕欲極其源之所出營一城,俾番賈互市,規置航傳,凡物貢水行達京師。古無有也,朕為之,以永後來無窮利益,蓋難其人。都實,汝舊人,且習諸國語,往圖。 (闊闊出)汝諧,授招討使,佩金符以行。

〔今譯〕黃河進入中國,從大禹治水以來都知道是從積石山而來,但漢朝、唐朝都沒有能查清它的源頭。現在那裡成了我的領土,我要一直查到黃河發源的地方,在那裡建一座城,供吐蕃商人與內地做買賣,並在那裡設立轉運站,將貢品和物資通過水運到達首都。古人沒有辦過的事,我要辦到,讓後世受益無窮。只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都實,你是我的老部下,又通曉各族語言,派你去執行;闊闊出,你也一起去,授予你招討使,佩帶金符出發。 都實與闊闊出在當年四月從河州(今甘肅臨夏東北)啟程,四個月後到達河源。冬天返回,將城和轉運站的設計位置畫成地圖上報。元世祖大喜,任命都實為吐蕃等處都元帥,負責籌集工匠和物資;後因故停止。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闊闊出與潘昂霄一起奉命宣撫京畿西道,將此事經過告訴了潘。當年八月,潘昂霄著成《河源記》一文,我國第一次對黃河源的考察成果得以流傳後世。

同時,由於吐蕃歸入元朝版圖,吐蕃人對黃河源的了解也開始為元朝人所知。地圖學家朱思本從八里吉思家裡得到了帝師(西藏宗教領袖)所藏的梵文圖書,翻譯成漢文後發現與《河源記》互有詳略。這兩方面的記錄由《元史》作者綜合後載入了該書的《地理志》: 按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餘泓,沮洳散煥,弗可逼視,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燦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腦兒。火敦,譯言星宿也。 (思本曰:……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東北流百餘里,彙為大澤,曰火敦腦兒。)群流奔輳,近五七里,匯二巨澤,名阿刺腦兒。自西而東,連屬吞噬,行一日,迤邐東騖成川,號赤賓河。又二三日,水西南來,名亦裡出,與赤賓河合。又三四日,水南來,名忽蘭。又水東南來,名也裡術。合流入赤賓,其流浸大,始名黃河,然水猶清,人可涉。又一二日,歧為八九股,名也孫斡論,譯言九渡,通廣五七里,可度馬。又四五日,水渾濁,土人抱革囊,騎過之。

〔今譯〕黃河源上的土(吐)蕃朵甘思的西邊,在方圓七八十里的範圍內有100餘個泉眼,由於積水和淤泥,無法走近觀察。從高山上往下看,在陽光下就像群星燦爛,所以稱為火敦腦兒,“火敦”就是星宿的意思。 (朱思本:從地下湧出的水像井一樣,有百餘口,向東北流出百餘里,匯成一個大湖,叫火敦腦兒。)很多股水奔流而下,大約五七里後,匯集為兩個大湖,名叫阿刺腦兒。由西向東,不斷匯入水源,經過一天的路程,形成了河流,名叫赤賓河。二三天后,亦里赤河由西南方流入赤賓河。又過了三四天,忽蘭河從南面注入;又有也裡術河從東南方流入赤賓河;至此才形成一條大河,被稱為黃河,但水還清,人可以步行渡過。一二天后,河道分為八九股,稱為也孫斡論,意思是“九渡”,共寬五至七里,可騎馬渡過。再過四五天,水變得混濁了,當地人抱著皮袋,騎在馬上渡河。

這些記載充分證明,都實等人對黃河源的考察,加上吐蕃人對河源的了解,已經將黃河的正源確定在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他們對黃河最上游的水文、地形、地貌和人文景觀的考察和記錄都已相當具體準確。更可貴的是,他們並不迷信史料,而是尊重事實,對前人不符合實際的說法大膽予以否定,比那些死抱著儒家經典的陳說不放的人要高明得多。 元朝學者陶宗儀在他所著的《南村輟耕錄》中收錄了《河源記》,並附有一張《黃河源圖》。這張地圖的畫法與《河源記》所記述的內容完全一致,顯然是出於都實等人之手,或者是別人根據《河源記》畫成。這是目前傳世的最早的黃河源地區地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