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科普學習 中國古代雜技

第21章 第七節幻術

中國古代雜技 刘荫柏 1428 2018-03-20
唐代繼承漢魏六朝傳統幻術,西域和外國的幻術,以及釋、道兩家帶有神秘色彩的幻術,使唐代的幻術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傳統幻術有吞刀、吐火等,在《信西古樂圖》中有吐火、飲刀子舞圖。這時朝鮮又傳入“新羅樂”、“入壺舞”。 “入壺舞”是一種遁術,方法是用兩張四腳方形的矮桌子,每張桌子上放著一個扁圓形大肚細口的壇子,一人從右邊的壇子口鑽進去,兩隻腳朝天,而將全身的上體和一半下體隱入壇子口內,從左邊的壇子中突鑽出一人,雙袖舉起,好像要從空壇子口中脫穎而出,這種表演與近現代幻術中的“缸遁”極相似,現代幻術中的大變活人,也是從這種古代幻術衍化而來的。又如唐代的“入馬腹舞”,也是一種遁術。人從馬後鑽入馬腹,然後又從馬嘴裡鑽出頭來。至於“上天梯”、“赤足踏刀”、“鋼刀砍身”、“臥劍上舞”等項雜技,不僅是一種類似苦刑的幻術,也包含著真實深厚的硬氣功和輕功,是融幻術、雜技、氣功為一體的項目。據《新唐書·禮樂志》和《樂書》卷一七三“樂圖論”中記載,在唐睿宗李旦景雲、延和年間(公元710—712年),天竺婆羅門獻一位“樂舞人”會“倒舞”。他能夠倒著行走,以足作舞蹈,還能夠用眼睛和臉接觸尖刀,躺在幾排“倒植於地”的“極銛刀鋒”上,讓一人立在他肚子上吹篳篥〔bi li畢力〕,一曲終了而“無傷”。又能夠伸出雙手,令“兩人躡之旋身繞手,百轉無已”。這種表演在本世紀50年代北京白塔寺廟會上還有藝人演出,在近幾年春節時電視上也播放過類似的節目。從史書、文獻記載分析,這是一種在柔術中穿插著硬氣功和雜技的高難動作,頗為驚險,或許就是從古印度傳入我國的瑜珈術。


圖22 飲刀子舞(見《信西古樂圖》)

圖23 新羅樂入壺舞(見《信西古樂圖》)

圖24 入馬腹舞(見《信西古樂圖》)
唐代的一些方士、道士和僧人,有時也以幻術迷惑人,取信於君王、藩鎮和世人,藉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擴大本人或本門的影響。在唐代杜光庭《神仙感遇傳》及《仙傳拾遺》、《逸史》等書記載,方士羅公遠(一作“羅思遠”)在唐玄宗的宮中表演過遁形術和巧取袈裟幻術。在《集異記》、《仙傳拾遺》、《神仙感遇傳》等書記載,道士葉法善擅長幻術。他曾與僧人金剛三藏比試幻術,入銅瓶再复出,攝袈裟而復本,還曾巧取玉笛,均使玄宗為之心折。據鄭處誨《明皇雜錄》及《宣室志》、《續神仙傳》等書記載,方士張果的幻術更令人驚奇,有一次唐玄宗問他,先生既是得道之高士,為什麼牙齒和頭髮顯得衰老呢?張果聞言後:

此事過去很久,張果又表演了這種幻術,他飲用玄宗賜的酒、果後,對著鏡子發現牙齒“皆斑然焦黑”: 從上述兩則記載中可知,張果的幻術絕活兒是去舊齒換新齒,在表演去舊齒時在眾人之前,而換上新齒,必須在他獨處一室之後,很可能他一直戴著“假齒”。在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記載了方士韓湘表演在“水缸栽蓮”、“頃刻釀酒”的小幻術,今稱作古彩戲法,不僅傳為佳話,還衍為神仙故事,使韓湘與張果後來名列於上八洞的神仙之內,俗稱作“八仙”。段成式還記載了一位“壺公入壺”事,類似新羅“入壺舞”,可為現代用幻術變人、遁人之先驅者。在宋代李昉等編輯《太平廣記》九六“異僧十”記載了唐中宗時奉為國師的僧伽大師,他也精於幻術: 其實這只是一種故弄玄虛的小幻術,可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卻令世俗驚異。

總之,唐代的散樂百戲極其發達,不僅將許多古老的傳統雜技藝術繼承、發展,還推出許多新的內容,成為我國雜技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時期。這與唐朝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和唐室的大力提倡有直接關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