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雜技

第33章 第五節口技

中國古代雜技 刘荫柏 1604 2018-03-20
口技是一種極古遠的技藝,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口技就已經初步形成了。不過,那時的口技並不從事於演出活動,僅作為一種實際應用的技能,如齊相國孟嘗君被困於秦國時,他手下有位門客會口技,“雞鳴叫關”,使函谷關附近群雞皆鳴,守關的兵卒以為天快亮了,就打開城門放行,使他們脫離了險境。秦朝末年時,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前,他們先將“陳勝王”三個字用硃砂寫在絲綢條上,塞入魚腹中,然後讓吳廣躲在附近叢林祠堂邊學狐狸鳴叫,說“大楚興,陳勝王”,以此來發動戍卒起義,反抗暴秦。在漢代人撰寫的《燕丹子》一書,也記載口技,燕太子丹欲逃出秦國: 據晉代葛洪《西京雜記》卷四記載,漢代有位叫東方生的人,“善嘯,每曼聲長嘯,輒塵落瓦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中記載,“建安七子”之中的王粲,生前就喜歡學“驢鳴”。王粲去世之後,魏文帝曹丕很悲傷,為悼念這位詩文摯友,他竟然率群臣各作一聲“驢鳴”以“送之”。三國時代的陳登和晉初的阮籍都善嘯,據《魏氏春秋》記載,阮籍去拜謁蘇門先生:

在王隱《晉書》中說,“孫登即阮籍所見者也”,知孫登為蘇門先生。唐代玉泉子《玉泉子見聞真錄》記載,在唐玄宗天寶末年,峨眉山有位姓陳的道士來游京師,他: 此書還記載唐代宗永泰年間(公元765—766年)大理評事孫廣(一作“孫康”)著《嘯旨》,認為“氣激於喉中而濁,謂之言;激於舌端而清,謂之嘯。言之濁,可以通人事,達情性;嘯之清,可以感鬼神,致不死。”宋代高似孫撰《高氏緯略》載嘯有15章,其中11章曰《蘇門》,孫登隱蘇門山所作;13章曰《阮氏逸韵》,阮籍所作。據唐朝李肇《唐國史補》卷中“唐衢唯善哭”記載,唐代有位久試不第的書生唐衢“善哭,音調哀切,聞者泣下”。大詩人白居易作《寄唐生》詩云:
並列舉忠義之士為邪惡勢力所害事,而唐生“每見如此事,聲發涕輒隨”,說明他是位感傷時政、憤世嫉俗的正直之士。口技至宋代才作為雜技從事演出,據《武林舊事》記載,最初取名作“吟叫”。在明末清初之際有位“長嘯老人”汪京,是繼孫登、阮籍和峨眉陳道士之後的嘯技名家。

口技在明清之際發展到高峰,出現了兩大流派:一為取勢於氣力的嘯技,一為講究像聲逼真的口戲。但在這兩大流派中,嘯技發展比較遲緩,而口戲的技藝則達到驚人的高度。徐珂在《清稗類鈔·戲劇類·口技》中,對口技加以總結解說: 徐珂在書中輯錄的著名口技藝人有郭貓兒、周德新、陸瑞白、陳金方、畫眉楊、百鳥張等。其中周德新是作者褚人獲的老師。明末清初著名的說話藝人柳敬亭,就是位擅長口技的高手。同時代人張岱在中記載柳敬亭講“景陽岡武松打虎”的故事,模擬逼真。王澐在《漫遊紀略·燕遊》中記敘柳敬亭在舟中“危坐掀髯,音節頓挫,或吒叱作戰鬥聲,或喁喁效兒女歌泣態”的情景。大思想家、大學者黃宗羲在《柳敬亭傳》中,不僅稱其人品,也贊其口技,說他“每發一聲,使人聞之,或如刀劍鐵騎,飄然浮空;或如風號雨泣,鳥歌獸駭”。清代林嗣環在《秋聲詩自序》中記錄了一位在京中“善口技者”。他坐在八尺橫寬的“圍障”中,僅憑著“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為道具,進行口技表演,即明代人稱作的“隔壁戲”。他先是摹擬遠處狗叫聲,繼而摹擬婦人被驚醒後與丈夫說話,給小孩餵乳、把尿等聲音。最妙絕的是“起火”的情景,他先摹擬一人大呼火起,丈夫、婦人呼聲,兩小兒哭聲,接著摹擬百千人大呼、大哭,百千條狗的驚吠聲,這中間還夾雜著“剝剝”的火聲,“呼呼”的風聲,搶奪聲、潑水聲,房倒屋塌聲和千萬人呼救聲。由於藝人妙絕的口戲,造成了逼真的緊張氣氛,使有些聽眾自然而然地進入角色,竟致“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有的想要逃離險地,有的性急想去救火。突然,他撫尺一響,萬籟俱靜,又撤去了圍屏。這時人們才意識到是在欣賞口戲藝術。清初大小說家蒲松齡在卷一三中,描述了一位年輕婦女,她靠絕妙的口戲,使“群訝以為真神”,賣藥謀生。


圖35 口技(見《聊齋誌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